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来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晚上喝了酒之后能够很快入睡,因此认为喝酒有助于睡眠。真相:研究表明,酒精最初会使人昏沉欲睡,确实能缩短入睡时间,看似对睡眠有益,但随着酒精代谢,其实会损害人们后半夜的睡眠质量,引起失眠与多梦等,使整体的睡眠质量下降。所以,睡前喝酒并不能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反而有可能使睡眠变浅,不利于睡眠。借酒来医治失眠,并不是长远的办法,如果因此养成了酒精依赖,更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这是事实。所谓个体差异现象,是指同一种道德规范作用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于这种个体差异现象,以往人们总是从道德接受者或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角度进行考察,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就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式本身来说,是否也具有某种决定这种个体差异现象的内在定性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在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社会,很多人被睡眠质量差、失眠等问题所困扰。饮食与睡眠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从膳食角度改善睡眠质量。促进睡眠的食物因素色氨酸色氨酸可以促进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分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具有助眠的作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牛奶、禽类、核桃、燕麦、香蕉、蜂蜜等,其中以牛奶和禽肉类最为著名。谷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通过提高血液中诱导睡眠的色氨酸水平成为奶制品的补充食物。同时,像粗粮中的B族维生素可以起到舒缓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影响睡眠的食物因素高脂肪睡前3小时别吃。研究表明,常吃高脂食品的人不但体重增加,亦出现睡眠紊乱。像油炸类的食品,如炸鸡,薯条,汉堡;卤制熟肉类,如酱猪肘、猪头肉等,这类食品不要出现在你的晚餐当中。咖啡因夜间一杯咖啡势必将打乱你的睡眠。即使中度咖啡因也会引起失眠。同时不要忘记那些常被忽视的含有咖啡因的食品,像巧克力、可乐、茶等。当然烟草中的尼古丁也属于神经兴奋剂,所以睡前一根烟的习惯也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许多疾病会在清晨表现出特有的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及早发现一些身体内潜在的疾病,以利于早期治疗,达到及早康复的目的。 早醒:有些人在早晨四五点即从睡梦中醒来,醒后疲乏无力,难以再入睡,而且醒后心情不轻松,反而郁闷不乐。这种表现临床上称之为早醒失眠。临床观察,早醒失眠主要见于各类抑郁症和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尤其抑郁症患者多见。有一些老年人出现心理障碍的最早症状就是早醒失眠,并伴有烦躁不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轻度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也与其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7,(2):52-53
专家坐诊今夜好梦何处寻(上)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3项健康标准。俗话说:"睡觉睡得好,八十不见老。"可见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而失眠则让人们饱受折磨。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  相似文献   

7.
新知新知     
正做梦基因控制睡眠一项最新研究发现,Chrm1和Chrm3这两个基因控制浅层睡眠和做梦。实验显示,失去这两个基因后,动物基本没有浅层睡眠的时间,不会做梦,记忆力会出现衰退。拖延症与大脑有关德国研究人员认为,大脑杏仁体体积较大的人,可能会更担心行动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犹豫和拖延;而杏仁体和另一个叫背侧前扣带皮层的大脑区域的功能连接较弱会加剧这种影响,因为大脑可能无法很好地协调负面情绪与行动。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指出,如果感觉压力大,不妨在桌上放一面镜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照镜子可以培养人的自信心,办公桌上放面镜子,当工作中出现困难或者心情不好时照一照,可以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和烦躁情绪。另外,办公室内通常空间狭小、人员密集,长时间盯着电脑看,眼睛就会发干发涩,疲劳酸胀,这时如果看看镜子,依靠其反射原理,可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  相似文献   

9.
姚远 《当代贵州》2013,(27):63-63
睡眠疾病引人关注,这个病种包括失眠、磨牙、嗜睡甚至打鼾等症状,可直接诱发心脏、血管、神经、肾脏、性功能等方面的疾病。一份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20%~30%的国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病,老年群体睡眠疾病的发病率更是高达40%。此外,我国还有2000万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我们的睡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2013年6月,本刊联合当代先锋网,发起"谁偷走了我的睡眠?"问卷调查。540人参与线上线下调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身体流失的水分多于进入体内的水分,那么就会出现失水现象。轻度的失水就会使人感到口渴、排尿量减少,而且尿液会呈深黄色;再继续失水,就会感觉身体不适,伴有失眠症状,还会感到肌肉乏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家长很容易过分溺爱孩子。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这种过分的溺爱是非常不正确的,想要孩子心理健康,那么必须要注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教最佳时期是12岁以前心理抚养比物质保障更重要,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抓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父母的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相似文献   

