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闻天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生前的全部存款4万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他没有给唯一的儿子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为儿子留下的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张闻天对孩子从小教育很严格。解放初期,儿子还很小,有一次,他钻进了爸爸的小汽车里,想风光一番。张闻天发现后要儿子下车,儿子不肯,并央求说:“爸爸,我没坐一次小汽车,就让我坐这一次吧,就这一次!”张闻天教育儿子说:“这车是党和国家给我工作用的,小孩子不能沾光,就是一次也不行。你要坐车,可以坐公共汽车去。”孩子执意不肯,就赖在车里哭。张闻天无奈,就步行去参加会议,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提坐小汽车的事了。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5,(6)
<正>和奶奶整理柜子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一张边缘已经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爷爷(冯云)穿着军装,和老战友站在一起,显得精神抖擞、血气方刚。看得出来,这一定是爷爷过去打仗时候留下的照片。以前,我只是从家人的只言片语中听说过一些爷爷年轻时候的故事。看到这张照片,好奇心驱使我缠着爷爷,讲他抗日的故事。"日本人进村里以后就开始扫荡,许多村里人都没躲过鬼子的刺刀。"爷爷坐在沙发上回忆起他的  相似文献   

3.
眼睛     
爸爸小时候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爷爷的眼睛却失了明爷爷对爸爸说你就是我的眼睛后来我长了一双明亮的眼睛爸爸的眼睛却变得浑浊不清爸爸对我讲你就是我的眼睛再后来我女儿也长了一双晶亮的眼睛我也成了衰眼昏花老态龙钟我对女儿说你就是我的眼睛其实,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忠实地跟着镰刀锤头旗帜走共产党就是我们最亮的眼睛眼睛@鲁钊  相似文献   

4.
我出生在一个与党联系很深的家庭,爷爷年少参军,跟随着党南征北战。抗美援朝。小的时候。我经常将爷爷的军功章翻出来,触摸着爷爷身上留下的子弹伤痕,听他讲每一枚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真实的历史让我从小就对党有一种敬仰之情,崇仰党的伟大。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水电人,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周围的人总是在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啊!”。那时我只知道父亲是个党员,一个平凡而认真的党员。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于我们头上的日月星辰,一个就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崇高信仰。从小到大,家庭对我的潜移默化,让我始终积极要求进步,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成长的路上我一直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追求着。  相似文献   

5.
秦红 《党史文苑》2013,(7):42-44
从小,爷爷的印象就是淡淡的。似乎从来没有从父母那里听到过他的事情。知道爷爷是谁,还是因为同学问起。那应该是1978年了。一天,班上的女同学拿着一张报纸,写着平反名单,王若飞、博古……她指着"博古"说:"我爸说,这是你爷爷。"我诧异了一下:"是吗?要回去问问我爸。"  相似文献   

6.
正"两学一做",其中一"学",是学党章党规。说实在的,入党30年了,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党章,这还是第一次,也是理解最深刻的一次。如果没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可能不会自觉地拿起党章这个小红本本。在学党章过程中,我想起了一个叫彭有林的老人。他是莒南县大店镇彭家仕沟人,解放后在一所小学当工勤人员。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是人们眼里的模范人物。他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仔细研读过《共产党宣言》,但  相似文献   

7.
家书     
正当年我的爷爷在县城上班,奶奶在乡下和3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由于不通电话,写信,就成为爷爷和我们的主要联系方式。来信一般都是由我爸爸拆开。煤油灯下,爸爸将牛皮纸信封打开,取出信纸,一字一句读给奶奶听。这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情景。爷爷读过解放前的"简师",相当于现在的中等师范学校,算是当时少有的文化人。爷爷的字写得漂亮,连不识字的奶奶都颇为自豪。每次爸爸念完了信,奶奶都会接过信纸,翻来覆去地看上几遍,然后扬着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的一天,一位和我在初中、高中都是同班的老同学来我家做客时,当他在我的摆有千八百本各类书籍的书橱前游览一番后,拿出一本书问我:"这本没书皮的书你咋还保存着?"我从他的手中接过一看,见是《革命烈士诗抄》一书,就说:"我的这本书的来历你是清楚的,而且当年在高中读书时  相似文献   

9.
正1983年3月13日,是我双喜临门的好日子。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上午8时,我站在鲜艳的党旗下举手宣誓,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多年夙愿。10时,我接到了招远劳模大会的通知书。这天,我们全家人如同过节一般:爷爷、奶奶笑逐颜开,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妻子眼中满含泪花对我说:"祝贺你牢记长辈的嘱托,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心愿。"我对党的无限感情,最初源于  相似文献   

