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闵睿 《党史文汇》2023,(6):50-53
<正>李培斌(1965—2015),山西阳高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阳高县马家皂乡司法助理员、龙泉镇司法所所长,并兼任阳高县信访中心主任、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常务理事等职。2011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获2012年度法治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李晓 《党的建设》2010,(12):56-56
10多年来,她还没有正眼看过她的父亲——那个被称为"骆驼"的矮小男人。他的身高只有1.43米,背上隆起一个大大的包,沉沉地压在他身上,走路时总是佝偻着一步一步前行。5岁时,她就和父亲一样高了。从此。她便没有和他一同上过街。  相似文献   

3.
正"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她捡到第一个弃儿三次怀上自己的骨肉,她都忍痛舍弃为了一个智障的养子,她含辛茹苦不屈不挠她用感天动地的善良,让人们看到了一种——"自2018年4月29日起,哈尔滨的报纸、广播以及许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连续五天循环播发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大宝"。"大宝"的妈妈——63岁的杨淑香,已连续几个晚上难以入眠,生怕错过一丁点儿有用的信息。失踪的"大宝"已经39岁,可他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至今仅有五六岁的智商。这个让杨淑香牵肠挂肚的"憨儿"并不是她的亲生骨肉,可为了他,杨淑香已经操了39年的心。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三师四十一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8年来,维吾尔族儿媳妇尼沙汗,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称作爸爸的周生才老人。今年98岁高龄的周生才是汉族,和尼沙汗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长时间的相处、照顾,使他们之间有了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浓厚亲情——一故事得从1945年说起,这一年,31岁的周生才和米秀芳结婚了,结婚时米秀芳还带着2岁的儿子刘建国。周生才是汉族,  相似文献   

5.
正她是土生土长的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人,在西山子校教书育人30余年,她不仅桃李满天下,还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女儿,她——就是杨淑兰。"妈妈!"一名40多岁维吾尔族妇女喊着身旁穿着干净利落、满脸挂着温暖笑容的杨淑兰。不知情的人看着她们亲昵的样子都以为是母女俩呢!其实,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们甚至不同民族,一  相似文献   

6.
卑劣的借口     
<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昊书太竟然"金屋藏娇"20年,而伴随他20年的"二奶"竟然小他23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二奶"初为他的情人时,刚刚14岁……14岁,还只是一个孩子,张娇娜怎么会跟比她大23岁的"叔叔"走到一起了呢?是因为她的"英雄情结"被"叔叔"利用了——按理说,崇拜英雄的张娇娜对解救堂姐的公安局局长充满崇敬之情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吴书太却借着与家境贫困的张娇娜"结对"资助,轻取"猎物"。许多贪官做贪腐事时都会给自己找借口。有贪官借口"拒  相似文献   

7.
她叫丁淑华,是个年薪只有200元的大安市乐胜乡日新村计生员。从25岁起,10年的计生工作,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尝尽了酸甜苦辣,艰难和挫折并没有压倒她,因为她心中有个太阳——共产党。还是在学校的时候,丁淑华就产生了把青春年华献给党的美好愿望。毕业回家后她...  相似文献   

