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安顺市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正式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行列,成为全国25个地级市的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获得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地级市试点。开展试点以来,安顺市根据国家试点方案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要求,以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和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建设为目标,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大胆改  相似文献   

2.
温焜 《理论与当代》2016,(B12):31-33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设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这为老区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现代化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则全面解答了"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城市怎么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将"推进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到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结合安顺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搞好顶层设计,明确试点路线图。严格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要求,结合安顺  相似文献   

5.
刘疆 《当代贵州》2015,(7):40-41
<正>2014年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突出以人为本"的开局之年。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根据全省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要求,黔南州明确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奋力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黔南州"一圈两翼"发展格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成为都匀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也为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破立辨证"拓宽空间当代(?):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都匀是贵州省唯一的县级综合试点。都匀为何选择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先行先试?吴丹: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州委州政府明确了"一圈两翼"的战略布局。作为黔中经济区重要的支点城市、贵州南部交通枢纽、黔南"泛都匀"经济圈的核心,都匀必须进一步发挥在全州体制上的资源优势、交通上的区位优势、区域上的地缘优  相似文献   

7.
正安顺市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以来,高举新型城镇化试点大旗,全力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自2014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批复安顺市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以来,安顺市高举新型城镇化试点大旗,全力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开展情况紧扣目标任务,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制定《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成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监测机构,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切实加强对城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都匀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是贵州省唯一获批的县级试点市。2015年11月,都匀市首次晋级"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是贵州省唯一入选城市,并获得"中国宜居城镇"称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都匀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探索构建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强化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助推城市转型升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石家庄市又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这些都给石家庄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探索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必将对石家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威县以列入全省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四化同步"为主线,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出台了《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城乡统筹、共同发展格局,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空间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构筑"1+3+4+180(1个县城+3个卫星镇+4个建制镇+180个新农村)"城乡体系,形成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均衡发展布局。构建"多规融合"规划机制。  相似文献   

12.
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苏州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全国第一家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试点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正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工作:近年来,都匀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仅2015年,都匀市先后获得"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百强市""中国新型城镇化宜居城镇"荣誉称号。推进新型城镇化,都匀重点完成了哪些工作?吴丹:自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来,都匀市将试点任务与"大都匀"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山地新型城镇化,有力推动了试点  相似文献   

14.
王光文 《实践》2015,(1):50-52
<正>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2014-2020)》正式发布。该规划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就在城镇化。这也为草原  相似文献   

15.
李唯睿 《当代贵州》2017,(3):110-111
安顺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以大手笔书写大文章,城镇发展脱胎换骨,一个崭新的安顺正蓬勃成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走进黔中大地,道路通达、高楼崛起、产业集聚、镇村靓丽……通过近年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安顺市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安顺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以大手笔书写大文章,城镇发展脱胎换骨,一个崭新的安顺正蓬勃成长。  相似文献   

16.
赵畅 《党建文汇》2014,(4):53-53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腱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精神,破解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困境,重振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担当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自2015年9月起,河北省供销社与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在邢台内丘县和邯郸涉县开展新农村综合发展合作协会(简称"新农协")改革试点,通过构建农村新型组织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这为我国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体制机制建设框架,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随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为标志,2014年可谓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元年;而以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标志,2014年同样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起始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创新永无止境,调整改造未有穷期。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十年后,2013年《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出台,无疑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新一轮调整改造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在龙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十年"中,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龙江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