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丑则静 《人民论坛》2013,(11):252-253
新世纪东亚地区国家的经济集体腾飞,与之相伴的便是地区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东亚地区国家围绕环境安全问题展开合作变得愈发迫切。文章分析了东亚环境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与特点、东亚环境安全合作曲折发展原因,以期探寻我国的地区环境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
台湾作为东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雁行模式"中充当"承上启下"的中介者角色,为东亚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和制度性合作的推进,台湾的角色和地位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受其政治目标取向的影响,而无法参与东亚经济制度性一体化,从而日益显现边缘化危机。未来台湾参与东亚经济合作可以"经由两岸经济整合"和"以地区经济体身份"两条路径,而后者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合作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扬 《长白学刊》2008,15(3):30-34
东亚区域合作的症结,一是美国因素,即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态度与东亚对美国在区域合作中态度的看法;二是领导权问题,即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推进东亚区域合作;三是互信原则的确立,东亚各国必须建立互信关系,尤其是东亚地区大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四是"低级政治与高级政治并行发展,"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同步进行。只有正确处理好这四大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关系,东亚区域合作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大慧 《人民论坛》2020,(4):118-121
东亚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符合东亚各国的利益。尽管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与进展,但已经取得进展的贸易投资合作和金融货币合作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仍然面临机制和制度化建设明显没有赶上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与需求,加强机制整合是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浅析加速推进东亚合作进程、动力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东盟和中日韩之间的功能性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以开放地区主义、"东盟方式"及东亚共同体为核心规范,以东盟为主导、以10+1为基础、以10+3为主渠道、以东亚峰会为重要补充的东亚合作机制基本形成.本文主要分析东盟与中日韩为主导的东亚共同体的合作进程、发展动力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提出面对“后危机时代”的课题,降低“转型成本”需要亚洲共同的合作和努力,“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成为“东亚合作”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东亚(包括东北亚与东南亚)融合是古已有之的现象,却在近一百年来的历史中被殖民侵略、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所打断。东亚融合在1990年代曾出现过短暂重振的迹象,却又在近年来遭遇了发展瓶颈。中国与日本因为其强大的存在感,或被指责为东亚融合的障碍,或被捧为对东亚融合来说不可或缺的力量。中日参与行为与态度与东亚融合顺利与否有正关联关系,两国"政治供应","经济要求"及"外在因素"是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两岸经贸合作的影响 东亚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由于东亚地区的复杂胜和多样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能够带领和协调东亚各国(或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导国家。中国大陆人口多、增长快,处于区域经济和安全形势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实力和贸易实力的增强,大陆已经开始成为支撑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柱石,大陆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引领东亚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势的几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民 《台声》2009,(5):23-25
面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与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台湾岛内呼吁海峡两岸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的声音不断高涨,希望以此减缓对台湾经济尤其是相关产业的冲击。然而,CECA这一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议题,却在岛内掀起一阵政治风暴,引起很大争议。尽管如此,不论最后名称为何,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目前仍以CECA称之)将很快提上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议程,成为继两岸“大三通”之后两岸经济合作的另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它与国际合作存在某种此消彼长关系.亚洲式民族主义表现为更强劲的集体和种族特征,导致亚洲合作缺乏观念认同.中日关系困局是民族主义造成的,民族主义也使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难以达成共识,造成东亚缺乏深层合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和解与国际认同在催生全新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时发表讲话,呼吁东亚各国增进安全互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李克强指出,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方主张推广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推动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坦诚对话与合作,让东亚永享稳定安宁。  相似文献   

12.
深港合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和成功篇章,其产业转移与制度创新既体现了东亚发展特色,又是对东亚模式的创新,谱写了东亚发展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被东亚货币合作的"集体行为"所推动,并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东亚货币合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着诸多的机遇与困境,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存在悖论的重大课题,面对一种全新的尝试,人民币国际化也只能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而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4.
张全生 《传承》2010,(24):128-129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逐步攀升,东亚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备受关注。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以及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问题凸显出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东亚地区多边安全问题直接涉及我国的国家利益。东亚地区的现实安全局势复杂不稳定,引起中国对东亚地区多边安全的利益关切,而中国在地区多边安全上的影响又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与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台湾岛内呼吁海峡两岸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的声音不断高涨,希望以此减缓对台湾经济尤其是相关产业的冲击。此议题也成为日前北京“两会”讨论的涉台热点问题之一。然而,CECA这一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议题,却在岛内掀起一阵政治风暴,引起很大争议。尽管如此,CECA将很快提上海协与海基会的议程,将成为继两岸“三通”之后两岸经济合作的另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东亚峰会是一个新的合作平台,有望发展成一个跨地区的合作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伴随着首届峰会的举行,大国的博弈开始了,但今后不管谁主导东亚峰会,都难以撼动中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程亚文 《小康》2013,(5):94
东亚能不能从现在的悖论性格局中走出来,在若干年后基本消灭纷争而达成合作?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朝鲜半岛紧张气氛,增强了人们对东亚未来的怀疑情绪在观察东亚世界的各种现象时,笔者若干年前曾认为今天的东亚世界,存在着两张面孔,一张面孔是,合作与协商日益成为常态,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近些年来在显著提高;另一张面孔是,东亚国家围绕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阿罗约总统阁下, 各位同事: 很高兴与各位同事再次会面。过去一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亚峰会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确定了五个重点合作领域,并就峰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探讨,为未来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东亚峰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才真正开始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直到目前,东亚合作一直是东盟牵头.然而,现阶段东亚合作停滞不前,东亚一体化更是遥不可及.一个重要原因是东亚区域内没有一个“带头大哥”担当倡议者和执行者.东亚区域领导权问题应看成是东亚有实力的国家选择领导方式的国家策略,这种国家策略与东亚各国的利益结合形成共同利益,既成就了国家未来的领导地位,又可以通过主导国家建立相应的机制,规范国家的行为,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东亚汇率合作有各种方案建议,但是东亚汇率合作现实的选择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次区域汇率合作。本文将东亚地区分为中国-日本-韩国次区域、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次区域、中国-东盟次区域,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分别研究人民币与次区域内其它货币之间的风险传递关系,判断开展次区域汇率合作的市场基础。结果表明,现阶段人民币应选择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次区域开展汇率合作;在中国-东盟次区域内,人民币应选择泰铢作为汇率合作伙伴;目前还不具备开展中国-日本-韩国次区域汇率合作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