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十年代的黄浦江畔,矗立起一座陈毅市长的塑像,今天,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上海来到外滩陈毅的塑像前,都会满怀深情地久久凝视着老市长,仿佛又在聆听敬爱的陈毅市长那怪做有力的话语。陈毅市长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上海人民心中。“一切均从人民利益出发”上海解放不久,陈毅在上海市府工作人员大会上作了一次热情生动的讲话。他说,我们是从全中国人民利益着眼的,以这个原则作为判断是非、分清善恶的最高原则。合于人民利益的我们干,不合于人民利益的不干。他说,有人说“政府统治人民”。不是这样。人民政府不是一党专…  相似文献   

2.
1949年5月初,中国入民解放军取得了强渡长江胜利之后,陈毅(总前委负责人之一、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与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同志一起,进驻江苏丹阳县城。陈毅与其他领导带领部队为完成解放上海、接管L海的任务,进行着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工作。上海这一仗怎么打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根据提供的情报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尽管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近乎被全歼,但国民党仍然企图坚守上海,以期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挽回败局、蒋介石亲自赶到上海,策划上海的防御。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上海有8个军,25个师,共ZO余万人。…  相似文献   

3.
六 国民党王牌杀手封企曾被我公安人员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这着实让负责此案侦破工作的侦察员们兴奋得不得了。当即,两名侦察员便开始审讯封企曾,而封企曾十分的慌张,一口舟山话说得很快,让人很难听懂。 眼前的封企曾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汉子,中等个头,结实健壮,眼睛微暴,很像一个职业杀手的模样。因为此时舟山还属于国民党统治区,所以他拿不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只是说来上海投奔亲戚,可又说不出  相似文献   

4.
陈毅(续一)     
(六) 陈毅“受党中央委派到武汉分校,参加分校的领导,任校党委书记。”但“党委书记是不公开的,公开的身份是准尉文书”。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在紧要关头,陈毅挺身而出,积极开展党的工作。这时,武汉分校已缩编为教导团,炮兵大队则缩编为炮兵连。一天,陈毅卷起裤脚,挟着布鞋,  相似文献   

5.
黄浦春潮急1925年春天,上海各厂此起彼伏的工潮,牵动着浑代英的心。他为日本厂商殴打女工,开除工人,逮捕为首工人的暴行而愤怒,也为工人的罢工胜利而喜悦。3月14日他在《中国青年》70期上发表《上海日纱厂罢工中所得的教训》,对上海内外棉八厂及22家日商纺织厂4万余工人的2月大罢工做了很高的评价。文章满怀激情地赞扬道:“产业工人简直是一个火药库啊!资本阶级制成了这样的火药库,安放在可以致他自己的死命的地方;只须点一根火柴进去,便会轰然的爆烈起来。这样的革命势力,是如何值得注意呢?盲目的入轻看这种无产阶级,不知客…  相似文献   

6.
冲破牢笼 向东向北发展 国民党当局划定给江南新四军活动的区域,只是京沪铁路以南,东西只不过百余公里、南北只有五六十公里的一块狭长地带。这个区域内的交通相当发达,日军据点越筑越多,给新四军回旋的余地十分有限,给游击活动造成很大的困难。很显然,这是国民党当局设计的“划地为牢”阴谋,如果不冲破“牢笼”,势必会使江南新四军在日寇和国民党军的夹击下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少华 《党史文苑》2015,(5):23-32
<正>非典型性"搭档"如果说搭档也是一种姻缘,为陈、粟牵线的"月老"便是毛泽东。1938年3、4月间,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先后到达安徽南部岩寺集中,第四支队东进到达安徽立煌县(今金寨县)流波疃地区集中。当时,中央把苏南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那里,国民党正规部队大部溃退撤离,日军占领了中心城市和  相似文献   

8.
<正>善于"偷"师的学生朱德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从现有史料看,红军时期,粟裕与毛泽东集中相处的机会只有在蛟洋的3个月。虽有史料回忆,毛泽东曾面授过游击战术的十六字诀,但考虑两人关系和毛泽东抑郁的心情,这种交谈不可能深入。尽管没有更多近距离接触和频繁交往,但粟裕仍把毛泽东视为恩师,开国将帅们公认他掌握了毛氏兵法的精髓,原因只有一个:他是  相似文献   

9.
陈毅,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文武双全,有“马上诗人”、“诗人元帅”之称。正是因为陈毅有着特殊的才能,上海解放后,他担任了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如今,我们在仔细观看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出入公开场合时的照片或纪录片时,往往会发现陈老总的身边总会有一至两位举止精干敏捷的年轻人,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黑色公文包,始终寸步不离地紧跟在陈毅身边。这一现象曾引起好多人的兴趣,也让一些人产生疑问:这是什么人?是不是陈毅的秘书?或者是市政府的其他什么文职官员?那神秘的黑色大皮包里装的  相似文献   

10.
少华 《党史文苑》2015,(7):21-29
<正>刘少奇向中央推荐粟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粟裕一生之中,有幸遇到了朱德、陈毅、毛泽东和刘少奇4位伯乐。刘少奇与粟裕相识于1940年11月7日。这天,时任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与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黄克诚来到海安。陈毅、粟裕率苏北党政军机关干部聚集到海安中坝串场河码头迎接。粟裕没有见过刘少奇,这是第一次。他静静地打量着这位面容清癯、略显严肃的中央首长。  相似文献   

