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
潘立云 《学习论坛》2002,(11):29-30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也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在世纪之初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如何解决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文章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分析了南平市农村劳务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一要坚持用辩证唯物论分析和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三要坚持用历史唯物论分析和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2,(9):29-30
农业、农村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也是保持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但也必须看到,社会发展毕竟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同时,在农村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 ,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主题 ,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经济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农村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当前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但最突出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三是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扩大。这些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于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治、财力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力度 ,并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徘徊不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等等.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繁荣农村经济,这就要求把农村财政放到一个更坚实的制度基础上来。因此,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就成了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场革命。农村税费改革其目的在于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的农村税费改革,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源头上消除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把规范和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农民收入增长减缓、负担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乡镇企业步履维艰、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市场经济观念淡薄等问题,必须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经营制度不动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农业区域合理布局,全面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沙湾县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沙湾县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低、农民收入低且收入来源单一以及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单调等问题,因此要从农村、农业、农民三方面着手,来构建新疆沙湾县农村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周明生 《唯实》2002,(2):83-84
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一项中心工作。这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 ,因此自然成为经济界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这方面 ,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已经发表了许多成果进行讨论 ,但总的来看 ,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副校长、经济学知名学者姜作培教授等撰写的新作《中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圳海天出版社 ,2 0 0 1年 8月版 ) ,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该书共 19章 ,32万字 ,以理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农业与其它产业以及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不断加深。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给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村市场需求不旺,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笔者认为,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树立大农业观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目前,我国农业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产品加…  相似文献   

14.
开拓农村市场 促进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城市市场趋于相对饱和,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文章从开拓农村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农村市场的潜力及开拓农村市场的途径三个方面,分析了开拓农村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5,(4):39-40
2004年,宁夏各地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推动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农民收入明显提速,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很丰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邓小平同志关心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因为农村稳定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深化农村改革的前提条件,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稳定形势总的来讲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4,(11):1-1
劳务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逐步成长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经济。它在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思想观念.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已经占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崔永琦 《奋斗》2006,(3):2-5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广大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有专家说,家庭联产承包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次飞跃,走新型合作化道路,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飞跃实际是一种制度创新。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新的亮点。如何引导和组织农民走新型合作化道路,涉及许多诸如体制机制以及政策观念,思想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申立国。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很丰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邓小平同志关心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