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提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述,为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  相似文献   

2.
石利  苏勇 《世纪桥》2005,(3):74-75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依托.没有教师,人类文明就难以传承,个体就难以发展,社会就难以前进.教育价值的重建,首先就必须还教师以尊严、还"师道"以尊严,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来说,这种尊严感的恢复与确立尤为重要.关键是要对"师道尊严"的内涵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和把握.只有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3.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4,(28):64-64
正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共度教师节。他说,"‘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讲话满怀真情、期望殷切,立刻引发强烈反响。师生们纷纷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教师的信心,虽然未来责任重大,但一  相似文献   

4.
<正>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个重要论述,明确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要求、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对于广大教师成为好老师具有非常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党组织、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作出努力。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当前,中国教育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发展成  相似文献   

5.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树魂立根”为核心,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整体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理解"初心"和"使命"的真正内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学素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书育人,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严谨求实的学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以219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责任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同学朋友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教师眼中的青少年责任心较弱,大部分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广大教师看来,责任心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对学生责任心教育的实施力度有待加强;学校对责任教育不够重视,"教学任务紧张,没有时间"是制约学校青少年责任教育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以给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带来青少年责任心的认识评价方法、教育培养理念、实施教育的责任主体等方面的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改革的生力军。要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必须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中华民族强盛的高度,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扎扎实实地抓好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0,(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制定印发,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  相似文献   

11.
王龙梅 《世纪桥》2010,(13):119-120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美德,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也是历来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仅从"吃馒头削皮"现象入手,揭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缺失和必要,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26):8
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考察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时指出,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希望广大教师以对国家、对人  相似文献   

13.
中央美术学院立足工作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艺术梦·百年梦"主题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学院"百年辉煌"工程。统一思想认识,深化主题内涵。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以实际行动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潜心学习、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成就为中国造型、为民族设计的"艺术梦";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爱国荣校真挚情感,以实际行动实现把中央美术学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高等美术院校的"百年梦"。突出专业优势,优化品牌活动。立足高端艺术人才培养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与特色,创新优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向。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应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着眼思想、活动、文化、理论、机制等维度,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在"基础、基层、基本"等环节铸牢广大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党员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为党的形象代言。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教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员教师有着"双重身份",一是教师身份,二是党员身份。作为党员教师,应当有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还要永葆政治本色、忠诚教育事业,发扬优良作风、引领教育创新,做教育战线上的合格党员。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思想是党中央对全国教师的殷切希望和重要嘱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遵循。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保持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20,(9)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线教师。首先,我向在座各位老师,向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把好人生的"总开关",帮其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根本动力,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心中永恒的主题,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树立仁爱的教育理念作为基层党员,我们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工作岗位也很平凡,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统一体,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历来是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争论不休的一个课题,大致可分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派。传统教育理论否定学生的独立地位,而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其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教师有绝对权威,学生只有听从教师的教导,没有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孙岩 《党史博采》2009,(7):35-35
教书育人向来被认为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只要将自身所学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与社会技能对学生倾囊相授,同时最重要的是在教书之前,先要"育人",首先要做学生"如何为人的好榜样",同时要教育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