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长海先生以画梅闻名,他自己也最看重其笔下的梅花作品,自号梅屋主人。甲申盛夏,我有幸拜会长海先生于他的画室,得见先生与他的作品,始知先生不止梅花画得自成一格,风格独具,其他诸如禽鸟、荷花、松、竹、兰、石也自成风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① 什么叫“画眼睛”?就是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集中某些精采的细节来写,不铺排描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对于美术研究甚少.记得小时候,最不耐烦的是图画,在纸上画一条横线、一条弧线就交了卷.先生问我画的是什么,我说:这是李太白诗意‘半壁见海日'!""一个绘画,一个雕塑,这两样我都不懂."  相似文献   

4.
许步广 《求贤》2009,(12):25-26
认识王维卿的人都说,他很随和,好交,但不善应酬。因为,刻意的媚俗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熟悉他的人也大都是从熟悉他的画开始的。他喜欢画鹤,更喜好墨竹。于是,这两种物象便成了他性格特征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5.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齐白石傲,傲如古松。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感谢他,要给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谢绝。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告诫子孙不要混迹官场。齐白石痴,痴如顽石。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惊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从一位朋友处借得《冯骥才散文》一书,感慨良多。冯先生不但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且在绘画方面也是博大精深的。先生说:"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心意的。"那么,他的文字应如同他画中的线条了,千姿百态,饱含充沛的情感。阅读先生的文章,又似乎不仅仅只有画,还有先生对音乐、对收藏、对民间文艺等诸多艺术、文化的深刻见解和描述。也许正是先生对各类艺术的糅合、融汇,才成为一代大家的吧。记得冯老先生曾经说过,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90年代初,张学良将军五弟张学森先生多次来北京,期间我和丈夫耿其昌在有关方面介绍下有幸与他相识。一次交谈中,张学森先生说:"大哥张学良非常喜欢你俩的表演。"听罢此言,我和耿其昌既惊讶又兴奋,惊讶的是我们从没去台湾演出过,张学良将军怎么会喜欢我们的表演;兴奋的是能得到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千古英雄"的张学良将军的垂青深感荣幸。于是,我们带着一丝疑惑赶紧请张学森先生细说原委。他微微一笑开口道:  相似文献   

8.
诫子书     
我们家安上电话,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只是高兴,而对于母亲来说,便是十二分的新奇了。母亲别说接听过电话,连见都没见过。母亲没念过书,大半辈子呆在农村,见的世面不多。住到城里来,也是拗不过我好说歹说让她到城里为我带孩子。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不喜欢墙上贴的画,不喜欢花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一般群众大抵是喜欢党员干部有“亲切感”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没“亲切感”,最起码很多人想有“亲切感”。那么如何才能有“亲切感”?一两句话很难讲清,但鄙人以为起码的一条就是党员干部要讲修养,作风好,人格佳。群众审视、评价一个党员干部,往往最先关注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到此,我想起梁思成与彭真的一个故事。解放初期,梁思成不认识彭真,也不了解他在党内和北京市的地位。一次会议上,有人把梁思成介绍给时任北京市长兼都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的彭真。当彭真知道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时,就对他说:“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今后之…  相似文献   

10.
正1984年春,中共山西省委在太原迎泽宾馆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散会后,时任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的肖育英问我:"你是不是在太行革命学校学习过?"我说是。接着他又问:"陶鲁笳给咱们作报告,在台上作记录的是不是你?"我说是。他说:"这就对上号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老校友。"多年不见的老校友相认,我俩禁不住谈起离开太行革命学校后的经历。此后,因各自忙于工作,疏于联系。1995年,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与  相似文献   

11.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以为,赵存生君就是这样一位"有的人". 我与赵存生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相识.大约是一次研讨会与他同桌用早餐,聊着就认识了.他是那种极质朴温逊的人.说话和声细气的,虽为国内知名理论家,但一点名校名人的架子也没有.我从心底一下子喜欢和尊敬上他了,以后就交往起来,经常请他撰写文章、求教疑难等等,而他总是敦厚地望着你轻言细语地跟你说,也谈及些生活琐事.  相似文献   

12.
<正>锦是我在高中时候认识的笔友,比我长10岁,虽说是个女人,但却有着男儿的心思,从小立志游历四方,而我却总喜欢跟她唠家常,细说女儿家的事,也不知那会儿我们怎么会成为无话不谈的笔友。那时她说她喜欢的作家是三毛、张爱玲,我说我喜欢毕淑敏、冰心。她说她要做一滴冰凉的泪,扑进撒哈拉沙漠,我有些不解,我说就算我做一盏小桔灯,我  相似文献   

13.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14.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人施教,收到较好效果:一、循循善诱法。对学生从正面引导,使之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走出认识误区。我校五年级有一位男生,老喜欢在自己手臂上绘什么龙啊、虎啊之类的图案,并以此为荣,在同学面前炫耀。有一次,我看见他的手臂上绘着一条青龙。我亲切地对他说:“这条龙画得真像,你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他自豪地说:“老师,我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画好呢。”我又问:“你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最喜欢在手臂上画龙之类的东西?”他突然…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和鲁迅生长在同一时代,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李大别把鲁迅看成是“在文化革命的战线中”的“一面大旗”;鲁迅则把李大利当成“革命的先驱者”,他“愿意遵奉”命令的“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鲁迅和李大别的友谊始于编辑《新青年》的时候。鲁迅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发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仁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他的模…  相似文献   

16.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17.
"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1956年6月,著名画家张大千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见。当最终被其诚心感动,见上一面时,毕加索二话不说,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没有一幅是毕加索自己的创作,全是临摹齐白石的画。看完后,毕加索对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  相似文献   

18.
这已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但就是今天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那年,我去巴黎时,扎克先生陪我去参观了一家专门塑造和展示世界古今名人的蜡像馆。 “我喜欢读世界名人的传记和参观名人蜡像馆,这是一种知识和艺术的享受。”扎克先生对我说。 我和扎克先生是有同感的,喜欢读些名人传记和参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级的     
《学习导报》2013,(8):23
侯宝林访问美国时,外国记者问他:美国总统里根原来也是个演员,你也是个演员,在中国可有他那样的荣誉?侯宝林说:里根先生我知道,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  相似文献   

20.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57-57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