8.
20岁,她学了中医,从此,与医结缘,一干就是56年。40岁,她开始从事干部保健工作,36年的干部保健工作让她在她服务的群众和对象中有口皆碑,赞誉有加。55岁,她宝刀不老,开始筹建辽宁省金秋医院,以几台陈旧的心电图机、B超机起家,历经21年的风雨磨砺,不仅使金秋医院在辽宁省卫生系统中站稳了脚跟,且已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家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医疗机构之一。张菊香,一个坚定执着的女人。桑榆未晚霞满天,真情辉映夕阳红。她是始终践行"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患者的生命就有多重要"的医者;在住院的老干部患者平均年龄为86岁的金秋医院,她是为天下儿女尽孝,为老年患者营造"健康长寿之家"的医院院长;她以院为家,没有节假日,早来晚走,与病患在一起的时间总比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76岁,本可以安享晚年,她却依然忘我地奔波在为老同志服务的路上……张菊香,似一枝绽放精彩的菊花,把自己的芳香洒满金秋医院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正一件红色的外套搭配一条黑色热裤,年已四十多岁的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委婉、温柔,走近她的家,栩栩如生的各种手工编织的绢花把整个家庭布置得温馨、舒适。她曾荣获兵团级"2013年度巾帼编织女能人"称号——她就是三师四十八团学校教师范玲玲。范玲玲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团里的巧手一枝花。她从小就喜欢手工编织,只是因为当时家庭条件和时间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塔里木河上游北岸大沙漠里,有一座伴随共和国屯垦事业成长、被誉为"大漠学府"的高等院校——塔里木大学。大学办在沙漠,全国绝无仅有。因为这里有为兵团高等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群体,张利莉教授就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1983年7月,21岁的张利莉以优异成绩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并留校,1988年她又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之后,她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两次赴美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70岁的农村大妈,9年来不断上访,被视为"精神病"。不过,她并非只反映公权部门的问题,还将丈夫"外遇"问题的解决寄望于政府。其背后,是当今部分群众对政府"全知全能"的想象,也折射出中国基层治理的一些弊端。湖南常德人朱莉叶,现年70岁,2004年第一次上访,持续至今。作者驻村调查1月发现,在乡村语境中,她还是一名"精神病人"。但目前,没有权威渠道给出她是"精神病人"的医学证明。  相似文献   

12.
好官小英     
小英是一名好官。所有同事、手下及认识她的人,无论是场面上还是私下,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很少叫她的官称,而是叫:"小英"、"大姐"、"阿姨"、"奶奶"……而且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一种浓烈真情——在中国,把官做到这份上,是怎样一种付出?1969年,11岁的她离开京城,上山下乡。许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苦累中磨灭了豪情壮志,她更苦更累,但她一直是贫下中农赞赏和疼爱的"乖孩子",累得实在干不动活时,她就恨自己,因为,和她同龄的山里孩子  相似文献   

13.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挥毫泼墨,把这一评价赋予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一位杰出的中华儿女——刘胡兰.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后,家里给她取名刘富兰.8岁那年,她走进本村的小学堂读书.10岁时,她参加了儿童团.抗日战争胜利后...  相似文献   

14.
刘岳彬 《党建》2009,(3):19-20
2008年11月16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来自全国各地1000名优秀农民工代表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这个光荣的队伍中,有一位来自湖南新田县龙泉镇田家岭村的村民,他就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湖南省新田县万佳鹅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经理、共产党员胡文波。  相似文献   

15.
于翠琴是个老个体户了,她是在于个体时入的党。现在是大连市沙河口区长兴市场的党支部书记。于翠琴今年60岁,可长兴市场50岁以下的人都叫她“老妈”,因为对她信任。 老妈经营的是水产品。她有个原则,从不卖假货、次货。有一年夏天,她的海螺、海红当天没卖完,虽然没有变质,她还是把剩下的全都倒进了垃圾箱。在她的影响下,很多业户都不卖腐烂变质的商品,整个市场的信誉度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元家龙 《先锋队》2013,(12):11-11
在阳城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拖着残疾的右腿,背着理发工具箱,走遍了阳城县的山庄窝铺和全县的10个敬老院,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15年;她为来自己理发店的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19年……她叫栗红莲,今年62岁。  相似文献   

17.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名为兵团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英语教师,她曾多次获得全国及兵团优秀辅导员、三十二团"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始终在塔里木垦区名列第一名,她就是二师三十二团中学教师——江英。现年36岁的江英,是土生土长的兵团第二代,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戴着老花镜,手拿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霞光里社区74岁的老军嫂赵淑慧。赵淑慧是社区老少皆知的人物。她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善事做到哪儿,被社区居民称为"身边的雷锋"。最可敬的是,她把加入党组织作为不懈的追求。从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至今34年了,无论何种情况使她的入党问题被搁置,她对党的赤诚之心始终没有动摇,为党奋斗的行动更加自觉。上世纪60年代初,她与时任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  相似文献   

20.
正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第五届省政协副主席严镜波同志的回忆录《我的一百年》,却几次让我掉下泪来。其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她始终记得自己是"参加了组织的人"。她出生于1914年,1927年为掩护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开展活动,县委机关对外公开为学校,并安排了一批与党组织有关系的青少年来充当学生,13岁的严镜波来此读书。县委负责人为他们讲了第一堂党课并宣布:"咱们的学校是中心县委机关,你们每个人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