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60年2月,正当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从九江市高中(现九江一中)退学回到了永修农村的老家。说起退学的原因,就是一个字:饿。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过"粮食关"。我在学校的定量每天只有7两大米,加上顿顿萝卜青菜、十天半月见不到一点油腥,肚子一天到晚饿得咕咕叫。偌大的九江市,街面  相似文献   

2.
饿了才吃饭。许多人不能按时就餐,或者是不到饿的时候不吃饭,这是不科学的。食物在胃内的停留只有4~5小时,感到饥饿时,胃早就排空了。这时,胃黏膜就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渴了才喝水。有的人平时没有喝水的习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     
局长,轮胎爆了这咋整?离家还有挺远的路程。整点吃的吧,饿了一天了,肚子咕噜噜地直闹腾。大嫂,这钱你收下,做点啥都行。中,中!庄稼院饭菜,也没啥荤星。绿色食品@潘胜奎~~  相似文献   

4.
那年学校放假时,我因家中有事,回了一趟家。火车从黑龙江哈尔滨启程,回家要几十个小时。到吃晚餐的时间了,服务员推着餐车叫卖过来,周围的人纷纷掏钱买饭吃。我知道我的腰包里只有10元钱了,本想停站后,下去买点便宜的东西填填肚子算了。可是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阵阵饭莱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人对肚子上的肉无可奈何,美国"MSN网站"刊登知名胃肠病学家、乔治城大学医院助理教授罗宾恩·泽坎的建议,教你通过饮食减掉腹部脂肪。少吃盐高盐食物能刺激食欲,从而更多地积累腹部脂肪。如果觉得味道寡淡,可以用醋或者一些香辛料来调味。尽可能回家吃饭在外吃饭会增加垃圾食品、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果一定要在外应酬,饭后可以散步回家。饿的时候吃零食饥饿的感觉袭来时,很多人忍着不  相似文献   

6.
肖丽 《党史纵横》2001,(7):35-35
1959年,我们沈阳军区歌舞团在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在怀仁堂的小舞厅里,毛主席观看了《蝶恋花》片段“桂花舞”,我有幸参加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我们围应在毛主席身边。舞曲响起,毛主席起身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跳舞吧,我当时又兴奋又紧张,毛主席一边跳舞一边和我唠家常,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程桂珍,接着又补充说这个名字有点旧。毛主席亲切地说:“小同志,你就叫程万里吧。”随后,又问我家在哪里,兄妹几个,我忙回答,“我家住丹东,旧社会可苦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全家永远感谢毛主席。”接着我又说,我家姊…  相似文献   

7.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8.
恩格尔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他在研究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时发现了一条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这个家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过来也是一样。而这个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入之比,就叫恩格尔系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11·27”烈士遗留下的子女中,也许我的年龄是最小的。我生于1950年2月,父亲为新中国献身的时候,我还在妈妈肚子里。 从会喊“妈妈”那一天起,我就渴望着叫一声“爸爸”。妈妈终身未  相似文献   

10.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里辑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一天,他出门遇见一个朋友请他吃饭,但他充阔气地说:“我刚吃完狗肉,饭是吃不下了,喝杯酒还可以。”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不一会儿,他就喝醉了,把刚才在家里吃的糠吐了一地。事后,朋友问他“你吃的是狗肉,怎么吐出来的会是糠呢?”那人沉思了一会道:“估计这狗是吃糠的。”俗话说:“顾了面皮,饿了肚皮”、“死要面子活受罪”。在“面子”与“肚子”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死要面子的人,免不了要“饿肚皮”、“活受罪”,这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今天,我们不少地方的官…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4,(8):25-25
<正>假饿症状包括特别想吃甜食或者刚吃过饭就有"饿"的感觉。原因可能是饭菜单一,缺少产生"饱感"的纤维素、蛋白质或健康脂肪,进而导致饭后血糖下降。建议:最好吃点健康零食,如新鲜水果,一些坚果、奶酪或花生酱等。体内缺水常常会让你混淆饥饿感和干渴感。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自己饿了,但很有可能就仅仅因为体内缺水所致。  相似文献   

