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先富群体"争当"村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显著特点.富人当选"村官",既是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也是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性选择.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转变,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促进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加速农村致富奔小康进程,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民的分化和农村先富群体的崛起使农村基层治理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先富能人治村".在一些地方,先富群体不仅担任了村委会主任,而且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先富能人治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哪些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必须从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的完善上规范"先富能人治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村官犯罪案件逐年上升,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破坏农村社会和谐的毒瘤。村官腐败案涉及的款物主要有救灾、抢险、扶贫、防汛、土地和工程补偿款等,这既阻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又激化了干群矛盾,因此易引发群体上访事件。 村官腐败现象严重,除了村官的主观原因外,管理制度缺失、司法关注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时间不长,如何在确保村民自治的基础上落实对村官权力的有效制约还缺乏经验,村委会权力行使在许多地方处于失控状态。司法机关往往对村官违法犯罪行为不够重视,或者因为查处难度大而使一些问题从轻处罚,甚至不了了之,放纵和助长了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农村先富群体参政已成为乡村治理中一个普遍现象,富人村官一方面对促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作为"经济权威型"的富人村官较之"道德权威型"的村官更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权力越位、缺位等权力非规范化运行的现象。本文从政治、经济和作风三个方面论述了先富治村背景下农村基层权力异化的表现。拟从法制思想、个人素质、村级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权力异化的原因并探讨论述制约基层权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来的农村村委会选举中,富裕村民积极参选并担当村官已成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个新趋向。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驱使,一些富裕村民走上了“村官”的领导岗位,肩负起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重任。他们在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引发了诸如贿选、上访、当“官”不理政、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农村的社会稳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应通过健全制度、加强规范与监督、建立跟踪与反馈机制、加强教育等途径对富裕村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为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石家庄市藁城区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为基层助力"活动,围绕"助力农村发展、政策解答咨询、志愿结对帮扶、村民事务代办、展示基层风貌"五方面工作,激励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助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实施"村官+电商"计划,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微博、论坛、微信等网络媒体,宣传推介本地特色产品,同时协助村民开  相似文献   

7.
试论“村官”富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村官"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一个村庄的发展与其"村官"的素质和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商办厂或种养业的能人富人当选"村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村官"富人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顾正喜 《探索》2004,(1):38-41
农村先富群体参政,其目的性各异,动因往往互不相同,这跟执政党的执政观念、执政政策、政治传统;先富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自身的人生经历、所受的教育、参政兴趣等因素有关,所以其参政激励因素在结构上是多维度、多元的.本文欲对先富群体在农村村政中捐资竞选的激励因素和动因进行探讨,希冀借助案例的分析,来解读他们参政的动机和参政后处理村政的行为,同时时如何解决他们通过非制度途径谋私的行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为村民当好勤务兵,是大学生村官的职责所在。"80后大学生村官尚俊敏用"勤务兵"三个字诠释了农村工作的意义。今年31岁的尚俊敏,是邯郸市大名县人,2013年从河北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录为大学生村官,担任成安县东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入村以来,她热情奉献、激情工作,以真情真心赢得了村民的接纳和认可。在2015年的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尚俊敏高票当选东岗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认真有干劲儿2013年10月,尚俊敏刚到东岗村的时候,村干部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党员工作早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先富能人”的增多以及争当村官现象的日益普遍,更加显现出发展党员工作的滞后。同时,一些“先富能人”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发展党员在党内形成了利益群体。要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并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预审制度,尝试异地培养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号召下进入基层,下到农村。但是他们能否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功立业,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需要国家、地方和大学生"村官"自身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司马龙 《党课》2007,(2):73-76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虽然称不上“大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因为我国共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有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内的村官——这个庞大的干部群体掌控着农村政务乃至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而近年来屡屡爆出的很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令社会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舒导群体,他们的腐败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遏制“村官”腐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2003年曾发生过同一性质的两件事,在全国农村引起了震动。某村有人出200多万元的天价拉选票竞选村官的风浪还未平息下去,另一村又有人出600万天价拉选票竞选村官的狂飙便压了过来。结果二人竟然当选。这一严酷事实说明,贿选已经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农村基层选举中大有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村官,是指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即"两委"组成人员。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他们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正定县不断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制度措施、深化教育培训、注重岗位锻炼,引导大学生村官零距离接触群众、全方位服务百姓,着力培养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在今年的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全县共有28名大学生村官成功当选村"两委"干部。搭建制度平台。坚持定期述职制度,及时记录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表现、评定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的最广泛的实践,是农村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征地租地、招商引资、集体资产承包转包、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村务活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村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村民们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官"权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我省部分农村大胆尝试,将村民监督权从村委会中剥离出来,产生村务监督员或者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解决了少数村管理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村务不公开等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8.
11月12日一大旱,仁寿县青岗乡邹胡村新上任的女支书苏月英就忙着召集村里的养蚕户,集中听县农业局技术员传授桑树冬季管理技术,这正是苏月英在践行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发展养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的承诺。据了解,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仁寿县一批农村致富女能手、女专业户、优秀女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其中,79名女性当选为村(社区)支部书记,527名女性当选为婶委员。  相似文献   

19.
正放弃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线负责人的职位,在农村一干就是6年;操着外地口音,靠着实干和真诚,和村民亲如一家,一守就是6年。6年的付出,让这个来自辽宁的小伙子,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张家口市怀来县孙庄子乡下枣沟村村民心中的"自家人"。他就是高岚,共青团中央、农业部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获得者。2012年,高岚通过考试,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信访活动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以及一些大村的村民小组长,也即人们常说的“村官”们,成为信访活动的焦点。从近几年的控申登记情况看,这类信访件占农村总信访流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信访活动的核心是农村支部、村委权力的运作与分配的合理与否,以及在其运作和分配过程中是否触及到全体村民或部分村民,或者个别村民的利益。这也就是“村官”成为农村信访活动焦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主要村干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干群关系紧张,引起群众上访。这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