10.
铜铃声声     
正家里有一个铜铃铛,是爷爷留下的。有大人的拳头大,下边有一道细缝儿,六个黄豆大的眼儿,轻轻一晃就可以发出脆脆的铃铛声。我小时候看到过,后来就看不见了。其实,是父亲怕我们弄丢了,放起来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到我们那里进行大"扫荡",曾祖父死于病中,曾祖母在大"扫荡"逃难中与家人失散冻饿而死,爷爷在一年里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刚刚二十岁就开始独立生活:他一边参加村里的游击组抗日,一边劳动养活家。他买了头  相似文献   

11.
局长日记     
正半月前,被"双规"的王局长趁人不备跳楼自杀了。王局长死后,检查组在他家中的抽屉里搜出了一本日记,奇怪的是,日记中有字的部分都被撕去了,只留下一点无法辨认的残缺墨迹。检查组认为,这个线索很重要,便对王局长的儿子大刚进行了询问:"这本日记是你父亲的吗?""是……是的。""那日记中的内容谁撕掉的?""不,不知道……我父亲从来不让我们动他的东西。"大刚嗫嚅着答道。最终,检查组没能从日记中查到更多东西,又因为死无对证,这件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但是,关于那本神秘日记的事儿却被传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2.
正有认识,有见解,不绕弯子直击问题。书记们的党课内容既做到了贯彻上级精神"不走样",又符合基层实际"接地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每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志,都曾面对鲜红的党旗庄重地宣读出对党的承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全省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当再一次站在鲜红的党旗之下,再一次重温这一庄严的时刻,再一次大声宣读出对党的承诺时,我们也不禁思考,面对"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  相似文献   

13.
正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5)
正我的父亲是开国上将陈士榘。父亲用他革命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用,并延及子孙。祖父、父亲两代人参加了推翻两个王朝的革命,留下一部光荣的家史我的父亲陈士榘,1909年出生在湖北武昌黄土陂的新军军营,那里是爷爷供职的地方。我的爷爷陈午霆,年轻时候,是孙中山创建的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我再次观看了王岐山同志于2015年8月份作的《中央委部机关"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辅导,辅导课上,他手握一本党章,庄重地说:"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我讲这次党课目的在于唤醒党员对党章的意识,把党章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我通过学党章,读原著,悟原理,深刻领悟到一部党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党员践行党章的奋斗史。每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都应自觉学习党章,敬畏党章,尊崇党章,维护党章,做遵守党章的模范。学习党章,坚定信仰。党章规  相似文献   

16.
一枚大头针     
《党建》2016,(8)
正家里有一枚大头针,是爷爷留下的。1962年,爷爷响应中央"精兵简政"的号召回乡务农。奶奶在清理他带回的物品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盒大头针。一直遵循着不拿公家"一针一线"的爷爷看到大头针后,立即不安起来。那日,父子俩步行了10多里山路,在集镇的邮局里将大头针连同一封信邮回原单位。事情理应就此结束。可殊不知我的父亲偷藏了一枚在手中,想用它来做一枚鱼钩。由于做了不光彩的事,回家途中,父亲的手一直紧握着大头针,丝毫  相似文献   

17.
正1975年4月2日,我的爷爷董必武去世了,那年我5岁,懵懵懂懂的,只知道家里的一位老人不在了,对他的印象却极为模糊。上学后,我在语文课本里读到了关于他的文章,心里除了有些小骄傲外,更多的是感到那是一段很遥远的往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关爷爷的故事我了解得越来越多,记忆深处的那个身影也慢慢鲜活起来、厚重起来……不浪费国家一分一厘每一位在爷爷身边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对他的简朴和节约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正刀刃轻轻划过羊头骨,爸爸像一个孩子一样用力地拍起手来:"祝贺彤彤成为高中生!"片刻后他喃喃道:"女儿,再等等,再等等,让爸爸给羊头系上红绸缎。"爸爸兑现了他的诺言。春节时他就动员我和妈妈,如果今年暑假再去新疆阿克苏看他,他一定请我吃烤全羊。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弥补在我成长中的缺席。爸爸在我的成长中"请假"了四  相似文献   

19.
大度读人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  相似文献   

20.
李国新 《党课》2014,(3):103-104
我的爷爷大名叫李永炎,晚辈都叫他炎叔,孙辈叫他炎爹(湖北方言:祖父的意思),我叫什么?别人猜不着的,也许会说,你是孙子,应该叫爷爷或者爹爹呗。错了,我小时候才没有叫他爷爷哩,我叫他“炎老头子”!当然,叫爷爷“炎老头子”,是我的专利,别人是不敢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