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胡乔木称为"博学多才、一代宗师"的马一浮先生,平时很少公开赞扬一个人.但他对周总理却是由衷地敬佩,所以不由得在古书中集了一付对联,书写后送给周总理.联语是:  相似文献   

2.
在周总理诞辰105周年之际,我有幸采访到了曾连续17年担任周总理英文翻译的冀朝铸老先生。他向我谈了周总理的许多动人故事。1971年夏,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第一次秘密访华。他下塌钓鱼台国宾馆后,随时准备应召到中南海去拜会周总理。后来,听说周总理要到宾馆来看望他,他大为吃惊,又深为感动,忐忑不安地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车子到后,周总理微笑着下了车,与快步迎上前来的基辛格热烈握手,谈笑风生。在后来的岁月里,基辛格还多次提到这件事及他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冀老先生还告诉我,周总理在外交活动中向来反对大国…  相似文献   

3.
1975年春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患病住院了。一天,周总理去看望他。董老喘息着说:“这次我可能要离开你们了!但有一个人,我想见他一面!”周总理问:“谁啊?”董老说:“曾—凯—旋—!” 提起曾凯旋,周总理自然知道他与董老的关系。那是在长征过草地时,董必武一只脚溃烂了,连骑马都很困  相似文献   

4.
中南海西花厅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住地,周总理经常办公的办公室也在这里。周总理的办公室有三把钥匙。一把在警卫手中,警卫交接班时,钥匙属交接内容之一。另一把在秘书手中,一般是放在机要秘书那里。周总理自己有一把,睡觉时放在枕下,起床时揣在怀里,从不离身。但是,一旦周总理要出国,办公室的钥匙和保险柜的钥匙交别人不放心或不合适,他只交邓颖超保管,他相信邓颖超会像接受保密任务一样把钥匙珍藏好,不会暗开办公室和保险柜的门。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夕,周总理的办公室里电话一个接一个,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除了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无论是邓大姐,还是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周总理在忙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个戴“过”立功的共产党员浪鹰昨天,人生的史册上刻下了他的污点,然而,他并没有沉沦。因为他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仍然是责无旁贷的。他,就是原定边县堆子梁乡党委书记孟久琦。1993年8月,孟久琦由于违犯计划生育政策而受到...  相似文献   

6.
一个戴“过”立功的共产党员浪鹰昨天,人生的史册上刻下了他的污点,然而,他并没有沉沦。因为他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仍然是责无旁贷的。他,就是原定边县堆子梁乡党委书记孟久琦。1993年8月,孟久琦由于违犯计划生育政策而受到...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4,(11)
共和国代主席和他的儿子1975年春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患病住院了。一天,周总理去看望他,董老喘息着说:"这次我可能要离开你们了!但有一个人,我想见他一面!"周总理问:"谁啊?"董老说:"曾凯旋!"提起曾凯旋,周总理自然知道他与董老的关...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到《周未》报上佳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及周恩来谈写书的一件轶事,禁不住让人心潮澎湃。1961年7月18日,周总理和陈毅同志在上海冒着酷暑来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家作客,同时,还约见了在沪的部分电影界著名人士。在亲切随和的气氛中,有位同志向周总理恳求道:“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总理笑着向这位同志看看,没有立即作答。有人便说道:“总理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此时,周总理说话了:“如果我写书,就专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错误中吸取教训。”他说此话时,双眼炯炯发光,看得出是动了感情的。“如果我写书,就专写一生中的错误。”周总理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去了,以致他无暇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写这样一本书。他说:“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当像条牛一样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一次空投核试验中,试验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周恩来总理在听取核试验准备工作时,关切地问空军司令员,安全问题如何?司令员说,这事程开甲同志考虑了,请他汇报。总理用询问的目光看着程开甲同志。程开甲很有信心地表示:安全是完全可靠。这位中低个儿、浓眉毛的教授,操着浓重的苏南口音,尽量简明扼要地向周总理谈了安全和试验方案。反复询问好几次,周总理听明白了,笑着让程开甲学点儿普通话,因为他的地方口音很重。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9,(8)
<正>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冲破台湾当局的重重阻挠,在国外辗转数月安全回到祖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李四光长期掩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他曾对夫人许淑彬说:"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但很长时间以来,他自认为条件不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于1957年正式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疗养。3月的一天,周总理特意来看望他。周总理关切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详细问及他对于加入共产党的想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百年诞辰纪念日。我们大庆石油职工特别怀念周总理。他老人家曾经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先后三次到大庆油田视察工作。1962年,周总理首次来大庆视察。在北二注水站,他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抢修水泵,便抢步过去同他们亲切握手,一个工人手上沾满了油污,想往身上擦,并不好意思地说:“我的手上有油。”总理却一把握住那双油手,和蔼地说:“没关系,我也当过工人。”接着又详细地观看了贴在墙上的各种岗位责任制度,称赞道:“好,你们这样做很好。”总理走出泵房,见前面有个地客手,关切地问:“这里住人…  相似文献   