11.
<正>陈毅败走华容道,自言"我这个人最善于打败仗"在华中野战军七战七捷的同时,山东野战军在淮南处境艰难,屡受挫折。陈毅自上任以来遇到许多始料不及的难题。战史研究者归纳为"四难"。第一难是兵力剧减。陈毅接任山东军区司令前,解放区总兵力为12万人,其中:担任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编为第一至第八师,共6万人;担任内线作战任务的部队编为第一至第十一警备旅,共6万人。  相似文献   

12.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2,(11):34-35
江南抗战,陈、项再次争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南方8省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在党内,项英任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陈毅任副书记。第一、二支队挺进江南后,在陈毅、粟裕指挥下,捷报频传,先在京(南京)沪铁路、京芜铁路、京杭国道两侧,连续对日寇展开夜袭、奔袭、伏击和突袭作战,先后取得了新丰、新塘、句容、珥陵、高资、仓头、小丹阳、永安桥、江宁、当涂等大小百余次战斗的胜利,受到蒋介石、第三战区长官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封告状信逼出"陈粟配"泗县失利、两淮失守,使陈毅的声望降至谷底。陈士榘奉命代替宋时轮,接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此后三个月,被陈士榘称为"艰难的三个月"。当时,华中军区刚刚丢失两淮,面临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的重兵追击,急需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在淮北打一仗,站稳脚跟;山东军区首府临沂正成为国民党军的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得计还是失策?从急造公路被断开始,第七十四师在应对策略上发生尖锐分歧。参谋长魏振铖主张向垛庄攻击前进。因为垛庄是第七十四师唯一的退路。副参谋长李运良则认为垛庄敌情不明,一头扎进去有可能陷入被动,不如以孟良崮为中心,抢占周围制高点,先稳住阵地再伺机而动。最后,张灵甫拍板:"上山。""师座,这可是石头山。"魏振铖提醒。"石山比土山好,易守难攻。""孟良崮七十二崮,崮崮孤立,分散驻守,容易被共军分割。"魏振铖又说。"没问题,共军经不起我们冲锋。"  相似文献   

15.
三年苦斗,陈、项结下生死之交1935年4月,项英、陈毅几经辗转,来到赣粤边区的油山脚下,和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赣粤边军分区司令员李乐天、早几天从中央苏区突围来的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赣南省少共书记陈丕显会合,在一个小山村(长岭)召开了紧急会议(后称长岭会议),制定了坚持游击战争的方针:“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依据这个方针,赣粤边划分成油山、北山、信康赣、南山和上犹5个游击区,并将突围来的红军和赣粤边游击队1500余人编为5个游击大队,分赴5个游击区坚持游击战…  相似文献   

16.
<正>铁拳砸不开乌龟壳,胡琏扬言华野诸将均非对手粟裕最初的判断是精准的。他认为,孟良崮战役后,华野如果再歼灭一个主力师或两个战斗力较差的整编师,就可以实现山东战场的战略反攻。但是,7月分兵动摇了他的判断。1947年7月,遵照中央指示,华野实施外线出击,陈士榘、唐亮率三纵、八纵、十纵,叶飞、陶勇率一纵、四纵,由鲁中分别向鲁南、鲁西疾进,调动国民党大批部队追击,使国民党军在鲁中与陈、粟内线兵团对峙的只剩第十一、第二十五、第六十  相似文献   

17.
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到皖南事变,陈毅和项英并肩战斗了6年之久。在这6年中,他们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斗,和无耻狠毒的叛徒斗,和“左”右倾错误思想斗争,和饥饿、严寒斗……在这些严重残酷的传奇式斗争中,陈毅和项英结下了深厚特殊的友谊。主力长征,陈、项开始争论1934年10月13日,新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项英,送走最后撤离中央苏区参加长征的博古、李德、周恩来等中央党政军负责人之后,从梅坑回到瑞金,连家也未进,就去医院看望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办…  相似文献   

18.
<正>陈毅一语点醒局中人,粟裕连呼:"军长,高明啊!"华东战场交战半年,国共双方都称自己是胜利者。陈、粟以歼灭有生力量为核心,取得歼敌20万人的胜利,实现了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的合编,为进行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打下了基础。薛岳以攻击城市和交通线为重点,占领了富庶的苏皖解放区,并将解放军主力挤到山东境内。陈诚认为:"国军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战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千里密召陈毅,目的是"稳渡长江遣粟郎"1948年11月8日,陈毅在陇海路以北的九女集与粟裕分手,前往后方筹措粮草。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6个月,途中会生出许多变故。24日,陈毅一行到达河北武安县冶陶镇郊外,天已擦黑,远远望见几盏马灯和一群人守候在路口。到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海外第一代英文发稿人 东江纵队北撤后,东纵办事处主任黄作梅奉命继续在香港活动。1946年10月,周恩来派乔冠华到香港组建新华社分社,并在同年10月29日致电中央转方方、林平并香港工委,指示:“英文杂志可先登记出版,即以黄作梅为发行人出面”,“新华分社望与汉夫、乔木协办。”①黄作梅参与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 战后的香港,经济破败。党组织活动经费困难。黄作梅千方百计为组织筹款。 1946年初,黄作梅的伯父黄念初只身一人从韶关返回香港。黄念初没有子女,自己积攒了一些钱,战前在香港有些物业。回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