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几日,路过一家超市,看见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积分免费换商品",就想起多年前奶奶穿的那双"免费鞋"。那是我还在上小学,奶奶、父母、姐姐和我一起住。奶奶从不给自己买新东西,不舍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有年纪的老古董。一天,父亲给奶奶买了鞋子,奶奶不肯收,让退回去:"买这样贵的东西干什么,用不到用不到。"  相似文献   

2.
正1月11日,黑河市爱辉区一位阿姨敲了敲海兰街江畔小区值守板房的窗户。防疫人员以为她要出门登记,便打开窗口,没想到阿姨从怀里掏出一袋鸡蛋,递给防疫人员:"我不出去,我不出去,就是看到天太冷了,想给你们送点儿吃的,我也没别的东西拿给你们……"这时防疫人员才发现每个鸡蛋上都写了字:"防疫工作者辛苦了""保护好自己""辛苦了,照顾好自己"……防疫人员顿时热泪盈眶,可还没等好好表示感谢,阿姨已转身回家了。  相似文献   

3.
看到报纸上一幅名为“超级要求漫画,很有意思。只见一个大腹便便领导正嚼着一只梨,满口生津,有滋有味,却十分严肃地指示三个秘书模样的人说: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梨子的味道,写个报告给我。看完漫画,不禁哑然失笑,但又不能不佩服漫画家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讽刺得替我写报告替我写总结替我写作业替我写体会看到报纸上一幅名为“超级要求”的漫画,很有意思。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领导正嚼着一只梨,满口生津,有滋有味,却十分严肃地指示三个秘书模样的人说: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梨子的味道,写个报告给我。看完漫画,不禁哑然失笑,但又不能不佩服漫画家对…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界内部有一种说法,就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意思是说报纸上的有些报道,特别是工作性的报道,只有写稿的本人看和被写的人看,写稿人要看我的稿子发得怎样,被写的人要看看往自己脸上贴了多少金,至于其他读者是不会看这类报道的。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这应是没有争议的。但有时候,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往往会有意无意中忽略了读者,所以就出现了这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怪现象。笔者曾在一家党报的一版,看到过一篇关于写某市领导在新年春节期间看望金融系统职工的消息,消息的导语是:  相似文献   

5.
"拿生效的判决当儿戏,通过一次次再审加重对张雷的处罚,满足王玮的无理诉求……我们也要像王玮那样,再去上访。"6月9日下午,王玮的电动三轮车停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前,车把上挂着一面被敲打不停的"铜锣",右侧一张硬纸板上,用红字写着自己被河南省高法某某法官殴打。"今天虽然是周末,但我知道今天法官们开会,再等一会儿。"王玮的身旁,放着一副崭新的金属拐杖。一次上访中,她被打断了腿。  相似文献   

6.
<正>爷爷生前担任过乡中心学校校长。小时候,我印象中的他就是一个严肃的老头儿。初学写字,爷爷教我写自己的姓氏——孟。而我粗心大意,错将"皿字底"里面的两竖写成了"12"。爷爷板着脸问:"再好好看看,是这么写吗?"我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写错了。白驹过隙,一晃儿,我上了大学。学校要求师范类学生晨讲,我便准备了一些教案。  相似文献   

7.
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阮翠恒的习题册上写满了中国古诗,字迹不算美观,但她极力写得工整。"我喜欢中国,也喜欢中文。"今年23岁的阮翠恒是贵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留学生,正在贵州实现自己的"中文梦"。近年来,在贵州  相似文献   

8.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是所谓"30多岁的人20岁的心脏" 的那种人,仗着自己年轻,整天风风火火的,虽是女儿身,但 一忙起来却常常忘记"四期保护",年轻,身体好呗,对什么 都满不在乎。 一天,我正在办公,进来一位姓张的男同志,自称是来 给老婆办手续退休的。当我看到审批表上写着某某41岁,申  相似文献   

9.
"当我看到存折上的数字在不断地往上增加时,心里有说不出的舒服;看到自己的财产和那些家产上千万元的大款越来越接近时,我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我爱钱都爱得变态了……"说这话的是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委原副书记、区长王广玉。  相似文献   

