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记者的采访权和公民的隐私权或拒绝采访的权利,到底哪个大?如果记者强行采访,拉着欲采访者不放,或未经允许强行拍照摄影,可以正当防卫打他吗?如果可以,那政府官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名人和普通人在法律上有区别吗?  相似文献   

2.
检察宣传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检察宣传工作离不开写作,写作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功。一篇好稿子的形成采访环节至关重要,采访实际上就是访问,通俗地讲叫调查研究。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使采访成果得以实现。所以说,采访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传递高速化的时代,时刻都在传递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如神经网络般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叙事是所有新闻媒体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认为,对现代传媒"新闻叙事"的基本特征、写作规律及要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大鹏 《法制与社会》2012,(23):274-275,279
近年来,随着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不断增强,隐性采访这一鲜活的新闻采访方式逐渐被各新闻媒介所运用,特别是新型电子设备的出现,更为电视记者进行隐性采访、偷拍偷录打开了方便之门.在隐性采访最大程度追求真实性的同时,也造成对他人权利或自由的侵犯、干涉和限制,它带来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权利冲突,采访不得当就会产生法律纠纷,甚至触犯刑律.如何用道德的约束控制侵权行为和如何维护采访对象的权益是值得我们三思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这与社工服务之案主沟通相通。因此,社工如能汲取新闻采访沟通技巧之精髓,并应用于案主服务,可有效提升社工服务水平、推进社工实务技巧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一、新闻评论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新闻评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的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独立学院《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办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课程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8.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年来连续发出了《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关于加强新闻采编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不久前还明确表态:“我们一向支持记者合法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坚决不容忍打击报复记者行为的发生!”这些文件和表态,无不表达了国家对记者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和评论权的保护与保障态度,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特色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在既往办学中存在的照搬母体高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培养知识结构围绕实际需要、能力体系围绕实际需要、培养过程注重结合生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欧阳县长来琼山县已经一个多月了,但一次也没在县电视台露过面。县电视台台长领着记者去采访他,他微笑着说:“对不起啦,我这人见不了镜头,一见镜头就晕。”县电视台台长以为县长是在客套,就说:“县长,您就这么坐着,我们随便采访一下也行。”欧阳的脸就沉下来,说:“我再说一声对不起,我晕镜头!”台长便很尴尬地说:“好,好,我们以后来,以后来。”  相似文献   

11.
12.
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的营运体制,在反腐败的形式、内容及运作上,和其母校相比,有着特殊的存在形式和防范要求。本文根据当前独立学院廉政工作的特点,在建立反腐败的理论指导体系、思想预警体系、制度防范体系、群众监督体系等四方面的工作要求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梁巍  刘锦 《法制与社会》2013,(17):79-80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收视率及经济效益,各个新闻媒体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于是在法制采访过程中,常常由于采访方式的不恰当或者记者自身素质的欠缺,从而导致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三则案例的研究,分析在法制新闻采访中侵害客体权利的原因,从而探讨如何在法制新闻采访中预防侵害名誉权和肖像权。  相似文献   

14.
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的营运体制,在反腐败的形式、内容及运作上,和其母校相比,有着特殊的存在形式和防范要求。本文根据当前独立学院廉政工作的特点,在建立反腐败的理论指导体系、思想预警体系、制度防范体系、群众监督体系等四方面的工作要求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有着常规采访方式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所以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闻界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方面都不乏把隐性采访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经典案例。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历来最容易为人所争议之处就是其对采访对象隐私权的侵犯。本文从法制的角度对这一颇受争议的问题做出思考分析,并且针对当今新闻界所存在的隐性采访被滥用的趋势从法制与伦理两方面提出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徐力 《法制与社会》2010,(2):265-265
社会需要隐性采访,是因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实现自我净化的一种必要机制。受众喜欢用隐性采访手段采制的新闻,是因为他们通过记者的采访,看到了阳光不能照到的黑暗角落。尽管我国的《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但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当限定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之内。无论如何,法律,都是隐性采访不能逾越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钱辰 《法制与社会》2011,(21):243+251-243,251
写好新闻导语是写好新闻稿件的基础。在如今信息爆炸时代,海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如何让受众在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里注意到一则消息,其导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生活》2009,(7):62-62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记者权益保护组织“新闻标志运动”说,2009年以来,全球已有26名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丧生。相比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升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的合法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蒙晓阳 《河北法学》2006,24(2):72-75
中国的隐性采访虽是新生事物,却越来越普遍.在驳斥"隐性采访否定论"的基础上论证了新闻媒体有权进行隐性采访,前提是没有超出法定界限,没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在驳斥"采访权优先论"的基础上论证了采访权与其他各种权利是平等的,没有优于其他权利的特殊地位;最后从采访的场所、采访内容、采访方式及采访材料的处理等四个方面给出了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自我约束的参照条件,使其始终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这一独特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自出现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本文立足于现今,从宪法角度分析独立学院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并借鉴当今学者有代表性的意见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