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恒雷 《侨园》2012,(5):23
2002年,以色列人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课程——《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每周两次,他在课上并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泰勒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他最初开设这门课时只有8人报名,其中两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有近四百人报名,到了第三次,学生达到850人,他开始感觉到紧张和不安,因为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媒体朋友都出现在他的课堂上了.  相似文献   

2.
慕容莲生 《各界》2013,(10):86-90
一这个人出身单薄.生于寒微的人何其多,有些人生于寒微死于寒微,有些人生于寒微后来闻达.这个人后来显达了,不过,他的显达却来得古怪.他是曹锟.曹锟的父亲是个贫穷的造船工,在天津大沽一个船行经年累月造木船.家中虽无太多钱,但曹父还是坚持要他的孩子个个都去私塾读书.或许不能供孩子读太久,或许孩子书读得不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尽可能多识得几个字.他真是个家贫心不贫的父亲.可惜,曹锟不是读书的料,混了几年私塾就不肯再去了.  相似文献   

3.
暗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犹太青年凶手阿米尔供认,他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制止把以色列领土拱手让给阿拉伯人”,是为了“阻挡和平进程”.很明显,象当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一样,拉宾是推进中东和平的又一位牺牲者.在长期同以色列敌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确有一些人对拉宾之死幸灾乐祸,甚至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反映了阿以之间积怨之深.拉宾确曾是个强硬派,他曾率领军队侵占大片阿拉伯领土,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但是他的伟大和受人尊敬之处在于,他在其生命途程的后期选择了同阿拉伯和解之路,并且利用他独一无二的权威试图把部分被占领土逐步归还给阿拉伯人,寻求以色列在中东的和平和发展.他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和平集会,他不是死于敌对阵营而是死于犹太人之手,他是为和平而死.  相似文献   

4.
禅与世俗     
顾随先生说过一个故事,属于禅林妙语,可以让人悟出一些东西.他说曾有一个禅师,听说达官来访,忙不迭的出门去接.之后又来了一位僧人,他却坐在炕头不下来.僧人不解,问他何前恭而后倨也?禅师说:“三等人出门接,二等人下炕接,一等人炕头接.”僧人遂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博大精深.在他的诸多著作中,人,尤其是现实的个人,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中,他更加重视人的自由发展.当前,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关于个人和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对我国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振声,字金甫,后改为今甫,山东蓬莱人.他早年在家乡读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8年,他与傅斯年等人组织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是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7.
天健 《各界》2009,(10)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据说徐达也未能善终,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为凶险的背疽,按中医的说法,忌吃蒸鹅.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只蒸鹅给他吃.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继续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鹅,没过几天就死了.  相似文献   

8.
熟悉王旭的人都叫他大旭,但凡称得上年龄大、体格大,而是为人的正直与谦和敬业的作风,让他具备了一种大气魄和大家风范.大旭是大家对他的爱称,也是同事们对他的昵称.无论在舞台上下,大旭总是任劳任怨,总会带给大家数不清的笑容,自然拥有数不清的朋友,同事们都愿意同他合作,一起享受作为电视人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9.
资中筠 《各界》2008,(12):75-76
我的印象,廖公大多数时候都是嘻嘻哈哈,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找点题目开玩笑.下级向他汇报工作.他也常常没正经话,而且常给人起绰号,不叫名字.例如有一位姓梁的男同事,他就学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腔调,叫他"粱兄",从不叫名字.开会时他似乎在笔记本上记录,实际是在画人物漫画,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几笔勾勒,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一生充满着对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充满着厚重而高尚的人本情怀.从哲学层面上看,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从伦理层面上看,他强化了人民本位的价值立场;从政治层面上看,他对中国的人权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始终存在着"市民"和"公民"二重身份的紧张.卢梭第一个对这一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他的新共和主义政治理论,围绕人的"公民性"与"市民性"即布尔乔亚的二元对立而展开.卢梭认为市民的财富世界与公民的美德世界的对立使得现代性与道德之间出现一种排斥,他进而得出结论,近代以来公民已经消失.人处于异化状态.他希望通过小共同体美德政治模式使人参与到公共领域中来,从而克服布尔乔亚,唤醒公民性,扬弃人的异化.卢梭的现代性批判对我们具有启发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项梁是项羽的季父,古人兄弟排名喜欢用"伯仲叔季",项梁在兄弟中排行最小,所以项羽称他为季父. 项梁这个人不是个安分的人.他曾经因事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  相似文献   

13.
关捷  北风 《侨园》2014,(4):26-30
姜彩熠律师,高高的个子,体魄健壮.虽然有温和的外表,但他内敛的坚毅品质会时不时闪烁一下.特别是讲起话来,深邃的思想很快就活脱脱浮出来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再深的岁月也打磨不掉理想与正义的男人.  相似文献   

14.
一 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今陕西岐山)人.他出身贫寒,而且本不姓元.他本姓什么,史书未载,只说他母亲改嫁给了一个叫元景升的人,他才随姓了元.由此至少可知,元载幼年时期的生活,离幸福二字是很远很远的.但值得称道的是,幼时的元载,并不因生活的贫寒自怨自艾,相反,他将贫寒的生活变成了学习的动力.他博览群书,尤其是对道家学说情有独钟,加之天资聪慧,年纪不大时就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就对休闲文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始终把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休闲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在他看来,休闲是人的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闲状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郑浩 《侨园》2009,(12)
近些年流行的一句话既精辟又时髦--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  相似文献   

17.
一 杨国忠(?-756年6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今山西芮城)永乐人.是杨贵妃的远房族兄.他的舅舅就是著名的张易之.杨钊也是个美男子,他高帅不富,不富的原因是家族早败落了,而他本人,从小不爱学习,就爱喝酒赌博,弄得衣食不周,债务常有.在老家混不下去,30岁时,他跑到四川从军.在军队里表现得还不错,被任命为新都尉,大小是个官了.他又和杨贵妃的三个堂姐搭上了关系,尤其是杨家二姑娘,也就是后来的虢国夫人,人长得美,生性风流,一见表哥一表人才,暗自倾心,两人关系暧昧.杨家二姑娘见心上人经济困难,还经常拿自己的私房钱资助他.  相似文献   

18.
文芳 《各界》2008,(2):24
1912年底,章太炎44岁丧偶,众人为他提亲,问他择偶的条件.他却是疯话连篇:   "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相似文献   

19.
穆易 《各界》2009,(12)
曹聚仁是个很纷繁的人.在他那一代人中,旧学的根底,他很深;由"五四"传递进来的新知,他也获得甚广.新与旧的交织,使他的思想,甚至行为,就来得有些不一般.例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那一身蓝布衫,就传出了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和理解,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比李大钊等人更为深刻、更为全面.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绍述,对中国人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有很大帮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