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今,对于网友而言,各种即时聊天工具几乎人人必备,而且每个人的对话列表里都有不止一个聊天群。自己建群或者加入别的群,已成为一种常规社交方式。不过,聊天群并非法外之地。群主失责获刑最近,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判处了一起利用微信传播淫秽视频案。被告人谢某是一个微信群的群主,群成员人数长期保持在200人以上。据谢某称,该微信群起初以聊天、交友为主,成员大多是本地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开始往群里发淫秽视频,久而久之,微信群竟发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微信几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有数据显示,微信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如朋友圈,有同学群、战友群、同事群、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7日20时05分,在从村里回镇政府的路上,正安县和溪镇镇长刘江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看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他立即将这条微信分享到了和溪镇党委政府微信工作群,不到10分钟,微信朋友圈就被公报刷屏了。"基层干部经常在基层一线办公,用手机学习上级最新精神,已成为一种习惯。"他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贵州基层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有的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研读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9,(3)
正案例小故事:2016年8月,谢某创建了一个微信群,成员长期保持在200人以上,该微信群成员张某多次在群里传播淫秽视频,群主谢某却放任不管。经民警远程勘验检查,该微信群内多人多次曾发布淫秽视频,群内传播的淫秽视频达121个。法院依法判决,张某和谢某犯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相似文献   

5.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助推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落地落实,青神县在各级党组织中积极推行"微+"学习模式,有效解决了"三会一课"制度召开不经常、内容空乏质量差等问题。运用"微信息"拓宽沟通平台。由15个党工委选派党建指导员对口帮扶全县483个党支部搭建党建"微信息"群,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加入相应的党建qq群、微信群,借助"微信息"群为各支部搭建起更加便捷的沟通平台。各党支部通过党建"微信息"群实现了人员召集线上与线下的  相似文献   

6.
<正>"微党讯""微党课""微讲堂"在长海县诸岛一出现,便被基层众多党员群众所接受,而支部微信群、党建QQ群、党员手机报等形式新颖的党建平台,也使基层党建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党建内容与日常工作生活贴得更近,党员群众参与活动的途径变得多样、快捷。"扫描加关注,入群就进步。"这是长海县大长山岛塔山社区党员、群众最熟悉的一句"个性签名",加入支部微信群、党建QQ群、党员手机报等党建平台已  相似文献   

7.
别致 《当代党员》2024,(3):28-30
<正>在重庆市忠县最大的社区——忠州街道香怡社区,不少居民都加入了“百姓议事”微信群。这个微信群是忠县人民法院2023年推动建立的“忠法议事亭”工作机制中,线上线下“问题簿”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了自治平台,助推问事、议事、办事“一条线”全流程办理,香怡社区基层治理效能也因此得到切实提升。“忠法议事亭”工作机制的建立,正是重庆推进基层民主的一次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一年来,重庆不断探索更为科学、有效、多样化的民主形式,扩大群众参与,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迈入2024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将继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党支部顺应时代发展,以微信为媒介充分开展"指尖上的学习",逐步形成了以微信群为主、微信公众号为辅的微信学习制度,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探家期间,利用微信群轻松就学到了团"五冬"培训知识,查看培训信息……"1月17日,刚从安徽探亲回来的二师三十六团五连职工方志安自豪地说。随着微信在团场职工群众中越来越普及,该团转变过去一味集中学习、填鸭灌输式的"大而全"的传统培训模式,建立职工培训"微信群",将培训内容做成"微课程","微课程"主要以PPT或微视频等形式发送到微信群,职工  相似文献   

10.
张婷  郭亮 《党建文汇》2021,(1):47-47
在政务APP上打卡刷分、在微信工作群里签到、用手机拍照录像留痕……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些形式主义也上了网。在部分地方,3-5部手机已是很多社区工作者的标配,同时加人上百个微信工作群成为不少基层干部的日常,很多时候身人“群”里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1.
近日,"草包支书"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因社区不开业主大会就擅自让新物业公司通过试用期,业主任某在微信群称社区支书刘某"草包支书",被毕节警方从贵阳跨市铐走并行拘3日,理由是公然侮辱了刘某。毋庸讳言,在微信群称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某"草包支书",的确有些过激。毕竟,称人"草包"含有贬义,而且又发生在业主微信群这样一个具有一定公开性的特殊场合。  相似文献   

