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调解与仲裁是最为基本的两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调解在仲裁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近几年仲裁机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趋势。正因为调解制度在仲裁机制中积极发挥作用,让各仲裁委员会压力大减。但是,调解在仲裁机制如何定位、如何融入仲裁机制、如何取长补短,现有的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鉴于此,笔者希冀通过本文能为仲裁调解的具体模式选择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金融仲裁的方式解决金融纠纷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仲裁是根据金融纠纷的特点所设计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制度不同于诉讼和劳动仲裁,并且在金融仲裁制度中仲裁员的专业性、程序的高效性、费用的经济性、执行的广泛性等特点对于解决金融纠纷更有独到的优势,对金融仲裁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文针对金融仲裁本身的局限性也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仲裁中通过调解文书提前明确不动产抵押物"以物抵债"的清偿方式,来简化该类案件的执行程序,目前尚存在抵押权人单方办理转移登记障碍、在登记过程中对抗第三方保全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在不违反既定规范及立法精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仲裁机构、房屋登记部门以及法院执行部门的三方协作,来直接执行特定情况下的"以物抵债"仲裁文书,真正实现金融仲裁案件的效率执行与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4.
仲裁调解是一种复合式的争议解决方法。为了充分发挥仲裁调解制度的功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可由各仲裁机构通过仲裁规则对仲裁调解的具体制度进行设计建构,具体来讲有三项制度:其一,仲裁犹豫期制度;其二,附条件仲裁庭成员缺失调解制度;其三,仲裁庭自主选择调解方式、步骤制度。仲裁调解具体制度的建构完成后,还需有一支品德高尚、办事公道、作风严谨、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调解意识并掌握一定调解技巧和方法的仲裁员队伍来落实、实施。  相似文献   

5.
朱偉一 《中国法律》2012,(3):27-33,84,89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资产证券化的出现,银行贷款与证券产品连为一体,犬牙交错,难解难分,证券纠纷或与证券有关的纠纷也因此而日益增多。可以说,金融行业的许多仲裁就是证券纠纷仲裁或涉及证券的金融纠纷仲裁。根据美国证券法和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证券的定义很广,包括「任何票据、股票、金融票据、证据、公司债券、债务凭据、任...  相似文献   

6.
对金融消费纠纷,很多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构建了或正在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这一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体系层次中,金融企业的内部投诉机制是第一途径;其次是社会各方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金融服务督察、调解和仲裁等;再次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处理,它仅起辅助和监督的作用;最后才是法院的诉讼。为构建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我国需要在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北京可以在一些方面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7.
调解与仲裁相结合是中国仲裁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基本含义是:仲裁庭在进行仲裁程序过程中,在当事人意思自治,案件事实和是非基本清楚的基础上,可以对其审理的案件进行调解。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看,将调解与仲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它独到的优势。首先,这样做可以为当事人节省时间和金钱、如果调解成功,仲裁庭可以根据调解协议作出裁决书结案,如果调解不成功,已经开始的仲裁程序可以继续进行。其次,通过调解员做出的调解协议不能向法院申请执行、而通过仲裁员调解而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最终由仲裁庭以裁…  相似文献   

