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广安区东岳乡动员"挂包帮"单位及社会各界慷慨捐助,充分发动在外乡友,争取近2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精准扶贫。积极与帮扶部门对接,主动对接"挂包帮"联系单位,获广安市烟草公司、市交通局、市惠民办100余万资金用于发展特色产业、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与在外乡友联系,通过发放精准扶贫手册、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在外乡友汇报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9,(2)
正绥滨县突出党建引领功能,下足功夫、积极攻坚,认真做好"加减乘除"法,全力加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在提升帮扶能力上做"加法",增动能。各级党组织针对扶贫干部和贫困户两个主体,分别进行系统实效的学习教育,全面提升扶贫干部精准扶贫的能力和贫困户早日脱贫的动力。一方面,重点加大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单位和乡镇"一把手"、帮扶责任人等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累计开展扶贫政策知识巡回宣讲2轮次、  相似文献   

3.
田琼 《当代贵州》2011,(19):53-53
全面推行城乡支部联建。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铜仁地区改进党建与扶贫工作方式,全面推行城乡支部联建。全区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建党支部,普遍推行结对帮扶活动,联建支部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联合党支部书记由联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书记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一名党支部委员担任,实行城乡结对共建、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4.
<正>省财政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省财政厅将精准扶贫作为"两学一做"的实践阵地,让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更好地服务群众,迸发出实实在在的效果。驻村干部和帮扶党员把扶贫户当作亲人,切实带着感情,扛着责任,用情、用心、用力抓扶贫,为湟源县日月乡本炕村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新建了综合服务中心、村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幼儿园、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真正把"做"的成果体现在精准脱贫上。  相似文献   

5.
正在定点帮扶工作中,贵州大学积极探索"校农结合"新机制、新模式,将食堂采购优先与贫困地区贫困户对接,让贫困户"菜园子"直通学校食堂"菜盘子"。贞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贵州省66个贫困县之一。2016年,全省开展"省属院校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贵州大学正式承担帮扶贞丰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任务。5年来,贵大始终坚持将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定点帮扶点贞丰县实际,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宽扶贫工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4,(1):8-11
2013年7月31日,天津市委召开结对帮扶困难村、联系社区工作会议,从2013年始到2017年,市级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500个困难村,市、区县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系500个社区。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5,(12)
<正>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系列指示精神,努力探索"群体帮扶"、"资源共享"、"产业带动"模式,构建党员帮扶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格局,拓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省委、牡丹江市委的部署,林口县委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工作促进、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思路。为实践这一思路,林口县委组织部探索"三乘三"工作法,切实把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带到贫困群众家中,做到了"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三步走,真情关怀送到家。一是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以来,化隆县把"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落实在奋力推动"脱贫攻坚"行动上,全县各级党组织聚焦"扶贫攻坚",心系"精准脱贫",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脱贫帮扶第一线,精心组织,查找短板,谋划思路,实施项目,发展产业,为实现42个贫困村摘帽、5312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奠定基础。精心组织,让党旗飘扬贫困村全县30个县级领导干部、80个县直部门和省市帮扶单位负责人、20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一盘棋"挂图作战,深入脱贫攻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以来,东光县探索建立了"一册一卡三平台"模式,指导帮扶、督促落实、深化管理,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以"一册"为指导,指明帮扶方向。按照省、市委要求,东光县提前对88个帮扶村调研走访,初步掌握帮扶村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帮扶方向,制发了《东光县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手册》,内容包括:驻村工作要求,帮扶村情况简介,驻村工作组、乡镇联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改变了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来源渠道和供给方式,联手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使得贫困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从上级拨付、村庄自筹的"两条腿走路"转变为上级拨付、村庄自筹和第三方帮扶的"三足鼎立",从供需脱节转变为供需无缝对接。驻村干部制度的实施,使得贫困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扶贫物资的分配过程中多了一道外来的监督力量,有利于公平分配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黏合"和统筹使用各方面的扶贫力量,减少内耗,遏制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碎片化"倾向,提高精准扶贫的"定点滴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西丰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牵手计划"活动,在省市委确定60家单位帮扶贫困村基础上,确定114个县(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其他114个行政村牵手帮扶,这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的创新举措。确定"牵手内容"。为期三年的"牵手计划"活动将在五个方面进行帮扶。一是帮建好队伍。要求各帮扶单位积极协助乡镇党委抓好所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协助村"两委"认真落实"五步一审双评定"工作法,推进村级组织运行制度化、规  相似文献   

13.
孙志坚 《实践》2008,(6):34-34
达拉特旗通过"三式"结对共建新农村,逐步构建起基层党内帮扶的长效机制。一是旗直单位"结对包村"式。让全旗14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旗130个嘎查村,结成帮扶对子,切实为嘎查村在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通讯、居住环境、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做出贡献。2007年,144个党组织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35件,协调下拨帮扶资  相似文献   

14.
恩阳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把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强基层组织、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深化思想认识、全力务实推动,党内关怀帮扶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下,笔者作为省委政研室选派第一书记,来到平邑县丰阳镇大丰阳村,进行为期两年的精准扶贫工作。驻村工作中,时刻牢记党组织要求,积极作为,探索创新,以光伏扶贫增加村集体收入,以产业调整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学政策、通有线、修道路、建大棚、做光伏、找水源,促增收帮发展,大丰阳村班子强了、村容美了、群众富了、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7,(1):15-15
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是社区党建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包头市昆都仑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119个社区成为市区两级领导、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建联系点。共建活动中,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社区实地调研,与社区党员干部座谈,有的给社区干部讲党课,有的共建双方共同组织党员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区卫生局及所属单位利用本部门的优势在共建社区开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扶贫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精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戮力同心,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驻村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一、强化担当,把脉方向,派出单位高度重视,给予驻村帮扶有力保障2017年,市第一医院先后四次在院务会上专题研究精准脱贫驻村帮扶工作,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调整和加强帮扶措施。特别是院  相似文献   

18.
正日照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立足岗位职能,积极发挥好"三个作用",抓好组织工作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组织支撑。发挥好党员干部和扶贫队伍的示范推进作用,推动扶贫力量凝聚起来。按照"十大精准扶贫行动"要求,制定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实施扶贫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主动参与、带头担当责任、带头一线扶贫",增强落实脱贫攻坚的自觉性。在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推进脱贫攻坚、致富奔康作为具体要求,组织党员开展结  相似文献   

19.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模范先锋作用。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不少地方在实践过程中都进行了党建扶贫的探索,而"百富带百贫"的党建扶贫实践就是其中的创新探索。该党建扶贫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富裕党员的帮扶作用,而且还将扶贫工作嵌入村庄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当中,扶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党建扶贫关键在于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对接合理有效的扶贫行动与资源,形成扶贫的社会合力。同时,扶贫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新时期的党建扶贫也应该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建短波     
<正>大兴安岭地区通过扶贫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动精准扶贫大兴安岭地区涉农县(区)党组织紧紧抓住扶贫带头人队伍建设,采取"派、育"等方式齐抓共管,加强扶贫工作力度。"派",即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村工作实际情况和岗位适合度,选派近期成熟可提拔的地直机关干部、县(区)直机关干部成立1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扎各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不脱贫不撤岗,并将扶贫成效与个人成长相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