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西城福綏境胡同,解放前,叫做“苦水井”。为什么叫“苦水井”呢? 因为这一带过去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口又苦又澀的井,住在这里的洋車夫、小販和穷人們都暍这口井里的水,人們的生活也和苦水井的水是一样的滋味。他們整天奔走劳碌,不得温飽,苛捐杂稅压得人抬不起头来。胡同里垃圾成山,蚊蝇成群,一到夏天,瘟疫流行,死了人用席子一卷,往外一抬了事。人們  相似文献   

2.
红井     
正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第32课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吗?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口井,当地群众称之为"红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沙洲坝一带缺水,有民谣传唱道:"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旱无水洗头帕。"  相似文献   

3.
正记得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首次读到《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故事的梗概是,江西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苏区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水塘去挑,路远不说,塘水还不卫生。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沙洲坝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相似文献   

4.
正"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这一"金句",让世人感受到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的中国定力、中国决心,更启发人们思考:美好愿景在前,如何抵达梦想的彼岸?审视生活里的成败得失,不难发现,千重要,万重要,实干最重要;  相似文献   

5.
帝王纳涑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如果帝王喜欢听取善言,那么,进善言的人就会不远千里而来;不喜欢听取善言,就会把进善言的人拒之于千里之外。把进善言的人拒之于千里之外,那么进谗言的人就会蜂拥而至。这样,势必使好人遭殃,坏人得势。一旦形成这样的政治局面,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下情不上达,言路不通畅,实乃国之大患。可见,纳谏与否对于治理国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明朝皇帝朱元璋曾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乐?"大臣们众说纷纭,或曰当皇帝最快乐,或曰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或曰富甲天下者最快乐。朱元璋皆不认可。一名大臣说:"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马上表示:我也这样认为。并进一步补充说:当个清官,守着俸禄过日子,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倘若心生贪念,还要惦记着河里、江里、海里的水,一旦东窗事发,落入法网,不仅河里、江里、海里的水没你的份,就连自己那口井里的水也难保住。  相似文献   

7.
长汀城内,卧龙北山下有一口井,名叫“老古井”。它虽不见大,却名闻遐迩。老古井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而是得助于井旁边的那一幢小楼房。人们一提起老古井,就想起那一幢小楼,想起小楼里住过的人:周以栗、徐特立、毛泽东……1932年秋,毛泽东从闽南重镇漳州回到了“红色小上海”汀州城。攻克漳州之役使毛主席神疲人瘦。  相似文献   

8.
岁月如河     
随着一阵铃声,拿起话筒,只听见一阵压抑的啜泣声。谁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对着我的听筒哭泣?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听出: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玲子那熟悉又陌生的啜泣声。在她稍微平静之后,我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知道又过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在微信上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老家那口年龄已经30多岁的水井。那年内江地区大旱,当地一名富人出钱、大家出力,共同凿出了一口井,解决了人们的吃水问题。因为井是在农历的七月凿成的,七月兰花吐芳,又称兰月,所以这口井,被称为兰井。我还来不及问父亲发这张照片的意思,他已经发来一段话:"过年回老家,尝尝这井水泡茉莉花茶,自来  相似文献   

10.
正清光绪年间的一天,豫师坐在西宁城中的衙门内摊开纸笔,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廷写了这样一封奏折。"乃自军兴十余年来,归章废弛……"那时,这位满族官员担任西宁办事大臣已有些年头。他是一个对诗文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他的一位朋友回忆说,在京师共事的日子里,曾与豫师"晨夕过从,以道义文字相切磋,每唔对恒至漏深不忍去。"或许正是因为对文字怀有这样的喜好,离任后,豫师将担任西宁大臣八年来的奏折整理成册,出版刊行,这本名为  相似文献   

11.
<正>丈夫作为博士团成员援疆,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怀抱着刚满百天不久的小威,漫天飞雪中,千里赴疆,她说:这是人生中一段特殊而又难忘的经历——奎屯与广东两地相距4000余公里,2016年12月6日,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十七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王建春踏上这条千里之外的"上班路",挂职兵团奎屯中医院副院长。两个月后,他在家中休产假的妻  相似文献   

12.
广闻博览     
正【热词百科】盘"盘",本来是文玩爱好者手拿串珠、核桃等物件来回把玩的一种状态,但随着孟鹤堂的相声《文玩》中的一句魔性台词——"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儿都不圆润,盘它"的走红,"盘"字也频繁出现在各种语境下。如果你想表达对某人、事、物的喜爱,"盘"指的就是将其捧在手心里;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盘"则表达出一种"怼"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王录生 《当代贵州》2004,(12):26-27
提起贵州,多数人都知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句老话.前两句讲的是自然环境,后一句是讲穷.所以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贵州的自然环境究竟好不好?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相似文献   

14.
邯钢是全国学习的好典范。邯钢可学的经验很多,但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使我想起了邯钢人的一句老话。作为一家年创利税10多亿元的功勋企业,邯钢的办公楼至今仍是50年代建成的旧营房,总经理依然在12平方米的陋室里办公。当不少人问及邯钢人为什么不建一栋象样的办公楼时,邯钢人总是重复那句“再好的办公室也不出钢”的老话。邯钢的经验寻根可以追溯至50年代。好一句重复的老话,老话“老”说,却包涵着无穷的活力与新意,邯钢人老这样说,也老这样干,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和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实践和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如今在普安县,这一句与兔子有关的打油诗广为流传。而这句打油诗也恰好反映了普安县盘水街道红星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2015年,红星村还是一个落后贫困村,交通条件滞后,群众主要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维持生计。而现在,该村通过大力发展长毛兔等产业,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6%,村集体经济积累达20万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更成为全县"生态脱贫产业"示范村。自201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  相似文献   

16.
神龙赋     
在白云黄鹤憩驾的地方,在万里长江与千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方自古鲜为人知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沃土,它的名字叫福龙地。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一毛不拔,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后来,天上飞来一条龙,伏卧在这里,从此,这里水不淹,天不旱,花草茂盛,庄稼茁壮,黄金遍地。于是,  相似文献   

17.
阆中品春     
《党建》2016,(2)
正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您可知它的发源地在哪里?2015年12月18日,我和《党建》杂志艺术总监于成松到他的故乡四川省南充市捐赠画作。"千里万里总回首,不老是乡愁。"南充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旅游胜地,其千年古城阆中就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寄托着炎黄子孙绵绵的乡愁。浩瀚的嘉陵江奔涌而至,用波光粼粼的江水把阆  相似文献   

18.
<正>昔日的"土茅台"携同它半个世纪的荣耀,在巴州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而今,"绿宝"的酒香,漂过天山,在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安下家,成为乌市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而且正以一发不可收之势,香漫全疆。无论是昨天的"土茅台",还是今天的  相似文献   

19.
巍巍宝塔山,不尽延河水。从1994年起,一支秉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石油队伍从千里之外的天津大港油田来到西北市场,经过多年打拼,他们已成为一支骁勇善战、享誉西部石油市场的铁军。  相似文献   

20.
正水是生命之源。在喝井水的年代,故乡的水井曾经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恩泽乡亲们的生活。有关井的回忆,既远又近,它既是一幅黑白胶片,又是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如我们对井的印象,是热闹的、沉默的、遥远的……"直直桶,直直立,万千人,扛不起。"这是儿时父亲给我出的谜语,谜底就是门前的那口水井。每天,天边刚现出鱼肚白的朦胧,家长里短的闲嗑、各种吊桶在井中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