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两岸关系沧桑莫力根上文说到朝鲜战争及美国的保护伞给在台湾的蒋介石带来“一线转机”。国共双方对此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1950年6月30日,蒋向美表示愿派遣国民党最精锐的52军3.3万人驰援李承晚。美对蒋借此挑起美国与中共之间大战的企图一分清楚。当时...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5,(4)
石友三,字汉章,一八九一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一九○八年投军,后来投靠冯玉祥的西北军,成为西北军的骨干将领之一。在军阀混战时期,石友三三次背叛冯玉祥,后来又投蒋(介石)反蒋,投张(学良)反张,翻云覆雨,朝秦暮楚,被称为倒戈将军。抗战期间,他勾结日军,进攻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后在国民党内部倾轧中被蒋介石秘令卫立煌指使石的部下高树勋将其杀害。但抗战初期,石友三在山东与中共密切合作共同抗日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抗战爆发后,石友三的部队改编成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第一八一师。石友三任师长,之后,率部参加了抵抗日军的战斗。一九三七年底,石友一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六十九军军长,并将高树勋的新编第六师划归该军建制。一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中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面对有蒋介石支持的孙科,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制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也从此埋下了祸根。在1948年至1949年间,蒋介石的一百多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  相似文献   

4.
吉鸿昌在鄂豫皖王和平1930年10月,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蒋、冯、阎中原大战,由于蒋介石的收买、引诱和冯、间内部的不协调,以冯、阎集团的失败而告终。严玉祥的西北军全线崩溃,所部分别为蒋介石收编。吉鸿昌都被改编为二十二路军,蒋介石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  相似文献   

5.
1933年11月,在当时国民党的统治下,福建诞生了一个联合共产党、反对蒋介石、主张全民抗战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简称“闽变”)。蒋光鼐就是这次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领导人之一。激流勇退却欲罢不能蒋光鼐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副军长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十九路军被调往江西对红军作战。这时,蒋光鼐对无休止的连年内战已感到厌倦,同时,对国民党当局软禁胡汉民、李济深,秘密杀害邓演达等反民主的独裁行为更感到震惊和不满,萌生了隐退的念头。便称病离部到上海治疗,结果一去不返,经蒋介石屡征  相似文献   

6.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7.
陈为人 《同舟共进》2012,(10):55-59
阎锡山是中国现当代政治史、军事史乃至哲学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辛亥革命中,阎锡山主政的山西是第二个响应孙中山举义的省份。在孙中山与袁世凯严峻对峙的夹缝中,阎锡山化左右为难为左右逢源,直至孙、袁都把他认作自己人,官至山西大都督、一等侯同武大将军;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混战中,阎锡山周旋于蒋介石、冯玉祥等势同水火的军阀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刊《前进论坛》创刊40周年纪念座谈会于2001年10月30日在京举行。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委托,在纪念座谈会上宣读了蒋正华主席的讲话。蒋正华主席说,农工民主党历来重视党报党刊的作用。早在建党初期,就创办了多种报刊宣传自己的纲领和主张,邓演达等农工党创始人都曾亲自撰写大量稿件,揭露和批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各派军阀的反动统治和罪恶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报党刊以团结抗日、争取民主为宗旨,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的正义斗争;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9.
王明上台记     
1930年2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形势日趋明显。随着蒋、阎军队开始交战,中共中央判断中国革命将会有一个跃进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四、毕业于黄埔军校的赖慧鹏,当年因参加反蒋事变而上了蒋介石的黑名单,从此不再得志。13年后,壮志不改,在靖西再举反蒋旗帜…… 赖慧鹏是广东省梅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 4期。1936年6月参加了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和广东军阀陈济棠等联合反蒋事变。同年8月这个事变被蒋介石用分化利诱等手段所瓦解。从此,赖上了蒋介石的黑名单,不再得志。后在李宗仁的保举下,多年在广西任职。 1947年6月,赖向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而辞博白县县长职务后,于1947年冬和1948年春两次去香港会见民革中央主…  相似文献   

11.
地方实力派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概念,泛指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受蒋介石排挤,但在地方上拥有一定政治经济实力的地方军阀。如广西的李宗仁,东北的张学良,西北的杨虎城、阎锡山,西南的刘湘、刘文辉等。地方实力派一方面同蒋介石集团有着利害冲突,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矛...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8,(6)
1928年,招远县爆发了一场无极道农民起义运动,这次农民起义运动和我国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一样,借助于宗教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和贪官污吏。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它以浩大声势和辉煌业绩载入了史册。官逼民反1925年,张宗昌当了山东督办,他为了巩固其在山东的统治,对人民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并不断与其他军阀派系争夺混战。到1927年,整个胶东大地一片混乱,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相似文献   

13.
庾新顺 《当代广西》2014,(18):49-50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战。八桂奋起"焦土抗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广西当局顺应历史潮流,由反蒋剿共到抗日反蒋,再到联共拥蒋抗日,广西成为抗日模范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宗仁、白崇禧在南宁通电全国,抨击蒋  相似文献   

14.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15.
1945年年初,周恩来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成为1945年8月蒋、毛重庆谈判的先声。谈判中,蒋介石和周恩来发生直接冲突。蒋严厉批周,周强硬反驳,愤而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相似文献   

16.
正1948年至1949年是蒋介石输得最惨的一年,东北被关门打狗、华北平津尽失、中原淮海惨败,1949年4月23日总统府也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大溃退,共产党大追击,真是兵败如山倒。12月10日,在成都凤凰山机场,蒋介石父子登上"美龄"号专机,向着渺茫的海岛飞去。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大陆。黯然下台1949年4月25日,浙江奉化溪口。  相似文献   

17.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始于其在东北战场上的失败.而东北战场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东北战略地位认识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陈光荣 《春秋》2012,(1):25-29
民国时期的海军.是在清朝末年海军的残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海军曾分裂成地域性的闽、粤、东北三大派系(亦称马尾系、黄埔系、青岛系);1932年,蒋介石为培植自己的嫡系海军,在江苏镇江筹办了电雷学校(又称电雷系)。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考述曾成贵从某种意义上说,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发家的。然而,在创办军校的过程中,他却借故辞职,拂袖而去。考述蒋的此番去就行藏,对于研究国民党政治力量的分化离合,对于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和品格,都不无意义。1924年1月24日,蒋介...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随后,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进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赶出中国大陆,逃往台湾地区。海南岛是祖国南疆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蒋介石逃到台湾地区后,海南岛便成为国民党反动派重点经营的"堡垒"。1949年12月底,猬集海南的国民党军兵力已达10万余人,有陆军5个军、海军1个舰队(大小舰艇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