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第一张标准像1950年以前,我国还没有毛主席标准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时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服的照片。然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党中央对国家领导人标准像的重视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访问期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华丽端庄、威风凛凛。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一张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毛泽东这张照片,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合体的中山装更显得毛主席姿态端庄,自信而坚毅。从1950年初到1951年,这张照片印制大小不同规格11种总共2000多万张,在国内外广泛发行。据有关资料统计,这张照片还发行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许多国家的左翼报刊都采用了这张照片。但是,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50年初,身为中国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的萨空了,偶然看到了美国的《工人日报》同时刊登的毛泽东、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 ,新华社先后公开发表了 4张毛泽东标准像。这 4张标准像都是由我加工、制作的。(一 )   195 0年 10月下旬 ,中央新闻总署摄影局编辑部负责人陈正青交给我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让我从记者一年来拍摄的毛泽东照片中挑选照片 ,为毛泽东主席加工制作一张标准像。接受任务后 ,有关人员向我讲述了一件有关的事 ,使我倍感责任重大。当年 ,毛泽东还没有标准像。 195 0年初 ,中央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萨空了 ,看到美国一家报纸在报道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消息时 ,还刊登了毛泽东、斯大林的照片。照片上的斯大林身着大元帅服 ,显得很…  相似文献   

4.
李培 《党史天地》2010,(5):14-14
人民币百元钞上的毛主席头像,也是“毛主席第一张标准像”,是从一张合影中“抠”出来的,照片的原型是什么?工作人员又是怎么“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吴波 《党建》2009,(10):58-59
毛泽东的衣物中很有历史意义的一件,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穿的那套黄色美国将校呢礼服。渡江成功后,为了筹划开国大典,尽早结束无政府状态,1949年7月间,中共中央派刘少奇、王稼祥、高岗等秘密赴苏联同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会谈。会谈中,刘少奇对斯大林说,从国际国内的条件看,我们打算在1950年1月1日成立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破例出席告别宴会 时间在流逝,1949年12月已一去不复返,1950年1月即将过去,2月临近,签订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周年日也将随之到来。 在一次会晤中,毛泽东向斯大林提出一个请求,他说:“斯大林同志,我们想在签订条约后举行一个小型招待会。” “那当然。”斯大林回答说。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七十诞辰,毛主席决定亲率代表团前往祝寿.台湾当局得知这一信息后,选派最有经验的行动特务,要在列车运行期间暗杀毛主席.特务头子毛人凤命令:"通知情报总署,按计划执行.赴大陆人员准时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余湛 《党史博览》2024,(1):62-65
<正>1949年底1950年初,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毛主席这次出访有三个目的:第一是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第二是重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中苏两国作为伟大社会主义邻邦在新的基础上刚刚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1956年9月,毛泽东对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说,他在见到斯大林之前,从感情上讲他对斯大林就不怎么样。这是为什么?除了斯大林个人性格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犯过错误。这不仅仅是指王明问题,抗战胜利后,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做的一些事情仍然使毛泽东感到不满。1945年8月,斯大林发来一封电报,毛泽东说斯大林“不让我们革命”;1949年1月,斯大林发来另一封电报,毛泽东说斯大林想搞“南北朝”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驻延安情报组给毛泽东转来一封密电,落款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当然,谁都知道它出自…  相似文献   

10.
1927年4月26日,斯大林收到一封标有“绝密 亲启急件”的文件。这是皮亚特尼茨基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信中写到:致斯大林同志: 以下是邵力子同志发自海参崴的电报副本: “致彼得罗夫①:上海使我很担忧,我不能充当反革命的武器,我请教如何作斗争。现寄回斯大林的照片。候复。邵力子。 4月 23日。” 请告知是否需要给他答复,给他作怎样的答复。 皮亚特尼茨基 绝密文件中提及的“现寄回斯大林的照片”一事,系邵力子离开莫斯科回国之前,斯大林委托邵力子将自己的一张签名照片带给蒋介石。一星期后,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  相似文献   

11.
赵艳珍 《广东党史》2010,(2):24-25,33
<正>在珠海市档案馆,珍藏着一张周恩来总理1963年12月视察万山要塞时与要塞干部的合影,照片中的周总理身穿中山装,微笑地站在众多的身穿军服的部队干部中间,身旁是身穿深色中山装的张治中。这是历史留下的唯一一张周总理在珠海的照片,但却没有文字记载。经  相似文献   

12.
沈黎明 《廉政瞭望》2011,(23):52-53
说到天安门上这幅全国人民都非常熟悉的毛泽东画像,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因为这幅画像就是根据他制作完成的毛泽东标准像画出来的。他就是被誉为“暗房宗师”的陈石林——我国著名摄影家,照片修版专家。1950年后我国使用过的4版毛泽东标准像,从选片到修整、制版全部出自他之手。除此以外,他还加工制作过包括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位于西安城内七贤庄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简称"八办")纪念馆,是我党1936年至1946年间设立在国民党管辖区的"秘密交通站",是连接延安与海内外的重要枢纽和桥梁。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青年从祖国各地和海外辗转来到作为延安南大门的"八办"又通过这座红色桥梁奔赴延安。如果说延安是培育国中革命人才的摇篮,那么"八办"就是指引人们投身革命的指路明灯。八百里山路奔延安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两张照片和一份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名单。一张照片上,在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几位青年在艰难跋涉;另一张照片是原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回忆起五十八年前自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的几个月内,连续五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仍然令我激动不已。飞机起飞了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45年8月28日。那一天,为了欢送毛主席亲自赴重庆去进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我联防军司令部通讯训练队全体人员早早地到了飞机场,我就在这个队伍之中。我看见来欢送的人很多,延安党、政、军各界团体都陆续来到了机场,在那架草绿色飞机旁围成了一个大圈。不大一会,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乘汽车来到了机场。我看得更清楚的是,毛主席身穿一身蓝色中山服,头戴一顶盔式礼帽,健步登上飞机,在…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苏联是最早承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在苏共中央和斯大林的关心下,苏方于1950年6月主动提出:派人帮助中国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中共中央成立了《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6.
正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韶山学校参观考察,与师生们亲切交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其中由著名摄影记者侯波拍摄的一张照片因完美地展现了毛主席戴着红领巾与韶山学校师生在一起幸福微笑的场景,并因诗人臧克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一诗而闻名于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笔者通过整理共发现有5种版本,分别是:1959年  相似文献   

17.
1944年4月30日,毛主席在延安请民主人士吃饭。席间, 续范事先生问起毛主席的年岁和生日,毛主席告诉续老自己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续老一想,去年正是毛主席的50岁整寿,延安各界并没有什么庆祝举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汽是一五期间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最早最重大的项目之一。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斯大林就向毛主席、周总理建议中国赶快建设一个象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那样的综合性的载重汽车制造厂,不久两国就此达成了协议书。同年4月,重工部成立了汽车筹备组,开始了选厂址、勘探设计等筹建工作。本文围绕几个侧面作几点介绍:  相似文献   

19.
1936年7月中旬,埃德加·斯诺一行到陕北保安采访,为毛主席拍下了一张身着红军戎装的半身照片。照片上毛主席戴的那顶八角红军帽是当时斯诺所借。而为冲洗、保存这帧照片,斯诺夫人海伦·斯诺曾历经两险。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反对冗长的宴请活动。1949年12月22日,毛主席参加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庆祝斯大林70寿辰的宴会,从晚上8时开始,一直开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散。回到驻地,便对汪东兴说:"我不知道苏联的宴会为什么要搞这么长?吃也没什么好吃的,看也没什么好看的,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我们回去不学这个。吃饭就好好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