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这些错字有些是真错,有些是故意错,各有各的故事。在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可是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相似文献   

2.
<正>1张伯行(1651—1725),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康熙曾称誉其为"天下第一清官"。2康熙四十二年,张伯行任山东济宁道,正好碰上灾情严重,粮食歉收,他马上派人回老家河南把家里存粮装船运往灾区,又赶紧制棉衣,以救百姓饥寒。3不久,康熙诏命赈济,张伯行亲自到汶上、阳谷两县,开仓放粮两万多石。康熙南巡时,特意赐匾"布泽安流"奖励。  相似文献   

3.
老六月雪 《党课》2011,(2):102-105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国人最熟悉的皇帝之一。从正史记载到野史轶闻,从历代文献到民间口碑,康熙的故事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4.
广闻博览     
<正>微博妙语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林清玄有的人的缺点,就像写了半辈子的错字一样,别人不说,自己是看不出来的。——马德有时我们过着一种生活,是为了终有一天能够过上另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魏雅华 《唯实》2016,(4):76-77
何谓《罪己诏》在中国古代帝制下,"普天之下,莫为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权威大得无边无际,大到生杀予夺,大到无以复加,大到如日中天。所以,中国字中的"理"字,是由一个"王"字加上一个"里"字组成。即"王"之"言"即为"理"也。皇帝的一言九鼎可见其重。敢以下犯上者,诛其九族,可见皇帝的威严到了何种惨烈的程度。皇帝是永远不会有错的,判断对错的标准是皇帝一张嘴说了算,错的也是对的。皇帝的意志是天意,"天"还会错吗?可皇上也真会有错,可奇怪的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茅镇长看了总结的开头,就发起火来:“你胡扯些什么?有事实依据吗?”周秘书看到茅镇长手指的地方写着“在茅镇长的亲自领导下”,有些不解:这句话有什么错呢?以往的总结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相似文献   

8.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文治武功”为人称道,号为“治平”。何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康熙倡廉惩贪,奖罚分明。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他深恶痛绝,严惩不贷。康熙38年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康熙把正考官翰林院修撰...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习惯写"正"字计数。有人说,一个"正"字正好为五划,而且横平竖直书写方便,所以用它计票。但是,像"未""末""生"等字都是五划,也很好写,为什么偏偏用"正"字呢?其实这种方式由来已久,早在清代就流行了。清末民初的时候,戏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观众络绎不绝。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  相似文献   

10.
唐朝大历年间,皇帝下诏:任命杨绾为宰相。这是一次正常的人事变动,却在官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先是御史中丞崔宽听说杨绾当上了宰相,立即在当天把自己花园中号称"天下第一"的楼台亭阁全部拆除;而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年,嘉庆皇帝过生日,按照皇室习俗,文武百官要写诗词对联为皇帝祝寿,名曰"小贡"。在众多被呈上来的小册子中,有一首长诗引起嘉庆的极大兴趣。这首诗从康熙和乾隆的御制诗中,撷选出两百句,组成了一首新诗,在当时这不叫抄袭,而叫"集句",难度甚至大于原创。  相似文献   

12.
清世宗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鉴于康熙末年吏治腐败,他自即位之日起就注重对官员的严格选用,并在用人方面实行了一些改革,确立了“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正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是何时出现的?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世界各国的年终奖有什么区别?年终奖汉代"腊赐"相当厚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何时兴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天到了,外面已是姹紫嫣红,待在家中的人们未免有些坐立不安。北方的春天很短,一不小心就错过了最美的时候,四季各有令人着迷之处,可毕竟错过春天的遗憾,要大过其他季节。闲来无事,在家里找到了"春天"。书房里挂着一幅字,是作家杨葵兄所赠,上书"扫花坐晚凉",为宋代诗人张耒所作,杨葵兄的字写得有意味,再加上张耒的诗句更是  相似文献   

15.
"金銮殿"即指北京"皇宫(俗称紫禁城)三大殿"中的"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后,屡毁屡修。今日北京,人们能够观赏到的"金銮殿",是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的。明清两代时,每逢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朝代更易,有一大部分是后来者打江山打下来的,所以古代会武功的皇帝还是挺多的。当然,这里的武功并不是武侠小说里描述的大侠层次的武功,而是一名普通武师或军人所具有的武功。秦始皇、刘邦、刘秀、曹丕、刘裕、陈霸先、李世民、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等皇帝,都上过战场,肯定是会武艺的。在人们的印象中,宋王朝比较文弱,君主有士大夫气质,但有意思的是,宋代却出了好几位识武功的皇帝。  相似文献   

17.
正读史发现,身为九五至尊的清朝皇帝在吃饭时,规矩也是蛮多的,其中就有"吃菜不许过三匙"的家法:皇帝如果吃哪道菜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高喊一声"撤",这道菜就必须撤下去。而且,之后的十天半个月皇帝都不会见到这道菜,即便再想吃也不行。为什么清代皇室会定下这样的家法?原来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哪  相似文献   

18.
可以换吗     
正生育医生诊所里坐满渴望怀孕的太太,有一位流泪说:"真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堕胎。可以换就好了。"还有,珠圆玉润的人正愁身上脂肪请之不走,看见厌食症人士住院增肥,也忍不住大叫:"换给你,换给你!"成了名的演员、歌星遇着记者喊打喊杀,厌恶到极点,正往上爬的艺人黯然神伤:"换给我就好了,来缠住我吧!"有些写作者爱出风头不爱写,有些情愿写不喜亮相,两者均叫出版社头痛。  相似文献   

19.
康熙的廉政观景世民康熙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极,在位61年,是开创“康乾盛世”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明君之一。他之所以取得如此的功绩与威望,与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清廉政治有很大关系。《康熙政要·论俭约》中说:“...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小传:初志国,汤原县香兰镇庆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被评为佳木斯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2月被授予全省农村"百名好支书"荣誉称号。十年前,初志国从人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考察回来就"郁闷"了。老伴见他有些不对劲儿,以为他着凉感冒了,赶忙去拿药。初志国指着胸口说:"别忙活了,我这是心病,吃药不好使。"出趟门咋还得上心病了?老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