12.
<正>5月5日,七师一二九团二连职工陆续民在手机"农业技术"微信群里,收到了连长罗长远发送的一条关于棉花受风灾后管理技术要领的信息。利用"农业技术"微信群,无论是连队通知有关事宜,还是传达政策、发布种养殖技术信息,都既省时又省力,"农业技术"微信群为连队职工群众交流沟通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微信荣获"领先科技成果奖"。从党政机关应用角度看,微信工作群日益频繁并广泛应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成效显著,获此殊荣当之无愧。与时俱进微信工作群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微信工作群是基于微信群聊功能建立的地区或部门"一把手"和各层级下属之间的网络交流工具,主要用于工作安排、情况通报、经验交流、问题研究、沟通协调、共商谋事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上  相似文献   

14.
陈晋 《党建文汇》2014,(11):7-7
在江西上饶.微信成为近三万名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关键词。 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是五个群的群主:市委班子群、县委书记群、市四套班子群、县市区党政主官和市直机关主官群。同时他还是几个挂钩联系点,广丰县永丰街道、嵩峰镇微信群成员。  相似文献   

15.
正亲爱的读者,我们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党支部书记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行了,欢迎您关注党支部书记微信公众号。您可以通过微信的扫一扫来扫描本页的二维码来关注,也可以通过微信的添加朋友搜索"dzb2006"来关注。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关注你们的微信公众号呢?下面,我们就向您介绍一下关注党支部书记微信公众号的三大理由: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高青县委老干部局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抓手,持续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探索"互联网+离退休干部党建"新模式。一是建立微信群。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全县所有老干部党员的信息重新摸底,掌握各支部党员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情况。对党员人数较多、使用智能手机较多的老干部党支部,要求建立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与学习。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单位、部门老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15个班次建立了微信群,参与老干部党员700余名。  相似文献   

17.
"@镇纪委罗彬 点赞!我们再也不用跑村公所,拿起手机打开'知情微信群',就能知道村里的大小事务了!" "@三星村王富贵 谢谢支持.建立这个群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让村务公开透明,让群众参与监督." 这是7月28日兴文县太平镇三星村村民王富贵在"知情微信群"里与镇纪委书记罗彬的一段对话.今年以来,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兴文县纪委推出"知情微信群",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村务,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8.
<正>加入流动党员组建的微信群一年半,自己究竟发送了多少条党务工作通知,与党员们进行了多少次互动,宾县鸟河乡乐陵村党支部书记王歧早已记不清。乐陵村有外出制售麻辣烫的传统,全村48名党员,有23名党员外出从事麻辣烫制售。一开始,党员们组建微信群是为了交流制作麻辣烫的心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歧发现,通过微信群,全体党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党支部的工作动态,特  相似文献   

19.
张雪霖 《求实》2020,(3):31-41,M0004
微信群内的信息沟通与传播具有打破时空边界限制、入群成员共同虚拟在场以及群聊信息具有及时、公开、共享性等新特征。在被广泛用于我国政府系统后,政务微信群成为政治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实现了对我国政务系统的无缝隙覆盖,也已成为推动政务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常规性手段。相较于正式的文件、会议、电话等传统的政治传播媒介,政务微信群深刻地改变了政务办公的逻辑与机制,重塑了政府内部的政治沟通体系。具体表现为:重塑了上下级之间的部署与督导考核体系;建立了分散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联动治理体系;再造了横向同级政府组织之间的竞争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赞皇县组织专家人才运用互联网、微信群等平台,在线答疑解惑,提供农资、农技信息,同时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深入春耕备耕一线解决技术难题,保障春耕备耕。春耕+"互联网",线上集中解难题。赞皇县组织农技专家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成立春耕备耕生产技术组,协调建立了12个专业科普知识推广微信群。农技专家在微信群"坐诊",农民群众在线"问诊",每天分两次集中为农户解答问题。同时,组织专家对常见问题进行梳理,编写了各类技术明白纸15份,利用农村大喇叭、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