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5年8月6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阈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英勇就义。方志敏同志生于1899年8月21日,江西省弋阳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4日,他不幸被俘入狱,1935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2.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攻占四川茂县后,张国焘在茂县城内擅自成立了俨如中央组织的“西北特委”,内设政治局,又成立了“西北联邦政府”,自封主席。“西北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35年5月31日。但是这个时间不准确。根据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宣言》签署的日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5年5月30日”,即1935年5月30日。“西北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不会在此《宣言》发布之后。根据之二,徐向前同志1977年9月回忆:“1935年5月30日,张国焘又以,西北  相似文献   

3.
县委书记     
1993年3月2日,《宁夏日报》第四版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登载了一则"李健同志逝世"的消息:"原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统战部长李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1月1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逝世,终年80岁。李健同志是山东省乐陵县人,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不足百字的讣闻宣告结束了一位革命  相似文献   

4.
朋友,你是否了解方志敏?这里,兹录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江西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撰写的《方志敏烈士墓碑文》: 方志敏烈士,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生于1899年。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志敏同志任抗日先遣队总司令。1935年1月29日,志敏同志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于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共产主义者的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5.
临危受命1935年5月9日,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病逝于龙驹寨。鄂豫陕省委书记职务,即由吴焕先代理。吴焕先在7月17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里面,对此事亦有报告:“前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因肺病重又无药,于5月9日逝世。宝珊同志的逝世,对于党的工作有很大的损失。省委书记临时由吴焕先同志代理(因任军政委)……”  相似文献   

6.
1978年 12月 18日至 2 2日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被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为是“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会议 ,可与 1935年党的遵议会议相媲美。这次会议虽然是由华国锋同志主持的 ,虽然几位副主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与会的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7.
卢国振 《党史天地》2006,(10):36-41
1935年5月9日,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病逝于龙驹寨。鄂豫陕省委书记职务,即由吴焕先代理。吴焕先在7月17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里面,对此事亦有报告:“前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因肺病重又无药,于5月9日逝世。宝珊同志的逝世,对于党的工作有很大的损失。省委书记临时由吴焕先同志代理(因任军政委)……”  相似文献   

8.
一、大褒大贬专案起 “文化大革命”前,党中央对瞿秋白同志有过三次评价。 第一次是在1945年4月20日,中央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瞿秋白同志是当时党内有威信的领导者之一,在被打击以后仍继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第二次是在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同志为《瞿秋白文集》题词,全文如下:“瞿秋白同志死去15年了,在他生前,许  相似文献   

9.
刘彤  周唯一 《世纪风采》2006,(11):37-37
1935年6月5日,是中国旧历端阳节。囚在南昌军法处监狱的方志敏,承蒙一位难友的好意,送给四样菜,作为“过节礼物”。商得看守所长的同意,他把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同志喊来同吃,借此与他们畅谈一番。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史学界大多数同志认为西安事变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国民党政策由“剿共”转向抗日的起点,但从当时材料看,这个转变始于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从五全大会的背景来看,到1935年  相似文献   

11.
1935年,是中国革命最困难的一年。党在白区的地下组织,几乎全被破坏;党在农村的革命根据地也大部丧失。为数甚少的工农红军,在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下,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前卜未知的万里长征。 就在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在祖国的东部,有一位举世闻名的共产党人,于1935年6月18日,抱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对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念慷慨就义。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同志。  相似文献   

12.
王修身同志,江苏镇江人。 1935年 5月生, 1951年 7月参加革命, 1956年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4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199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第九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0年 12月 30日因病逝世,终年 65岁。   王修身同志一生忠于党的事业,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正派、处事公道,关心同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他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仍然抱病坚持工作,不幸猝然故去,令人极其痛惜。本刊特选编了几位同志的怀念文章,以寄托我们不尽的哀思!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9日,我们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城。上级通知在遵义休息一个星期(后来又延长到12天)。在此期间,党中央于1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着重从军事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倏关的转折。会后,毛泽东同志指示要起用受王明路  相似文献   

14.
吕宗纯 《奋斗》2008,(4):64-64
高克同志1911年4月1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呼兰区)。1932年参加革命,1935年入党.1937年底去延安。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党中央做出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部署。高克随干部队来到沈阳.担任民主自治军司令部保安大队队长。  相似文献   

15.
陈群 《党的文献》2001,(4):28-31
1935年 10月 15日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俄文记录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 (1935年 10月 15日 )史平同志的报告》的发现 ,是继 1984年公开发表陈云手稿《 (乙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 ,又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它的价值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 ,弄清了遵义会议之后 ,陈云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的具体内容 ,其中在介绍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时 ,着重指出 ,遵义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第二 ,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党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中关于遵义会议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 ,有力地驳斥了王明对遵义会议和对陈云的肆意诬蔑。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如累卵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7.
正木黄会师: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懋功会师: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永坪会师: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及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甘泉会师:1935年11月初,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胜利会师。甘孜会师:1936年6、7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18.
原福建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党史月刊》编审汪大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3月16日2时在福州逝世。噩耗传来,我们深感悲痛。汪大铭同志1919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宝山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5年12月在上海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干事,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民运科负责人兼中共繁昌县委组织部部长,句北县委书记,江句中  相似文献   

19.
正1935年2月7日,根据遵义会议决定,政治局常委分工,由"洛甫同志(张闻天)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主持党中央工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逐步将总书记工作移交给毛泽东,实际主持中央领导工作近四年。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彼此尊重,密切合作(史称"洛、毛合作时期"),领导党和革命事业从失败走向胜利,在党的集体领导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建并形成了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对党实现科学领导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文保同志1910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36年3月加入“民先”,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前曾三次被捕,每次出狱后仍继续进行革命活动.解放后,曾任北师大教导课主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系总支委员、校党委委员.1989年4月9日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