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会展经济以其利润高(据测算其利润率一般在20%-25%以上)、带动性强(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比9)等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料显示,过去的几年间,作为新兴产业,中国的各类专业展览会以超过2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孕育着巨大的生机和潜力,被称为“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2.
赵农 《理论月刊》2003,(6):66-67
通过对会展经济的功能及我国会展经济业态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现实状态下会展业顺应发展趋势,更新业态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中国加入WTO,重庆将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会展经济既是城市经济的增长领域,又是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西部为数不多的核心城市之一的重庆,应将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上自己的议事日程。一、会展经济及其作用有关专家指出,展览经济已形成崭新的现代化产业,并且和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称之为新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武汉会展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湖北社会科学》2002,(10):101-102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武汉市的会展经济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当务之急是提高武汉会展经济的规范化水平,建立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竞争力,从而使武汉的会展经济得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我国会展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宁 《中国发展》2002,(1):62-68
会展经济是会议经济和展览经济的总称。会议经济和展览经济对促进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因此,人们将两者作为一个概念称之为会展经济或展会经济(本文用会展经济的提法)。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会议和展览的贸易成交金额,如会议费用、参展商销售产品的定单、展览会门票收入、会议费等。间接经济效益指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的展览装修、广告、餐饮、交通、运输、旅店、旅游、购物、邮政、电信等其他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家,也是长期靠粗放型经济发展的国家。世界著名品牌在中国加工产品,严重消耗了中国的资源,破坏了环境,自身则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中国品牌》杂志披露:全世界商品总量的30%是由中国制造的。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的GDP占世界的4%,却耗用了世界消费总量30%的钢铁、31%的煤炭和40%的水泥。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还能够走多远?因此,品牌战略只有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的经济才能够有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江仕敏 《创造》2015,(1):56-59
伴随着一场关于会展经济的头脑风暴的掀起,在喊了10多年之后,昆明会展经济这次似乎是真的要火了. 2015年1月15日至17日,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位国内外会展业界精英、学界专家以及政府官员汇聚春城,出席第十一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一时间,全球会展业的目光都聚焦昆明,聚焦在这个平台. 作为世界第三大展览专业论坛的CEFCO,今年何以选址昆明举办?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曾说,不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道路已成为模式,但这并未妨碍“中国模式”作为热点词汇在世界流播。纷纷攘攘的世界,缘何“中国模式”引来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有如下几层原因。其一,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11月28日表示,近年来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猛,行业总规模年均增长20%,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姜增伟是在第二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上作此番表示的。姜增伟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会展活动空前活跃,行业总规模年均增长20%,在全球会展界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展览的种类、规模、水平和影响来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姜增伟引用统计数据说,现在全国共有展览场馆160多个,可供展览面积280多万平方米,每年全国举办的各类展会3000多个,出国…  相似文献   

10.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会展经济和中西部会展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是通过改善市场信息传递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临时市场。坚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发展会展经济,有利于抓住会展经济的特征,有利于廓清认识,进而可以促进中西部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与道路,现在的主流导向是新加坡模式。所谓新加坡模式,核心就是建立住房公积金,以政府供应的保障性住房为主体,以商品房为补充。在新加坡,超过70%的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  相似文献   

12.
钟振 《当代广西》2005,(8):20-20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改变着南宁这个城市;第一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盛况还历历在目,第二届盛会的脚步声已经响起。博览盛会第二年,广西将继续在会展经济之中获取发展的最大空间,因此,今年的博览会的目标和定位将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唐璐 《半月谈》2004,(3):87-89
2000年,印度前商工部长马朗宣布将以中国经济特区为模式建设印度式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有关经济特区的讨论在印度就没有停过。今年1月8日,在印度内阁批准由中央为经济特区立法,并原则同意再设立23个经济特区后,这场争论算是暂告终结。未来无论经济特区法案是否按时出台,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印度将加快建设经济特区步伐。目前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是7%左右,而经济特区的增长率高达23%。第二,印度将不会再像当初那样盲目模仿中国,新经济特区肯定是在仿效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蒋家宁 《前沿》2012,(9):92-93
会展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类对自身消费需求的日趋提升,已日渐成为新经济形势下的亮点,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有目共睹。同时,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经济与城市功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透析乳业畸形的价值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晨  龙丽 《中国减灾》2008,(10):24-25
如今“要市场,不要牧场”的发展模式,使奶源质量难以控制,因而蕴含着巨大风险。直接造成了中国奶源发展速度与企业扩张速度明显失衡。中国奶业协会一位专家表示。企业扩张速度一度高达30%,而奶源发展速度经常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祖荣 《中国发展》2008,8(1):28-33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该文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中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0,(21)
正第11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门博会参展范围包括家居门类、电动门类、门类配件、门类辅料、窗类、锁具类和设备类七大类产品。近年来,永康充分认识到会展经济在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谋局在先,率先抢占会展经济发展制高点,会展规模从1996年的一年一度展会发展到2018年度的37场(次),总展出面积达47.6万平方米,总交易额达204.6亿元。其中,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专业的门业盛会之一,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成长尤为迅速,持续吸引优质企业参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很难长期维持。中国在未来除了走低碳道路之外,别无选择。”4月1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9.
何维达 《创造》2009,(6):96-96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复苏,必须依靠“三驾马车”,就是投资、出口和消费。目前,一方面要支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要细分市场,争取出口;另一方面,必须拉动消费,取消“期房预售”,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价格,拉动内需。首先看投资,多年以来投资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上拉动力量大概起到了40%的拉动作用;二看出口,它在中国经济的增长大体上也占了40%;三看消费,它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里真正起到的作用只有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成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近年来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强大的产业带动力展现了自身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本文从会展的规模、环境、配套等各个方面对成都的会展定位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