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周德中今年是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30周年,从1964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这一号召开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止,农业学大寨运动前后经历了近15年。"农业学大寨"是毛泽东晚年对全国农村发出的号召,是建国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点化”过的几首楹联吴直雄文学上讲的"点化"是指将别人的诗、词句或联语等稍加改动,而赋予其一种新的意境。这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毛泽东就"点化"过几首楹联。一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载:"毛泽东还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提倡:'贵有恒,何必三更起...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王根广,齐得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好,党就团结,就进步;否则党就受损失、遭挫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直至"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和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毛泽东关于批...  相似文献   

4.
文萃苑     
《先锋队》1996,(7)
文萃苑毛泽东批评"吃喝风"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访苏归来到达沈阳。在毛泽东休息时,叶子龙让卫士李家骥看一下饭准备的情况。服务员对李家骥说:"都是东北土特产,不用看,差不了。"李走进食堂一看,果然如此,非常丰盛,比政协在北京开会时还好。李想,这么...  相似文献   

5.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若干史实辨正杨奎松叶永烈先生所著《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中,有相当多的史实错误。对于这样一部文笔流畅、可读性很强的"纪实文学作品",无论其中有无虚构、失实,原本与历史研究无大多牵涉。但作者再三说明,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1958年“大跃进”边彦军一、"大跃进"思想溯源1958年的"大跃进"是不顾客观现实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左"倾冒进。1955年7月中央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认定主持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的邓子恢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犯了...  相似文献   

7.
胡乔木回忆延安整风(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回忆延安整风(上)《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发表的是"初拟稿"中的一章,原标题是"整风运动:1941年'九月会议'前后"。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前后革命实践的几则史实辨析黄允升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艰难曲折,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仅就这一段《毛泽东年谱》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对一些史实作些辨析。关于中央"九月来信"指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说法和一个疑问。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9.
从毛泽东对待挨骂得到的启示雷登荣近读《毛泽东的故事》一书,其中《毛泽东挨骂》的故事令笔者感慨颇多。1941年陕甘宁边区公粮征过了头,惹得百姓不满,一位刘姓老人心生怨气,写了一副对联:"天神你讲,怎不保佑刘志丹;雷公你听,咋不轰死毛泽东。"一介村夫,口...  相似文献   

10.
1931年5月31日夜,在建宁城北溪口天主教堂内,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掏出一根火柴,点燃了一盏小马灯,从此这小马灯的星星之火就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如今,这盏小马灯作为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建宁县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内。当年,在这盏小马灯的照耀下,毛泽东向红军发出了三封指示信,作出了"诱敌深入"、"千里回师"的英明决策;在这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到安乡刘志文1921年春夏之交。一日,波光粼粼的澧水河上,一只木船荡向安乡县城港口。毛泽东身着墨绿色长褂,手拿油纸伞,走出船舱。他望着城边吊脚楼似的房子,和偕行的易礼容、陈书农谈起它的特色。船夫接过话题。"现在看它像吊脚楼啵,水一涨,就像木排上...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庐山读史志"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1959年夏季,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庐山,住进牯岭河东路的"美庐别墅"。为给他布置一个工作和学习的良好环境,工作人员依照中南海丰泽园的式样,将北京带来的各类书籍、文稿,井井有条地摆在书架、写字台、茶几和...  相似文献   

13.
对《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几点补正(下)杨瑞广二、关于"七大"延迟召开的原因及任弼时是否担任"七大"筹委会秘书长问题《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说:"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出'在不久的将来'召开,...  相似文献   

14.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法国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多的银款。毛泽东去上海找章士钊求助,章士钊立即发动社会各界名流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滴水之恩,涌泉相报"。40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胡佳武 《学习导报》2014,(21):24-25
滕代远1938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期间,献计强军,组建炮兵团和情报机构,卓有成效。一次,毛泽东主席视察情报工作时,欣然题词:"步步前进,就步步胜利。"这是毛泽东对滕代远协助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评价,也是对滕代远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脊梁"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赞扬。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幽默故事八抬大轿1939年秋,毛泽东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院党总支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文澜让教育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等四人去杨家岭接毛泽东。他们走到半路时遇到毛泽东,便说:"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听后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  相似文献   

17.
马涛 《党史纵横》2011,(12):4-8
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百花齐放都没有了"的情况,毛泽东在1975年7月提出要调整文艺政策。在这之前,毛泽东已经指示重新印行古典小说,提倡读《红楼梦》、《水浒》。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于1975年8月就《水浒》这部小说发表评论。对此,北京大学古典文学教员芦荻进行了整理,8月14日,经毛泽东本人审定,即成为关于评论《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给新安旅行团复信前后秦九凤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新安旅行团历史陈列馆内,布展着一份放大了的毛泽东写给新安旅行团的复信:"新安旅行团各位同志们: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毛泽东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日"。新安小...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七律·长征》二三逸闻李安葆长征途中,毛泽东"受命于危难之间",然而,那也是他一生中写诗最多的年月。那些壮丽诗篇,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愫和战斗生涯。《七律·长征》便是其中杰出的一篇。作家姚雪垠评价说:诗中毛泽东以"千古少有的英雄豪迈之气。极端...  相似文献   

20.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22):30-30
前些时,我去湖南韶山旅游,听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1950年代初,毛泽东故居前挂的牌匾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毛泽东知道后,连声说:不妥,不妥!"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块门匾。毛泽东的意见带回去后,湘潭县委经过几次讨论,上报湖南省委批准,1955年3月,原有门匾被换下,挂上了"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