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创造》2014,(12):6-6
正实话真说规范党政机关办公室面积标准要想达到预期效果显然还面临着不少现实挑战。制定标准显然只是叫停"豪华办公楼"的第一步,后续的管理细则以及问责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不少地方,基层的阅读设施还只是政府工程的"面子",而非公民生活的"里子",比如大部分农家书屋提供的书籍,不是内容陈旧,  相似文献   

2.
郭奔胜 《创造》2007,(5):8-8
城市规划是为市民,而不是为市长,城市规划绝不能成为市长的"面子工程",不能再容忍"一任市长立一个规划、一个项目动一次规划"的事情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4,(3):55-55
<正>山东省高密市民政局杜福国认为,近年来,城乡社区建设成绩斐然,许多地方投巨资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还配套了小广场、图书馆、乒乓球室、娱乐活动室等"标配",有的还有电子屏等"高配",应该说"面子"是很足了。但仅有这些还不够,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必须将工作重心落实在便民和服务上。如果花了钱,搞足了"面子"工程,里面却没有内容,甚至是"铁将军"把门,那就是失职,与时下开展  相似文献   

4.
说中国人"爱讲面子",似乎语带贬义。其实所谓"面子",乃"体面"一词的俗话。讲面子的人,不仅要自我感觉好,更须他人的认同,这就构成了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讲究体面,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追求和变化,譬之原始人脖子上挂串贝壳,便是有身份的象征;现代人西服革履,才可以出席隆重的场合。而目前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是另外一种"面子的变迁",诸如过去上班骑"永久"自行车挺有面子,现在泡妞驾"法拉利"跑车才有面子;过去带媳妇见朋友挺有面子,现在携小蜜赴豪宴才有面子;过去陪上级出差,坐软卧挺有面子,现在请领导休闲,警车开道才有面  相似文献   

5.
正"双创"以来,海口的城市面貌和精神文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一些疑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是"‘双创’工程是不是面子工程?"答案是否定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城市追求美丽,正是市民宜居的基本需求。所以说是面子工程不恰当。二是"‘双创’是不是政绩工程?"答案也是否定的。"双创"不是一蹴而就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要让"双创"实效成为政绩,靠"以鹰击毛挚为  相似文献   

6.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12,(21):58-59
正向的面子文化因其契合社会主流价值,颇能弘扬时代精神;反向的面子文化因充斥"杂音"和"噪音",而消解、混淆和颠覆主流价值观,使人的思想愈加迷茫中国人向来讲面子,形成了很多关于面子的言论和观念,而且面子文化还与时俱进。一定程度上,面子文化的变迁折射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人在历史上就是好面子中国人好面子,关于面子的典故,历史上不乏一些经典描述。如《孟子》记载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中,那个"齐人"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好面子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干部挂职交流是我国干部培养锻炼的"惯例",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而现实实践中,干部挂职交流存在"镀金""被流放""道具人""面子工程""脱离基层""个人主义""懒政怠政""违规用权"八大错误认识,影响了挂职实效。  相似文献   

8.
张潇爽 《人民论坛》2012,(21):56-57
不同人群有不同人群的面子,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面子。随着经济的富裕、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我们的面子文化也在变迁官员的面子最值钱?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深圳一女子,给她所谓的"书记亲戚"估了回值。因为她自称"书记的亲戚",从地产商手中拿到7.8折购买别墅的批条,成交价足足低于市场价839万元。虽说此女子的身份随即被证伪,但此消息一出民众惊叹:官员的面子真值钱!不经意间,"面子文化"已从慕虚荣变为谋实利,面子与利益和权力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事实上,人情社会的面子是双向的。主动施与是为了更好的回报。面子不再是饶有趣味的人情,而变味  相似文献   

9.
正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内涵。作为首都的城市环境,不仅展示了首都的国际城市形象,而且展示了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8)
<正>近日,媒体爆料,某地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现象:名为"留守儿童之家",却几乎没有孩子会来;斥巨资建好的沼气池子,却基本无人使用。民生工程缘何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民怨工程"?当地政府也许可以为此祭出多重缘由,但倾听"民声"的缺失,却无疑是许多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难以接地气、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2005,(12):3
电子政务不仅是关系政府形象的"面子工程",更是需要实实在在提高办公效率、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民生工程.其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继数字化办公、政府内部网建设之后,又在近2年迈入大规模、全方位的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形象不是涂脂抹粉,城市品牌更不是简单地贴个标签,其核心是城市精神。前段时间业界曾有过对"城市精神"的探讨,但是后来普遍感觉到用语言表述城市精神总是言不尽意。确实,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是概念性的、抽象的"小言",而"大言"——色彩才与城市精神相通。在表达城市形象的形式语言中,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社会中,"面子"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在乡村秩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治理中,我们应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面子观",将个人面子的争取与公共秩序的构建相结合,充分发挥面子在乡村中的"通货"作用,使乡村社会井然有序,并充满人情味。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个别基层党建依然存在务虚不务实,只求表面功夫,不求工作实效的形式主义倾向。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这不仅降低了基层党建质量,还会造成党建资源浪费,影响党群关系。基层党建要找准方向、把握重点,用实招、求实效,从根本上消除"务虚主义",才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我们党坚强的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的形象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层不变。"十三五"时期,国家顶层设计连续赋能武汉,武汉城市形象再塑工程具有新的内涵与意义。重大时代背景的转折和战略重点的转变让武汉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对武汉城市形象精准的再定位、对武汉城市精神深入的再阐发、对武汉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持续的再跟进、对武汉长江文化品牌强劲的再创建,让武汉在"十三五"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敢为人先、赢得主动,创建城市形象塑造的"武汉style"。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现有的城市文学研究往往专注于1930、40年代和1990年代两个时段,多采用"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象"的方法,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城市观念"入手,来争论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1950至1970年代这段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中的城市"则研究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试论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类型学",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社会主义文学"的"城市视角"。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党性原则是每个党员基本的政治素质。但受庸俗关系学的影响,有些同志把个人"面子"看得比原则还重。他人说情时,为了顾"面子",不该听的也听,不该办的也办;发现腐败现象时,为不  相似文献   

18.
正讨论城市形象,无论是"小形象"还是"大形象",可能先要搞清楚它的功能和目的。比如说是更高理想的人文需求,还是更现实的政绩需求,还是为了改变城市的经济生态,还是为了人才吸引,还是城市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到来。城市形象它的需求、它的动机、它的源泉,可能要再去深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管理千头万绪,是一门综合科学,不仅存在总量性问题,更有千差万别的顽症痼疾,搞"大水漫灌"肯定不行,"摊大饼式的推进"也不行,只重"面子"不顾"里子"更不行,必须精细管理、精准施策,才能有效避免"城市病",甚至就是患上了"城市病",也  相似文献   

20.
南昌市历来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并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但几次都与"全国文明城市"擦肩而过,着实令人惋惜。面对一次次的"挫败",南昌市并没有气馁,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正如南昌市领导所言:没有拿到"金字招牌"固然遗憾,但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给南昌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