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长征》2007,(11)
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慈母的爱是儿女的太阳。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2006年5月14日,吉林省松原市三角公园附近的育才小区门口卖雪糕的麻桂荣接二连三地接到大儿子麻立平、大女儿麻丽媛、小女儿麻立红从各自大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王隆秀老师56岁了,退休后从金堂城关中学来到四川化工集团公司一村宿舍大院养老。然而,与其说她是来养老还不如说她是来养“劳”。她儿女都是川化的职工,孙儿5岁孙女两岁。既当奶奶又当外婆的王老师是儿女两家的“炊事员”和“老保姆”。  相似文献   

3.
她一生两次被敌人抓进大牢,两任丈夫先后牺牲。她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两个家庭,儿子失去了母亲,女儿失去了父亲;同遭不幸,同经患难,志同道合。两位老人、两双儿女、两桩婚姻,演绎出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她曾经是“金凤凰”,她曾经是“女强人”;她本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她本来有一个辉煌的前程;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毁掉了。现如今,她沦落为受贿犯,等待着法律的公正审判。  相似文献   

5.
张欣 《新长征》2007,(6):60-62
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慈母的爱是儿女的太阳。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  相似文献   

6.
王秋实 《实践》2009,(7):12-13
杨兰英,先后在三个社区任居委会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现在她是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道昭乌达社区党委书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杨兰英将社区建设形象地比喻为"创业"。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她曾经好话说尽;为建下水井,她被人追着骂;为建办公用房,她动用了丈夫买出租车的钱。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本文主人公是一位金寨籍女性,当年是一名普通的"红色女特工",曾经和潘汉年、陈赓、邓颖超、邹韬奋、周恩来等杰出人物一起工作过、战斗过……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她贡献了自己的热血、青春、智慧、力量,也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她的名字叫文媛,1911年生,1926年入团,1931年  相似文献   

8.
提起华蓥市公安局信访科女民警张学玉,天池镇老屋嘴村3组万开珍无法不激动,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张学玉用一腔真情温暖了万开珍一家人。1989年8月,万开珍夫妇因涉嫌盗窃被收容审查80天。当时家中留下一对儿女,最大的14岁,最小的8岁,被解除收审后,她在上访时结识了张学玉。每次当  相似文献   

9.
付松 《当代贵州》2012,(25):38-39
饥饿、寒冷、泥泞路;项目、产业、小康村。一个偏远山村的美丽转身,折射出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坚韧与果敢,责任与担当。斩穷根立誓修通公路穷,曾经是这个村子最显著的特征。"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这是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发展的窘况。2001年春,仅3个月党龄的余留芬被任命为岩博村村支书。对这个任命,老百姓自有看法。一些村民说"那两个老革命(原任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奈何不了,她一个女同志能干成什么?"另一些人认  相似文献   

10.
儿女是妈妈身上的肉,世间没有一个母亲不疼爱自已儿女的。然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有比儿女更珍贵的东西,这就是人民的革命事业。张琼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人。她在痛失了五个孩子以后,仍初衷不改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张琼原名朱舜华,1902年出生于汝城县津江村朱氏世家,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她任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夜校教员。敌警前来镇压罢工,迫令交出党员名单。她出以学生名册敷衍,遭老羞成怒之敌毒打,身怀数月的胎儿被踢死于腹中。1927年“马日事变”后,时任湘南特委组织部长的她,上山领导农民暴动,敌酋奈之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中央党校家属住宅区115楼3单元405室挂有“五好家庭”红牌的住宅内,居住着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李振霞夫妇。进入新世纪以来,这里牵动了全国众多家庭的视线,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搜狐网站,只要在搜索引擎上键人“李振霞”三个字,便会有90余篇介绍她和四个儿女的相关文章出现在网页上。金家的儿女均为世界名牌大学及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的博士:长女金萤,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博士后;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次子金侠,英国剑桥大学博士;三子金延,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 金春明、李振霞夫妇不仅是知名教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而且均是在半个世纪前入党的老党员,曾经担任过领导职务。因此,对这个家庭崛起的“博士群”,记者表现出极  相似文献   

