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大地震对四川城市形象和品牌的影响以及对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如何化解灾难造就的负面形象,突出正面形象,发现新的正面形象,重塑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同时把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刻不容缓。对此,民进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5,(5)
<正>讲好江苏故事,就是要通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美好江苏形象,为进一步发展汇聚新动力。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搞好形象传播和推广,进一步打造江苏对外宣传工作的新品牌。近年来,南京市以"受众需求"统筹城市形象传播,以"国际视野"统领城市形象推广,在打造城市形象品牌和外宣工作品牌两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形象这一总品牌,以及文化南京、佛都金陵、博爱之都、"三都市"、"三名城"等系列子品牌,同时开发了"发现南京"、"邂逅南京"、"印象南京"、"同乐南京"等外宣工作品牌,向世界讲述南京故事,不断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21)
正随着国家品牌计划的实施,打造良好的县域形象品牌,必将更好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形象与品牌不可分割,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品牌的实力与本质。品牌形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体现城市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增强城市实力、优化城市功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的形象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层不变。"十三五"时期,国家顶层设计连续赋能武汉,武汉城市形象再塑工程具有新的内涵与意义。重大时代背景的转折和战略重点的转变让武汉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对武汉城市形象精准的再定位、对武汉城市精神深入的再阐发、对武汉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持续的再跟进、对武汉长江文化品牌强劲的再创建,让武汉在"十三五"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敢为人先、赢得主动,创建城市形象塑造的"武汉style"。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形象”问题已成一个热门话题。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且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市民形象的塑造,在城市形象中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因此,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不能不首先重视城市市民形象的塑造。一、市民形象的内因市民形象既包括市民内在的精神理念(如人生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现代意识等),又包括市民外在的直观的活动形式(如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形态设计等)。它是市民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统一n市民的内在形象主要指市民的内在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  相似文献   

6.
<正>市容环卫工作是提升省会文明程度、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全市各级环卫部门要切实树立窗口意识、形象意识和民生意识,不断深化、细化"人民满意城管"品牌创建工作,使其成为我市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定位、设计与塑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祎 《当代建设》2003,(6):83-84
城市形象定位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际分工,确定出最具有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城市形象定位是指从城市形象建设方向和建设目标两方面对城市形象的准确认识,是城市形象战略研究的核心,是形象设计的基础,它为城市形象设计指明方向。准确定位城市形象,必须对城市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层的理解和研究,充分深层次挖掘出城市所蕴含的完全的形象资源。要正确定位城市形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充分认识城市地位、性质和职能城市的地位、性质…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是国内研究者借取企业形象设计创用的一种新概念,本文由此论证,从文化的角度来定义和阐述城市形象.具有逻辑的和现实必要性的依据。文章从“城市形象意识”所涉及的自觉意识、审美意识、环境意识和人本意识,“城市形象面貌”所蕴含的人际一社区交往、业缘一地缘关系和身心健康需求,以及“城市形象工程”所需要体现的历史传统、未来走向、市民形象和文化战略等方面,分门别类而又提纲挈领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之间竞争也愈益激烈。因而人们日益强调把城市形象塑造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目标,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影响城市形象塑造的因素来看,市民的社会公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塑造。因此,针对目前市民社会公德的现状和特点.具体地研究市民社会公德培养和教育的方法,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市民社会公德素质,塑造良好市民形象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课题。一、市民形象对于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形象竞争的时代。在人们的日常语汇中…  相似文献   

10.
徐国定 《今日海南》2010,(10):32-33
所谓旅游城市形象的个性定位是指城市自身诸种特征在某一方面的聚焦和凸显,是一个城市在形象方面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高度概括的本质化特征。这种特征往往是透过文化这个较深层面折射出来。城市形象的个性定位点是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讨论21世纪江苏人新形象,不仅要对人的形象(个体的和群体的)有新的认识,进行新的形象定位,还应该对城市形象有新的认识,进行新的形象定位,注重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新形象。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环境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2015年12月15日,2015清华大学"城市形象"沙龙在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举办。知名学者、社会活动家、企业高管、媒体人士、街道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城市历史与城市形象"、"城市空间与城市形象"、"城市居民与城市形象"、"城市旅游者与城市形象"等议题畅所欲言、分享心得,提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视觉、精神、行为等综合系统的感知,是多元素、多层面的累积叠加。认识城市形象要从出发点、逻辑过程、执行环节,以及被认同性几方面去把握。一是城市形象构成的多元性和综合性,与政府形象、城市经济、城市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二是城市形象要彰显文化内涵和城市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讨论城市形象,无论是"小形象"还是"大形象",可能先要搞清楚它的功能和目的。比如说是更高理想的人文需求,还是更现实的政绩需求,还是为了改变城市的经济生态,还是为了人才吸引,还是城市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到来。城市形象它的需求、它的动机、它的源泉,可能要再去深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感的物质形象;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精神形象。外感的物质形象,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交通、通讯、能源、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居民建筑、旅游景观、市场体系等。内在形象,包括城市文化、管理者素质、政府形象、办事效率、企业素质、服务质量、居民素质、教育水平、创新开拓精神以及治安状况等。概括地说,城市形象,就是城市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标志。21世纪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形象,除了现代化建筑林立之外,更重要的是现代化文明城市市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美的…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也是市民生活的基础。打造安全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尤其是当前的突发事件和不稳定因素的恶劣后果,导致城市安全形象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城市安全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塑造安全的城市形象,除了直接取缔不安全因素的基本做法之外,还需要有全面的管理措施和可持续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5,(1):23-23
最近,《小康》记者邀请了100位泉州市民来描述他们眼中现任市委书记的职业形象,以期对泉州的城市形象特别是官员形象作一番把握。官员关注自己职业形象的细节,认识自身职业形象的价值,这是政治和文化上进步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市间经济竞争的加剧,作为软实力的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在不断的探索如何塑造特色的城市形象以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从最早单一的重视视觉形象向追求感官上全方位的体验发展,本文基于感官体验视角,以感官体验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识别进行分析,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用五感体验构建城市形象塑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唐钧  韩丹 《中国减灾》2010,(9):46-47
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也是市民生活的基础。打造安全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尤其足当前的突发事件和不稳定因素的恶劣后果,导致城市安全形象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城市安全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塑造安全的城市形象,除了直接取缔不安全因素的基本做法之外,还需要有全面的管理措施和可持续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形象不应该是标志性的"面子工程",不能一讲城市品牌就是"几个一"工程。事实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几个一"工程只是昙花一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为只是简单的模仿、复制,流于形式、没有根基,追求"面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城市形象和政府、市民、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