10.
寿阳县南关村36岁的韩玉云原是寿阳县化工厂工人,2000年下岗后,摆过水果摊,当过人寿保险业务员,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成功。后来,她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消息:浙江有个45岁的下岗女工,自己租房子创办了“托老所”,生意十分火爆。韩玉云灵机一动:我何不也办一家“托老所”,为那些不愿进养老院,退休在家又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一个暂时的娱乐活动场所呢?经过调查,韩玉云发现:在寿阳县还没有一家托老所,这是一块蕴藏着巨大财富的待开发市场。她把自己的思路跟丈夫一说,马上得到了丈夫的全力支持。韩玉云把化工厂部分宿舍区承包下来,从城关信用社贷款2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德国人敬畏法律的文章:德国出租车司机古德里安载着急诊病人来到医院急救站,一辆警车正横停在急救站门口。古德里安皱了下眉头:"交通法规不允许在急救站门前停车,警车怎么可以这样随意?"十几分钟过去了,警车还是没有开走。古德里安找来纸笔,按照违法停车告知单的格式写了一份"罚单",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把"罚单"夹在警车的雨刮器上。两名执行公务的警察从急救站出来后,发现雨刮器上的"罚单",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交通法规。回到警局,他们把"罚单"交给局长,接受处罚。局长依法处罚了违法停车的两名警员,并将缴纳罚金的银行票据复印件送给古德里安。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一块西瓜皮。我的主人康阿姨家住贵阳市乌当区臣功新天地小区,吃完果肉之后,她把我扔进了垃圾桶。我的身边都是剩菜、剩饭、蛋壳、碎骨和其他果皮,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易腐垃圾。6月14日一大早,康阿姨把我和其他易腐垃圾打包好,贴上二维码,放到了小区楼下的易腐垃圾桶里。没一会儿,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楹公司)员工龙正敏就推着两个大大的垃圾桶来了,一个垃圾桶上写着"易腐垃圾",一个垃圾桶上写着"可回收垃圾"。龙正敏是臣功新天地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每日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只见她一只手把我们提起来,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20日晴今天中午,全省选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落下帷幕。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国家、省里的扶贫政策,学到了基层党建的工作方法,对先进示范点的实地考察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村存在的差距……可以说,这次培训是省委组织部送给第一书记最好的礼物,使我们"醒脑""提神""补钙""充电"。  相似文献   

14.
<正>去年国庆期间,我到云南自驾游,路过红河州的河口县。晚上,当地老百姓在中越界河边放孔明灯,上面写着大家各种愿望和祝福。我也买了一个,但写什么好呢?想了想,写上:"青年万岁、青春万岁、祖国万岁"。朋友看到后,笑着说,是不是你们都有这个"毛病"啊,张口青年、闭口青春,当你们不再青春了,怎么办?是啊,念念不忘,会有念  相似文献   

15.
正"张老师,我家今年被评为和谐小康家庭,你就帮我写副家和万事兴的春联吧"、"我家儿子今年要考大学,你也看着帮我写一副……"离春节还有十来天,农六师芳草湖东河坝社区的张炳明已经开始忙着帮大家写春联了。每年春节,左邻右舍都喜欢叫张炳明帮着写几幅春联,不是为了省几个钱,而是可以亲自看着写春联、想对子,更深地感受到春节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  相似文献   

17.
“砸场”记     
正老友李军的传媒公司搞中小学生作文比赛,颁奖的时候想请我到场讲几句。我不惯抛头露面,加之一肚皮"不合时宜",所以即使为老友的生意计,也该谢绝。怎奈李兄意颇坚决,最后我提出"要讲就只能按我的意思讲",李兄颇爽快,一口答应。地点设在一家书店的二楼。我到的时候,已经颁奖完毕。噼噼啪啪一阵掌声后,我的讲话开始。我回忆起小时候写得最多的作文题是"我爱我的家乡",我说这样的作文题现在看来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日早晨8点,家住第二师三十一团阳光社区的延朝荣一家早早地起床,今天他们一家要去第二师焉耆医院看病。这个家庭的女主人苗莲梅说:"我们这个家庭,一家5口人,4人都患有严重的癫痫病,我是这家唯一的正常人,由于照顾他们心烦,我现在也患了忧郁症。现在我们一家能去大医院看病,都要感谢第二师‘访惠聚’工作组的帮助,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春节期间第二师副政委梅桂萍到三十一团调研期间,走访看望了阳  相似文献   

19.
<正>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一封名扬千古的自荐信。在这封信里,李白重点强调自己有"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华,这有点儿像我们现在肯定一个干部,说他"有较强的理论和文字水平"。以此可知,古往今来写文书、整材料兹事体大,治国安邦",不可须臾离也"。说到写材料,坊间流行的段子很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材料","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这些段子,从一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我解甲归来,怀着对故土的挚爱和强烈的事业心,踏进了纪委的门槛,把包公、寇 准 、狄仁杰等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像他们那样,惩恶扬善、明断忠 奸、为民做主、流芳千古。于是刚上班不久,便写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对联贴在办 公桌旁的墙上。几个人看到了说我“太天真”,把我弄得很是尴尬,便撕去了。但十几年过 去了,那副对联总是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么“天真”。1999年5月6日,我和老赵、老乔二人去娃留村查办案件,20天后调查工作接近尾声。根据 事实,能了结3个万元以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