12.
最后一次主持国庆招待会 197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日子。9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如此欢庆之时,到会的人们心情却异常沉重——当时,周总理由于病重已几乎半年多时间没在公众场合露面活动了,但人们却没有忘记他,时刻挂念着他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西花厅岁月     
邓大姐和周总理的婚姻 我到邓大姐身边的时候,她和周总理已经结婚40年了,但在记忆里,她对和周总理结婚时的住事却还记得一清二楚。周总理去世后,大姐把对他的思念化作一片片的回忆,经常同我讲周总理年轻时的住事。那时,我们常在院子里散步,我随便想起什么就会问什么,每次邓大姐都会很耐心地回答我。  相似文献   

14.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近40年了。在周总理晚年,我有幸见过他老人家几次,他循循善诱地对我们演讲,还指挥我们唱歌。他的言谈话语、音容笑貌,至今仍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四人帮"还在台上,他们一天发出几个电报,不许设灵堂,不许佩黑纱,不许戴白花,竭力压低悼念周总理的规格。在这样高压的形势下,来自北京和外地的上百万人民群众,还是冒着凛冽的寒风,站在长安街两侧,为周总理的灵车送行,灵车经过哪里,哪里就一片哭声。  相似文献   

15.
“你是找我这个老乡开‘后门’的吧”1958年7月,正值盛夏时节,周总理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受县委委托到北京去见周恩来总理。县委交待他的任务是:一、汇报淮安工作,请周总理对发展故乡的工农业生产给予适当“照顾”;二、向周总理直接请示他的旧居处理问题。从淮安出发上路,王汝祥的心里总在想,周总理日理万机,他能有时间接见我吗?到北京后,王汝祥忐忑不安地到国务院说明了来意,没想到周总理很快就安排时间接见了他,还请他吃了饭。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王汝祥的心情非常激动,本来想好的话,总是词不达意,丢三拉…  相似文献   

16.
正对饶国模的孙子刘天骢(二娃子)而言,有这样一幕,他永远无法忘怀——1957年初春的一天,敬爱的周总理在淡淡的晨雾中,突然回到了红岩村。在红岩村小道旁晨练的人们,一下子认出了总理。他们高兴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听到欢呼声,饶国模赶紧拉着小孙子从屋里跑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正>1898年,周总理诞生于江苏淮安,并在这里学习生活了12个春秋,淮安人民一直以此而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提到周总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幅动人感人的画面,他把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精神境界、思想作风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塑造了一个伟大、高尚、纯洁、完美的人生,赢得了全国人民广泛衷心的爱戴和深切持久的怀念。周总理的精神风范,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也包含着淮安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跃进后期,周总理到邯郸某村搞调查研究,他发现在农村明明存在着严重饥荒,却无人敢说实话。总理就亲自找农民谈话。当时在场的农民中有个叫张二廷的“落后分子”,他毫不客气甚至是毫无礼貌地指着周总理说:“再吃两年大锅饭,连你们这样的人都得饿死了!”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张二廷捏着一把汗。但周总理不仅听了这个“落后分子”的话,而且当天晚上就把此话电告了毛主席,由此便有了立即解散农村食堂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张越男第一次和周总理见面,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张越男刚刚从朝鲜前线调到总政文工团,战争的硝烟在张越男身上还留着深深的痕迹,黑红红的面庞,圆乎乎的头上扎着两根小辫子,用同志们的话说,“土里土气的”,是个极普通的合唱队员。一天,周总理来到排练场,他老人家一进门,排练场马上就活跃起来,很多老同志都拥到总理身边,请总理跳舞,当时张越男是第一次见到周总理,心里还真有点害怕,总是躲在后边。周总理先后和几个人跳,一会儿换一个同志,还不断地询问:“还有谁没跳啊?”张越男见大家都那么毫无拘束、争先恐后地和…  相似文献   

20.
<正>对待工作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他时刻保持着干练、扎实的工作作风。他就是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工会主席黄建秋。在他的带领下,团场工会工作一年一个台阶,走在了垦区各单位前列。2010年6月18日,兵团工会现场会与会人员来到石总场,兵团副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