12.
镇政府伙食团喂有一条狗。它刚来的时候,还是一条饿得皮毛无光、走路打偏偏的小狗。伙食团的师傅看它可怜,舀了一瓢饭给它,它就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
岁末的仪式     
日本人把年底称作“岁暮”,从字面上看,颇有点伤感之味,实际上并不如此。此时的日本人是最繁忙的,也是亢奋的,只要从两件事便可知晓。一是昏天暗地的礼品大奉送。这个时候到东京各大百货店和超级市场看一看,包你头晕眼花,那种如火如荼的购销场面,简直叫人怀疑买东...  相似文献   

14.
我们投资办的矿叫德胜煤矿,现红已经属于乡长的哥哥所有了。2001年11月17日,住我们经营的时候曾发生一起塌方事故,死亡3人。按照惯例,像我们这样年产量只有几万吨、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小煤窑,绝对不可能再办下去了。可是只要领导们愿意保,这个煤矿就能保住,就能赚钱。  相似文献   

15.
什么能称得上第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这个"第一",任何时候恐怕没有任何其他能取而代之。有没有第一中的第一,即名目繁多、千差万别"饭"中的"第一饭"?这个"第一"非除夕年夜饭莫属!无论九州方圆的国内同胞还是五洲四海的海外侨胞。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写那篇实际上是呼吁给青少年以快乐、以创造性思维的小文的时候,心里有点埋怨教师的样子。待到“减负”浪潮高起来,却踌躇了。说来这只是那个链条上作为终端的一个扣子,谁想说明这个扣子,都得追索出整个链条来。尽管我知道,教师是最终解开这个扣子的人。◇中国中小学阶段的知识量在世上是数一数二的。有人就有点自喜,说文化厚,历史长,哪能不尔。但想一想也不见得,千百年后的中小学生就该终日目不旁视,面壁二十年么?如今像是有点共识了,这个阶段的知识量,不是越多越好。数一数二未必就是光荣。据说有些国家,比如日本…  相似文献   

17.
走过两条马路,再转一个弯,远远地就可以看到9楼阳台上的杜鹃花了。每当这个时候,珍妮就开始有点兴奋,她知道阳台上有一双眼睛看着她小心翼翼地绕过车流、一直走到楼下;她还知道等她从电梯出来的时候,一定可以看到杨君倚着门框朝她微笑;当她走进房门  相似文献   

18.
正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过这种困扰:逛超市时,发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降价或捆绑售卖,有点动心,又不太敢买?整理冰箱时,发现一堆还没来得及吃就已经快过期的食品,想要扔掉,又怕浪费?你是不是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惑:没过保质期的食物真的就不会坏吗?过期一天的食物就不能吃了吗?这些想法和问题,都是源于对"保质期"的误解。保质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被我们忽略、误解的保质期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里糟蹋起良好的文化与词语的时候,下手算是相当狠毒的。比如说“小姐”就被糟蹋了,以致现在称呼年轻女性的时候都要脑子里转一下,有人直接就叫“美女”了,连带着青年男性也被称呼为帅哥。我被这么称呼的时候,总是觉得我们这里的审美观一定是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幸福     
正幸福是什么?当你屡次三番地求爱,终于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候;当你正为贫困发愁,瞬间获得巨额头彩的时候;当你罹患绝症,医生告诉你诊断错误的时候;当你孤独不悦,亲朋好友打来电话慰问的时候……这些大幸福、小幸福每个人都会遇上,尤其小幸福,每天飘然而至,令人不能觉察。记得1985年冬天,一天夜里我被叫去看古董,回来时已是下半夜了。我骑着自行车,又累又冷又饿,远远看见路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