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盲"一解     
贪官落马后,都会忏悔.虽然也有惠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洪永林那样的人,为自己"有机会有条件却没有住过宾馆的总统套间,没有喝过路易十三"而后悔,更多者,是在追寻堕落的原因.<贪官忏悔录>一书收进了几十个贪官的忏悔,其中让我最感不解者,是他们的犯罪源于"法盲"说.  相似文献   

2.
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肯定都说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是一旦成了贪官,在谈他们读的书时,回答可就不一样了,原来他们说的那些书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3.
舒炜 《先锋队》2012,(27):18-23,1
贪官落马,大快人心。每查处一名贪官,人们除了关心贪官贪了多少、如何贪腐外,自然更想知道他会有什么结果。《且看贪官落马后》,不管贪官会咬出谁,如何立功,为何翻供,还有他们服刑中的那些事……但可以断定的是大部分贪官将永远失去纸醉金迷的生活,住进只有小窗小门的牢房,永远,至少是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安睡在家中柔软的床上。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12,(9):56
画外音:人往往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为自己找借口,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在落马之后,不从根本上反思,反而将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别人,甚至社会!细数那些贪官落马后让人捧腹的腐败理由,诸如"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拿人家的钱不办事就破坏了江湖规矩"";腐败的人太多了,自己只是其中的不幸者";甚至还有些贪官在法庭上哭着为自己辩解  相似文献   

5.
舒炜 《廉政瞭望》2012,(11):14-17
对大多数落马贪官来说,受审判刑后的刑期大都可以简化成一系列的数字,而悔意浓浓的同时,他们中的不少人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开动所脑筋,以求做些减法。 对普罗大众而言,这些数字却显得冰冷。他们痛恨贪官,更加想感受惩处贪官的那份力道。在这里面,可能有他们的父母遭到官商勾结下的暴力强拆,或是妻儿服下贪官大笔一挥不假想思索批出的假药。  相似文献   

6.
王文华  胡杰群 《实践》2008,(6):55-55
那些落马的贪官们也读书吗?答案是:读。那么,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都说自己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等等。事实上,这些书他们可能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7.
昔日,他们位高权重,显赫一方;如今,却成为落马贪官,身陷囹圄。他们在狱中表现怎样?有哪些悔悟和反思?前不久,江苏省有关部门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中,采访了正在服刑的几名贪官。他们在狱中的含泪诉说和现身说法,可以使人受到教育和警醒。  相似文献   

8.
为官要善比     
近日读了一些贪官的落马史,发现他们落马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往上比,喜欢往歪处比。其结果越比心理越失衡,越比心胸越狭窄,最后孤注一掷,走向犯罪的深渊,身陷高墙之内才知道悔之晚矣。这些贪官的攀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升迁速度。这样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拼命地跑官、要官、买官,一旦得逞,就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搜刮民财,疯狂捞本增值。二是比台上威风。这些人一旦当了什么官,便马上把自己与普通干部群众区分开来,认为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结果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三是比情人小蜜。贪官们往往一边捞取钱…  相似文献   

9.
昔日,他们位高权重,显赫一方;如今,却成为落马贪官,身陷图圆。他们在狱中表现怎样?有哪些悔悟和反思?前不久,江苏省有关部门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中,采访了正在服刑的几名贪官。他们在狱中的含泪诉说和现身说法,可以使人受到教育和警醒;  相似文献   

10.
今日阅读报纸,发现<金钱美色绊倒三厅官>--又有三名厅官"落马".一时间,不由想起一些贪官的"落马史",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顽症:就是攀比--失衡--堕落.  相似文献   

11.
正盖如垠、苏树林、韩学键、王永春、寇铁,这五名贪官都与大庆颇有渊源,有人甚至以"五虎将"来嘲讽他们。但当地人却苦笑道:"‘一城五虎’这种纪录,实在不怎么光彩。"近日,素有"盖不倒"之称的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盖如垠终于"倒"了。有人曾调侃盖如垠的仕途险象环生,经历了许多大案,同僚纷纷落马,他却屹立不倒。伴随盖如垠的落马,"一城五虎"的说法不胫而走。十八大后落马的老虎中,已有4人与大庆渊源颇深。原福建省长苏树林、原中石油副总经理王永春,曾先后担任大  相似文献   

12.
出狱后,昔日市委书记捡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狱贪官的故事贪官事发、落马、“两规”、刑拘、公诉、审判……直至锒铛入狱,轰轰烈烈的激浊扬清之后,冰冷铁窗囚禁了贪官的罪恶灵魂,也满足了人们的新闻胃口,消磨了公众注意力,贪官的身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贪官结束劳改生活与囚徒身份之时,失去落马前显赫光环与落马后追逐目光,有谁会关注一个毫无新闻价值的刑满释放人员?谁又会理会那些满目疮痍的过去与悲凉凄迷的未来……贪官出狱了,他该如何收拾茫然失落的尴尬心境?他该如何洗刷耻辱的贪官印记?他该如何走过大起大落的悲喜人生?洗尽铅华,回归本真,本刊编辑部特策划出狱贪官专题系列报道,他们以什么姿态去开始人生新的旅程?让我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8,(5)
最近几年,我们从一个个贪官落马的轨迹中可以看到,送上断头台和进入牢狱的贪官们无一不是从小贪"进步"到大贪,从独处时不拘小节发展到肆无忌惮的。因此,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就要特别注重防"小"和慎"独"。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15):74-76
贪官,坑党坑民坑社会,用贪腐毁灭着大家的美好期盼。他们巧取豪夺,贪污受贿,在位时顶着几十载浮名,中饱私囊,暴露时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从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角度而言,要揪出一个贪官,并不容易,这里面涉及若干连锁环节,不能有一个疏漏。而民众更关心的则是“金额有多大”,会“判多久”。贪官落马大陕人心,自然最想知道他会有什么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日,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同时落马,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这并非因为他们的职务有多高,犯罪的金额有多大,关键是他们的"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贪官多是"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04,(4):9-11
据统计,近年来,贪官落马80%来自群众举报。而当人们为贪官落马击掌相庆时,是否想到:为举报贪官,多少举报人都有一部用血泪写就的辛酸史。因为拳报,举报人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举报,举报人常常惨遭迫害。贪官倒了,而举报人的境遇依然那么凄惨;贪官判了,而贪官的罪名中却少有“报复陷害”罪。这不免让人产生“免死狗烹”的悲哀!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贪官落马后的忏悔不同,作为正厅级干部,安徽省投资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董苏皖落马后却为自己感到庆幸:如果没被查处,再过几年,我可能已经受贿千万,可能会被判处极刑。2007年9月28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了一审判  相似文献   

18.
李欣 《党课》2008,(6):70-7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挖出来。纵观众多贪官的落马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贪官们在台上虽然骄横一时,但其内心非常虚弱,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到底都怕谁呢?  相似文献   

19.
<正>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让人痛骂,这些贪官,怎么就那么坏呢!慢慢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贪官叙述,反腐报道开始揭落马贪官的"画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14,(3):F0004-F0004
代县信用联社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抓学习提素质,统一思想。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等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习了《廉政文化与和谐人生》、《一位落马贪官的“七笔账”》、《高墙悲歌》等系列专题电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