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导向。本文在对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两者内在联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认识,提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导向。本文在对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两者内在联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认识,提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社会主义大学,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近年来,随着高校对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各高校加大了载体的创新与建设力度,以期通过新载体的运用,增强教育实效性。然而,笔者认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更应该充分利用好高校基本教育载体,通过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对当前高校的单线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内容上的离散、知行方面的脱节以及教育渠道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深入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文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概念,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单线到多维的转换。共同体指导下的多维模式强调高校主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系统功能发挥,本文认为思政教育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重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一体化教育圈,构筑"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高校宣传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足;在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课堂教学的融入、管理服务的融入等方面,呈现出学生需要与现实情况不适应的问题;并提出五个方面的"深度融合"等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为高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笔者认为,高校要注重引领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意义,引领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知识、价值观、信仰的梯度层次、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科学的内容,以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悟和践行的现状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知识向价值观、信仰内化的客观依据.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知识向价值观、信仰的内化,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蒋宏大 《党史文苑》2012,(16):76-78
互联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但与此同时,网络传播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应从加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队伍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体制和手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理念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对策,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内隐性特点。作为一种无意识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高校要丰富内隐学习内容、创新内隐学习方法、创设内隐学习情境、优化内隐学习载体,不断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涵所在。探索大学精神教育现状和与之相对应的大学生价值内涵,对于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索》2016,(6)
正近来,由徐园媛、谭自慧、罗二鹏等人主编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对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参考价值。本书共分为11章。在第一章概述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教育意义与教育内容等。第二章从哲学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理论探讨。第三章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教育环境和教育成效,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主流是好的,但局部也存在一定问题,教育方面仍面临一定的困境。分析影响其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多个视角提出一些相关对策或建议,有利于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吴欣烨 《世纪桥》2023,(2):91-9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回答大学生现实的生命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关注大学生网络生命形态、生命互动形态和精神生命新形态,提出优化网络传播的信息,澄清生命假象;提出优化生命教育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命教育协同育人功能;提出整合本地社会资源,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场所。  相似文献   

14.
价值取向多元化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大学生能否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创新,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追求、行为规范的引领。本文从价值观的基本要义出发,探讨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大学生三类不同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普遍认知和认同的,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程度也比较高,这说明广东各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富有成效.调查显示,不同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党员群体与入党积极分子群体差异不大,而且大学生先进群体表现出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势不明显.为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教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航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化、精神信仰和行为外化问题,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再生产的视角,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解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通过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再生产框架,提出了统一管理者的目标一致性,注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引领教育,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桥节点"等具体措施,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效性和文化再生产。  相似文献   

18.
休闲教育作为嵌入式教育方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方法,能有效解决其培育的抽象化、脱离实际等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科学厘析休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分析和积极探索休闲教育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和对策,可以为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好的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是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路径来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吕健  林琳 《世纪桥》2014,(11):73-7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弘扬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培育目标,创新思路与方法,建立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方式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为出发点,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