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孙琳  向熹 《求索》2014,(2):142-145
古代典籍的传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极大,化用和创新典籍中的语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来源。源于《诗经》的组合式复合词,就是抽取《诗经》不同诗句中的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有的出自同一首诗相邻的两句或四句,有的出自同一首诗的不同章节,有的甚至出自不同的诗篇。组合新构词的结构以联合式为最多,偏正式次之,主谓和动宾式的复合词较少,与汉语词汇结构的总体分布和发展趋势一致。这种重新排列组合再利用的方式使一些旧的语言词汇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李绍群 《求索》2011,(4):220-222,196
联合式动词的动宾化已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事实。能动宾化的联合式动词一般口语色彩浓、使用频率高;动宾化方式多样,用法比较随意、灵活;动宾化过程比较复杂,且程度不一。联合式动词动宾化的机制主要是语言的经济原则与自我调节——认知方式的扩大——类化作用——类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颖彦 《求索》2012,(10):160-161,37
本文根据离合词内部构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将离合词AB分为动宾式、动补式以及并列式三种类型,并逐一探讨了以上三种类型离合词发生离析的内在动因。我们认为,韵律构词仅仅从形式上将A、B粘合起来,但并不足以取消句法规则对离合词AB内部的作用。此外,离合词AB发生离析,还跟语言单位间的类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语是汉藏语系侗泰语族侗水语文中的一种语言。其在构词法方面有一些特点,本文就水语合成词中附加成分的方式和特点介绍如下。 在水语中实词素与附加成分相结合的合成词数量比较多,附加成分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了诶话与汉语、壮语在构词法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诶话偏正结构的复合式合成词主要体现的是汉语特征,其次是汉壮混合特征;附加式和特殊结构合成词体现了汉语和壮语两种特征。综合这些特征,在此,尝试得出结论,即诶话是汉语、壮语等多种语言接触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动词+处所名词”结构,一直是句法结构研究中比较受关注的一类.这一结构契合词汇化的演变过程,促成其词汇化的机制主要有三个:高频的促动、动宾结构的仿用、构式化.由于该结构在词汇化过程中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了这类结构中的不同小类的语境依赖度各有不同.而该结构对语境依赖度的大小与结构的自足度、语用推理难度紧密相关:结构的自足度与语境依赖度成反比;语用推理难度与语境依赖度则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关于现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研究很多,但是针对三音节新词新语的研究却较少。此文运用简单静态分析法,并从理论上论证和阐述了新词新语向以三音节为主的多音节化发展的理据,总结了三音节新词新语的增生方式,对比了"附加式"构词"ABB"式新词新语与传统词语的不同之处,并总结三音节新词新语主要构词特点,探讨了大量三音节新词新语的产生和流行反映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单音词融合为复合词的语义转化方式王建莉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随着历史的演变,单音词孽乳繁衍产生出新词,其中复合词就是在单音词的基础上转化融合而来,有些在先秦古籍中就已出现,秦汉以后就更多了。由单音词发展为复合词,是表义的需要,荀子《正名篇》:“...  相似文献   

10.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一生的主要活动便是教学,其代表作《荀子》流传于世。《荀子》不仅是一部哲学书、兵书、为政书、管理科学书,也是一部乃至德育科学的书。现代教育中,德育作为研究人的德性形成规律,教会做人的重要科学,越发受到重视。德育需要智慧,德育的智慧来自于实践的体悟,更来自于对教育大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着"古为今用、启发借鉴、推陈出新"的原则,从《荀子·劝学》中至少可获得以下四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品的英文译名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拼音标识到灵活运用英语构词规则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命名方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拼音法、改进拼音法和综合命名法.从词汇、翻译的角度探讨,作为商业文化重要现象的商标必然受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丁勇 《湖北社会科学》2012,(12):137-140
方式标记"着"一般出现在"X着V"结构中,X的成分主要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和代词。后接方式标记"着"的动词一般具有[+虚化]、[+静态]的语义特征,一般可以进入"以……方式VP"的框架。唐宋时期的"V1着V2"结构中,"V1着"已经可以表示V2的方式,但只是一种自然的契合。直到元代,"着"被用来对译蒙古语并列式、联合式副动词附加成分,在动态助词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为方式标记。因而,方式标记"着"的产生既有汉语内部的动因,也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马士远 《求索》2011,(4):173-175
《荀子》引《书》呈现出了明显的断章取义特性,其诠释的向度多是朝向现实与未来的,而不再是以诠释原义为根底。《荀子》是论《书》较多的一部文献,这说明在经过诸子文化相互争胜之后,《书》不仅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反省阶段,荀子正是其领军者。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英语完全属于不同的两种语系,各自的语义表达和构词方法都不相同。通过对两种语言中共同存在的词缀进行对比研究,在英汉两种语系中,词缀的构词方法存在着异同之处。就词缀的性质而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系具有相同的构词性等特点,但就词缀的数量和来源等方面又存在差异。词缀是从西方语言学概念中引入的,所谓词缀,在汉语中也称辅助成分,具体表示一个词汇意义的词根和某一附加意义的语素词缀。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构词方法不同,英语和汉语词缀拥有相同之处,都是依附于词根的语素成分,就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语系间的词缀特点、词缀的语法功能、词缀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安乾  李仕春 《传承》2013,(4):86-87
词缀和类词缀是现代汉语中十分重要的构词语素,更是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的难点。对于词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把词缀与非词缀区别开来,也有利于汉语构词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书超 《理论月刊》2005,(12):130-132
内在语言形式指的是语言内部的结构规律,包括词的构成规律和句法结构规律。词的构成指音义结合成词的过程与方式。词的结构中构词语素与构形形素具有根本区别。句法关系包括词的共现关系和序位关系。句法组合不仅是在词类层面上展开,而且包括词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在词法层面还是在句法层面,内在语言形式都反映人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荀子,学术界一般认为他具有‘厚今薄古的历史现实主义精神’。湖南师大研究生刘周堂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八年第五期著文指出:上述论断不合乎荀子的思想实际。第一,荀子认为今不如古,在《荀子》中到处都是对古代的赞词颂语,例如:‘……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  相似文献   

18.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在《社会契约论》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里,束缚人们社会行为的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社会为维持社会秩序,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规定与制约,是控制和指导社会行为的手段。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论述过社会规范的重要性,他在《荀子·礼记》中说道:“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这里所说的“度量分界”就是规范。在他看来,为了避免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纷争和冲突,人们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然而,有规范存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的修辞问题是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源泉。本文以《诗经》中同义词修辞为例,研究了语境临时同义词和语境词汇同义词的古汉语学运用。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确定《诗经》修辞同义词的主要依据是《诗经》中的近义词、类义词和词汇同义词。《诗经》修辞同义词主要由叠咏修辞同义词、连文修辞同义词和对出修辞同义词组成。研究修辞问题,对修辞的形成基础和作用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也做出了总结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伍莹 《求索》2012,(10):157-159
典型的量度形容词都是单音节的,一般都可以作为语素与另一相关语素构成双音复合形容词。文章分析了单音量度形容词的构词能力及制约构词能力的因素,考察了基本语素项和引申语素项构词跟词语凝固程度的关系,从词汇语义的角度解释了单音量度形容词不同构词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