12.
58岁的唐淑清,是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工农村四组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倾注全部心血和精力把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儿和自己的一双儿女培育成人;她用无怨无悔、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供几个孩子读完小学、中学、大学,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她无私地奉献着圣洁的慈母爱心,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赞歌。  相似文献   

13.
笑对人生…     
她曾经饱尝生活的艰辛———短短6年间,她的二哥和母亲先后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又被确诊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她的工作岗位因此受到限制。她周围的人包括曾经与她要好的朋友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她,一时间,她的生活被一层浓浓的阴霾笼罩。她的父亲因过度悲伤,双眼曾出现过短暂的失明。小袁明白,60多岁的可怜的父亲再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了。“世界上还有比我家更不幸的呢!”对父亲深深的爱,唤醒了小袁。她要笑,她要让父亲看到一个天天开心的女儿。1993年病情稳定下来的小袁报名参加了会计专业的自学考试。3年的课程,她两年半就…  相似文献   

14.
朱新梅,朴实无华,中等身材,坚毅的表情透着兵团儿女特有的执着与顽强。她善于思考、奋发向上、敢于创新,被人们称为:“查干屯格的一面旗帜”。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先后担任和兼任过团计生办主任、医院书记、卫生防疫站站长、爱委会主任、社区书记、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不惑之年的她,十几年中,3次被评为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师二团,说起大众超市的创始人栗海燕,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虽然她右腿残疾,但是她靠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自己的小商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员工24人。今年42岁的栗海燕,在她6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长大后,由于父母的离异,使她被迫辍学,独自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栗海燕曾经彷徨过、苦恼过、自卑过,但是她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她常说,一个人身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  相似文献   

16.
正五月枇杷熟,脱贫战犹酣。连日来,在桐梓县燎原镇罗桥村1800亩枇杷林中,一个身影忙碌穿梭,指导村民规范采摘枇杷。她就是罗桥村党支部书记欧林兰。罗桥村人有种植枇杷的习惯,但并未形成规模。而今,过去不足100亩的枇杷已发展到1800亩,曾经大家眼里普通的果树已成为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罗桥村枇杷规模的扩大和身价的提升,欧林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哪家遇到了难事,都去找她帮忙……"宣汉县厂溪镇转角村村民编了一首歌谣,表达对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李会芳的感激之情. 2015年初,转角村农家书屋从原来租借的狭窄的村小学房屋搬到了新建的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新添了图书,还安装了互联网.念过初中,被公认为"文化人"的李会芳被村里聘请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经常到书屋看书的村民亲切地称她为"小芳".担任管理员的小芳一有空闲就和几个姐妹在农家书屋利用网络视频学习各种广场舞的跳法.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转角村广场舞蹈队,舞蹈队现在已经发展到25人了,每天清晨和傍晚,活动中心的广场上便响起了欢快的音乐.舞蹈队里有位40多岁的大姐,丈夫在外打工有了不少积蓄,自家3亩多土地也流转给了别人种梨树,闲下来的她原来整天就和村里其他人一起打麻将.自从加入舞蹈队后,她再也不打麻将了,经常和一帮姐妹在农家书屋琢磨各种新式广场舞的跳法.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平凡的太行母亲,服从革命的需要,勇敢地承担起扶养八路军子女的重任。日寇频繁地“扫荡”,她九死一生,舍命保护八路子女;在严重饥馑的考验面前,为了给八路子女挤一点救命的口粮,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绝望中求助的眼神……。在这位母亲伟爱的护翼下,这位八路军的后代平安脱险。本文记述的是太行涉县张头乡前郊村农民王改云扶养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长女刘解先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9.
春梅 《党史纵横》2014,(7):51-53
正她女扮男装从军、九死一生,因英勇的表现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著名战斗故事片《战火中的青春》就是以她的故事为原型拍摄。她就是郭俊卿,一个当代的"花木兰"。女扮男装1930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乡北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20.
正"选对一个人,救活一个村"这句话用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城根营村,再恰当不过。2012年,33岁的刘佩仿高票当选为该村的第一位女性村委会主任;2015年,36岁的她又被推选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过去6年里,在刘佩仿的带领下,城根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在外闯荡多年回到城根营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