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永春 《前沿》2002,(7):91-93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确立了依法行政制度 ,健全了司法机关 ,开展了民主监督工作 ,广泛宣传了法律知识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但是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们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状与人民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时代和人民要求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朝着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开拓前进。要完成这一深刻…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我国宪法,法治这一治国理念在我国最终确立,全社会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法律信仰构成了法治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决定了法治社会的成熟度,法治社会要求公民树立起坚定的法律信仰。然而,在我国,公民对法律感到陌生,法律虚无主义观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其他领域相比还很滞后,文化法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更好地依法管理文化十分紧迫。一、我国文化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1.立法盲点多。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仅颁布了3部法律,分别是《著作权法》、《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著作权法》不仅仅针对文化领域,也涉及其他领域。我国文化领域还存在许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的今天,我国法治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如何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成法治政府,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切实尊重和保证人权依然是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在转型期的今天,重视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依然具有时代意义。运用比较法律社会学和历史分析方法,探讨法制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概念、评价标准及其社会机理,并尝试以"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为视角对当代中国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目标写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必须增强六个观念鲍遂献于复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历史性变革。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必须增强六个观念。一、增强法治观念。所谓法治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党的领导人主要从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探索,具体表现为: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健全和完善法治机构;推进民主制度法治化。这些探索,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方略下的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目标和全民的共识与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使命 ,在法律教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的时代背景下 ,法律基础课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 ,我国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存在诸多不足 ,只有进行改革 ,才能适应依法治国方略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法治建设,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需求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法治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的一项重要指标。法治不仅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还要求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  相似文献   

10.
建设法治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律保障。通过分析我国进行法治文化社会化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目前法治文化社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法治文化社会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律保障。通过分析我国进行法治文化社会化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目前法治文化社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法治文化社会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夯实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基础,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有重要意义。强化国情意识夯实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有一些同志不顾我国基本国情,盲目崇拜西方法律制度,甚至对那些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迄今已逾1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了宪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黄金桥 《学习与实践》2009,(10):102-10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经坎坷曲折,最终走上了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建国早期我国有过追求法治的理想和实践,1978年前的20年几乎是我国法制(治)建设的空白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遭受严重挫折。改革开放至今,法律权威逐步得到树立,法治建设渐入佳境。透视建国以来共和国法(制)治建设进程中令人难忘的若干经典性法治事件或重大法治论辩话题,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清晰的判断: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治国方略在我国确立并付诸实践的过程,就是法律权威在国家控制和社会治理中不断被认知、重视及尊崇的过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5.
孔祥林 《桂海论丛》2002,18(2):91-93
在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应当把法律文化的建设放在与制度变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中国法律文化缺乏法治因素的原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依法治国进程的负面影响 ;并对如何建设顺应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法律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何震欣 《传承》2010,(36):92-93
近年来,随着国内法学界对前沿法学研究的转向,法律方法在我国法治实践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律方法在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下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在从总体上关注法律方法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意义的同时,逐步开展了对具体的法律方法的研究,形成了多种法律方法的方法体系。法律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赖文兴 《传承》2014,(9):112-113
推进农村基层法律工作进程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对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基层。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法律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同时农村基层法律工作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还面临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立法质量还不高,主要表现在部门主导顽症难消、公众参与实效不足、立法冲突现象突出、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立法漏洞、立法中的庸法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以及立法观念、制度、程序、技术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法律思想研究是我国当前法治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邓小平法律思想是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法律思想的基本内涵,才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党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依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秩序、人权、正义、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