8.
正确适用仲裁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调解是指仲裁程序启动后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 ,或者仲裁员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在仲裁庭主持下 ,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是仲裁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仲裁法第51条、第52条对仲裁中的调解作了规定 ,确立了仲裁调解制度 ,成为我国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裁调解是把调解溶进仲裁程序中而形成的。这种调解 ,既体现了仲裁的优点 ,又体现了调解的优点 ,强化了解决纠纷的功能。这种调解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双方当事人同意 ,可以随时开始 ,只要一方当事人反对调解 ,又可随时终止。仲裁和调解可以交叉使用。这种调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表明,其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在金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适用。除对其在金融领域适用时的一些传统理论障碍予以了有效的克服以外,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的优越性也正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虽仍存有一些不足,但在国际和国内机构的推动下,国际商事仲裁方式在国际金融争议及我国涉外金融争议中,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各类投资者之间以及投资者与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加,但美国法院和中国法院都不愿意受理相关诉讼,通过仲裁解决金融交易纠纷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本文分析了美国法院的相关判例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揭示了两国司法不愿受理证券纠纷的消极态度;介绍和分析了美国的证券仲裁实践,包括美国法院在认定仲裁条款效力上逐渐宽松的趋势,美国金融监管局的仲裁、仲裁裁决书吸引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的优势所在(文后附有美国金融监管局的一份仲裁裁决书以供参考)。本文最后指出,在法院普遍不愿受理金融纠纷的情况下,正是中国大力发展金融仲裁业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利法在解决专利侵权纠纷时,只规定了可以采用和解、调解等私力救济,以及行政处理、司法诉讼等公力救济,对于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占重要地位的社会救济手段(仲裁)没有涉及,而目前对专利侵权的行政处理和司法处理都存在一些不足,这一领域社会救济手段的缺位与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方向的时代背景不符合,也无法满足专利侵权领域的实际社会需求。本文提出应该在专利侵权领域构建仲裁制度,并对专利侵权制裁的定位、仲裁协议的达成、仲裁机构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仲裁中调解——对一种混合性争议解决机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盛行于中国仲裁机构的一种混合性争议解决机制——“仲裁中调解”的产生、发展以及现状。并结合中国及国际社会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从价值分析角度对这种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仲裁中调解是仲裁与调解两者优势相结合的产物,既讲求效益,也注重了公正,并且是多元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申诉专员制度之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法学评论》2013,(4):77-83
金融申诉专员(FOS)制度是一种不同于调解的独立纠纷解决机制,其既克服了调解和仲裁在有效性和约束力等方面的缺陷,又结合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在各类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制中最适合用于解决金融消费纠纷。本文首先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金融申诉专员制度进行比较考察和类型化分析,借鉴其经验,继而提出首先由政府机构主导推行,在逐渐积攒有益经验并且建立起民众对该制度的信心的基础上,将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相结合,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合型FOS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严格按照仲裁法的规定,紧密结合金融纠纷的特点,对公正、及时处理金融纠纷案件,作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安排。这个规则,根据仲裁法确立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努力把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权落实到金融领域及相关的市场主体,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仲裁员和仲裁地点。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体育纠纷解决中心是专门为体育纠纷提供替代型纠纷解决服务的机构,主要是以调解和仲裁两种方式。该机构最新的“加拿大体育纠纷解决章程”对机构的各项活动都作了周密的规定。关于仲裁程序方面的规定包括申请仲裁的主体资格要求与受案范围、仲裁庭的组成与仲裁员的指定、仲裁的申请与受理、仲裁庭的仲裁程序、临时措施和保全措施、仲裁程序中的纠纷化解程序等具体规则,希望通过对这些规定的介绍能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法律的调解与仲裁制度乔钢梁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与仲裁日趋受到美国法律界的重视。为了减少联邦及各州法庭所需处理的积案,美国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机关都已经制定或正在起草有关法律,要求原告和被告双方在由法庭审理案件前作调解和仲裁。我从乔治顿大学法学院毕业后,...  相似文献   

17.
祝颖  白杨 《法制与经济》2009,(14):29-31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型纠纷解决方式在国际仲裁业界并未获得完全认同,在对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正当性根据和积极价值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现行仲裁法和有关仲裁规则的文本分析,探寻该制度完善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陈文华 《政法学刊》2011,28(5):17-21
调解与仲裁都是以自愿协商为基础的解纷机制。在调解中当事人自始至终控制整个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在仲裁中当事人为纠纷的解决设定了整个程序和实体的规则框架。因此,可以说,调解是当事人直接解决纠纷的解纷方式;仲裁是当事人间接解决纠纷的解纷方式。然而它们都是由状况性因素所左右的解纷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我国作为首批缔约方签署了《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简称《新加坡调解公约》)。首批签约国包括中国、美国、印度、韩国等46个国家,截至2019年9月,签署国已达51个。长期以来,与诉讼和仲裁一起,调解一直作为主要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南非调解仲裁委员会是根据1995年劳动关系法建立的主要劳动争议解决机构之一。该委员会自运行伊始,即显现出其优越性,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争议提交率过高,处理迟延,委员不称职,仲裁低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委员会改进了争议解决程序,采取限制权利滥用措施,进行机构改革,大力培训仲裁员,并对雇主和雇员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