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孙向阳 《党史博采》2008,(12):31-32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2.
《党建与人才》2002,(12):15-15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时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江泽民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江泽民指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我们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向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国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化。中国曾经是世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的问题时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在科学考察国际形势特点和认真总结我国对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向全世界发出的我国在新世纪的对外战略宣言。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蕴含着新的时代气息,体现着新的现实要求,也展示了我国新的外交风貌。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6.
徐珊 《党的文献》2011,(5):100-106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丰富多彩、交流合作的世界。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逻辑延伸。和谐世界既需要通过对话和合作来促进,也需要通过必要的斗争来争取。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和谐世界的现实途径。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同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现行的国际体系作出新的评估和分析,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对共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各国的友好与合作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自身和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我国的外交理念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P46)。这一理念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略。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是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突出的是和平、重视的是合作、追求的是共赢.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1.
夏自魁  骆乾 《党课参考》2023,(Z1):238-246
<正>学原文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2.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重申了中国同各国发展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的重要任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同外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阅史观澜     
《湘潮》2014,(6):56-56
重要言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习近平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05,(17):3-5
60年前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日。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就是要向世界宣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在60年前那场空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中国军民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  相似文献   

16.
百家言     
《求是》2012,(17):63-64
叶小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首先就"特"在这是一条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道路。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民主这条新路,努力建设和不断发展适  相似文献   

17.
在60年前那场空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就是要向世界宣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摘自“胡锦涛在山西考察…  相似文献   

18.
筑梦天下     
张胜友  徐锋 《新湘评论》2014,(20):34-37
习近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我们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中期,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在中国步入国际政治舞台的历程中,周恩来一直是处于中心的人物。在他的外交活动中贯穿着一个始终不渝的目标,这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不断扩大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争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拥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走向平等与公正。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