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郝真 《瞭望》1992,(12)
最近出版的《首钢改革》一书,以大量的改革经验和成果证实,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过不断自我完善,能够焕发出极大的活力。 这部书共140多万字,分上、中、下三卷。书中详细回顾了首钢改革的历程,全面介绍了首钢改革12年来的基本经验和具体做法,并汇集了首钢改革以来经实践证明是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条例及规范化工作资料,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来自北京的重大新闻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就是国务院批准给予首钢“三权”——投资立项权、外贸自主权、资金融通权。海外报纸纷纷报道这一消息,有的报纸称这是“破天荒获全面放权”。国家给首钢全面放权,这确实是中国企业改革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首钢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的企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首钢是怎样获得“三权”的?获得“三权”后的首钢将会怎样?本刊记者采写的这篇“独家新闻”也许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首都钢铁公司是以实行承包制为内容的我国第一批改革试点大企业之一。九年多以来,该公司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创立了与承包制同步发展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色在于: 一、职工代表大会是首钢的最高权力机关。现在首钢的每个年度计划、承包方案,每一  相似文献   

4.
1990年12月10日至14日,孙尚清、杨培新,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等一批经济理论家,与来自首钢、鞍钢、包钢、一汽、二汽等全国50多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相聚北京,就如何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热烈讨论。此前几天,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戴圆晨、宋涛、卫兴华等一批理论工作者也在首钢参加了企业改革的有关  相似文献   

5.
《首钢改革》丛书已经出版了。这部大型丛书将为当前搞活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从1979年起,首钢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大胆改革,探索创新,以“承包为本”,确立了企业与国家的正确  相似文献   

6.
职工当家做主在首钢不是一句空话。 改革以来,首都钢铁公司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度增长、职工劳动积极性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广大职工真正成了企业的主人,有家可当、有主可做、有劲可使。而最能体现职工当家做主的是首钢的民主管理。 独具特色的民主管理制度 “千斤重担众人挑”,这是首钢承包的特色。全体职工是企业经营的主体,企业将承包指标层层分解,包保核到人,企业经营的责任和权力落实到人,职工  相似文献   

7.
廖政 《瞭望》1990,(19)
这篇调查介绍了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保障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做法和效果。首钢的实践证明,一旦企业职工当了家,作了主,他们就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企业,用极大的积极性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相比,这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优势。在这个意义上,首钢的基本经验值得各行各业重视。  相似文献   

8.
人总是要有精神的。企业也不能没有精神。我们社会主义企业更需要有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精神。 首钢在承包改革中,没有放松思想政治工作,而是根据新的情况,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上,作为和经济工作同样重要的“线工作”,认真细致地做好。在强化企业物质利益动力的同时,优化了企业的精神动力,这是首钢能够搞活的重要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9.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是唐山市冶金局和首钢总公司按照党的十五大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组建的跨地区国有冶金股份制企业。马兰庄铁矿由传统的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环境、条件、情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联营公司党委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以“联营连心、党政同心、干群齐心”为宗旨,加强了联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联营初期,虽然企业体制转换了,但只是形式的转变,新企业仍延用老机制,管理松懈,人浮于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我们从首钢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中央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首钢的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实行了以承包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在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上,实行了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制度,企业承包了对国家的全面经济责任,企业内部按照责权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2,(33)
中国 国务院赋予首钢三项自主权 据新华社8月5日报道:国务院最近批准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首钢自主权改革试点的报告》,决定在进一步总结、完善首钢承包制的同时,实行更加扩大改革和开放的试点,赋予首钢投资立项权、外贸自主权和资金融通权:境外投资1000万美元以下、境内投资2亿元人民币以下合资合作项目可自行审批;同意成立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人员出国及邀请外国人来  相似文献   

12.
晓凌 《瞭望》1991,(10)
首钢活起来了。由于搞活大中型企业12年来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大课题,因此,首钢的活分外引人注目。 总结首钢活起来的经验,启示颇多。 大型企业能否搞活,首先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权和利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14日,经中央批准,北京市市委和冶金部党组对首钢总公司主要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冶金部副部长毕群同志兼任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后,明确提出“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发挥优势、建设更有活力的首钢”。记者在首钢采访感到,几个月来,首钢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各项工作已逐步转到“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一些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调整生产经营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钢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试点单位,实行了以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制。十六年来,首钢已由一个单纯的钢铁企业发展成为兼营矿业、机电、电子、建筑、航运、金融、海外实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成就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首钢,其前身是北京石景山钢铁公司。建于1919年,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企业之一。它是京城西边最大的经济实体,石景山区依它而设,依托首钢的产业群数以百计。首钢为首都北京带来了发展繁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家要求,首钢应在2008年之前将北京石景山的钢铁业搬迁到唐山曹妃甸地区。从现在起,首钢肩负的重大使命之一是用一流的管理和技术在曹妃甸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另一重大使命是重建石景山。因此,从企业的角度讲,首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现代高水平管理与高科技相结合、人本与资本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统筹安排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在首钢搬迁战略研究中,我们可提炼出企业管理一般性的“多元统筹并行中心法”。  相似文献   

16.
晓凌 《瞭望》1991,(13)
首钢的职工做出了“主人”的样子。这个样子,按照万里同志的话说,就是“把企业的日子当成自家的日子过”。 首钢的经验表明,要使职工真正当家做主,首先就要把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不能只是靠“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简单号召,而要做大量艰苦扎实的过细工作。首钢联系职工与企业的最重要的纽带就是包、保、核一贯到底,落实到人的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7.
首都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周冠五是一位锐意改革的企业家。他从一九五○年春天至今,在首钢度过了三十五个春秋。他在欢乐与痛苦的交织中度过了这漫长的岁月,他团结全公司干部职工,把一个破旧落后的老企业改造成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本刊从这期起连载长篇报道,向读者介绍这位改革家。  相似文献   

18.
首钢,这个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曾经谱写过光彩夺目篇章的大型国有企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历程。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这里诞生;世界高炉喷煤粉技术在这里首创;全国冶金行业首先在这里向“大锅饭”体制发起挑战……。首钢,曾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 今天,拥有北京产业工人的1/6和360亿元年销售收入的首钢,依然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前和关键,是观念的转变。笔者就政府观念的转变、企业经营者观念的转变和企业员工观念的转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观念的转变是控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走过了十多年的道路,但改革的总体状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观念的陈旧而带来的政企不分。政企不分是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在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的…  相似文献   

20.
改革的大潮,推动着企业走上了新旧体制交替的大转变时期.不少企业想在商品经济的舞台上有所作为,苦于找不到一剂良方.比如,许多企业奖金发了不少,结果职工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