12.
国内·社会     
《当代贵州》2013,(10):10
中国首个睡眠报告发布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于3月19日发布了中国首个睡眠指数报告。报告描述了一幅"睡城"分布图,用"睡眠现状"、"睡眠管理"及"睡眠环境"等评估指标,将20个受调查的城市分为好梦城市、安眠城市、浅睡城市和失眠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都属于睡眠指数较低的城市。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人认为工作压力对睡眠影响很大,55.3%的中国人使用各种助眠手段,100个中国人中有14个超过零点还没睡觉。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在星期一上班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效率是一周内最低的。由于古人把星期一叫作“月曜”,心理学家就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月曜效应”。假期的时间越长,人们返回工作和学习岗位的时候就会觉得越困难,越难以适应,反应在身体上的症状就会越明显,主要表现为:身心疲劳症,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倦怠、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余小倩 《当代党员》2014,(11):76-76
长期以来我有个奇怪的毛病,一下班就很累很困,好不容易吃完晚饭、做完家务、洗漱完毕,十点钟上床时,就突然睡意全无,精神起来了。心理专家认为,这种’睛况实际上是“条件性失眠”,由于长期失眠,很多人容易将卧室、床同无法睡觉的现实以及沮丧情绪等联系在一起,于是一到床上就条件性地失眠了。  相似文献   

15.
对领导决策多歧性问题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中叶起,决策作为最重要的领导行为,一直是人们热心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领导决策问题不断展示出丰富性和多歧性的特点。这种丰富性和多歧性,从客观对象的角度来说,是因其本身的错综复杂性和多变性;从决策主体的角度来说,则是因其决策选择所遵循的标准不同。由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决策的多重选择性,因而给决策者造成  相似文献   

16.
“人才高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 ,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会对人才市场、教育体制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呢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经济影响及其对策作些探讨。所谓“人才高消费”,就是指企业倾向于用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人来填补那些本来只需要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就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目前 ,人才市场上常可以见到的打字员、收银员、文秘这类职业高中或中专毕业生就胜任的工作却要求有大专甚至大本的学历 ,这就是人才高消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早起揉眼会感染。眼部皮肤娇嫩,用手揉眼睛易破坏皮肤弹性,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加速眼部皮肤衰老,还可使手上的细菌及眼周的污物进入眼睛,造成感染。因此,晨起后不要立刻用手揉眼,可用干净的湿毛巾热敷眼部,或用清水冲洗。早起洗头易头痛。从中医角度来讲,早起洗头后,如果头发未干透就外出,易受风寒,轻者会头痛,重者大小关节疼痛,甚至肌肉麻痹。老年人可中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佩云  吕彩忠 《求实》2004,(2):82-85
价值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属于个性心理范畴 ,因此加强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心理学对其效果的影响 ,本文认为要使价值观教育更有成效就应重视对人的需要的研究 ,注重主体性的培育 ,实现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 ,抓住关键期教育以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当人心理不和谐时就会产生不和谐的社会行为,对社会起到破坏作用。因此,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和谐便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明目张胆地收受别人的金钱贿赂,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对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是清楚明白的。于是,有些想敛钱的人,就变换了一种方式,他们利用亲人婚丧嫁娶、生日过寿之机,收取下属和想投其所好及有事求于他的人的礼金,这就是所谓的“人情腐败”。“人情腐败”之所以愈演愈烈,盛行一时,因为有其存在的环境和土壤。从收礼者一方来说,这种方式比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等方式隐蔽得多,收受的礼金比较分散,数额也够不上法律惩办,收礼后也可以心安理得、高枕无忧,不必担心纪检部门查处。从送礼者一方来说,早有讨好巴结领导之心,只是没有机会,这种机会绝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