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台儿庄。清楚地记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我还是一名懵懂的小学生,就看过一部举国瞩目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从此,在我的心目中,台儿庄便是抗战;抗战,也构成了台儿庄古城全部的含义。30年后,当我踏上鲁南的旅途,走进大运河畔的古城,才发现这座乾隆御赐的"天下第一庄",在抗战烽火的背后,也有着运河时代的辉煌。但运河文明的荣光,已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的  相似文献   

2.
正80年前的1938年5月20日,徐州沦陷,第五战区主打的徐州会战以全军跳出日军包围圈转移而结束。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台儿庄大捷,这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一次战役,歼敌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大战正是徐州会战最精彩的部分,而发生在台儿庄大战后的大撤退,其意义也丝毫不比敦刻尔克大撤退差,中国军队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一页。  相似文献   

3.
林浦:位于福州南台岛东北隅,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南宋临安失陷,曾迁都福州,于林浦邵岐码头登岸,驻跸平山阁,拥十一岁益王赵昰登极,现泰山宫即为当年宋帝行宫。明代以林元美为首的尚书文化更成全国一绝。30多个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景点,使林浦成为省级文化名镇名村。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春秋》2012,(2):1-1
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著名诗人臧克家冒着被轰炸的危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三进三出,对台儿庄主力部队第五战区的三个师进行战地采访  相似文献   

5.
正从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口,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逦向东,流经广袤鲁南大地,进江苏入中运河,这就是台儿庄运河。台儿庄运河全长42.5公里,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台儿庄运河号称"活着的运河",它带来了运河两岸经济繁荣,造就了十里港湾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运河仅存的古运河段"月河古道。  相似文献   

6.
《春秋》2021,(1)
正台儿庄最迟在汉代就已形成村落,在元代有所发展,建有土圩子。明代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由夏镇向东经台儿庄南下,台儿庄迎来了发展机遇,借助运河漕运黄金水道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商贸重镇。《峄县志》载:"台庄濒运河,商贾辐辏,圜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开通泇河,台儿庄成为大运河漕运咽喉京杭大运河原先不流经台儿庄,是从济宁沿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南四湖之西侧,经徐州与黄河交汇,然后借不老河转入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  相似文献   

7.
正1938年春,纪录电影之父尤里斯伊文思和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站在徐州火车站的站台上,望着眼前匆忙过往的中国军人,伊文思对朋友说:"我们正好准时到达。中国军队正在集结,准备在台儿庄附近围困日军。"后来,卡帕在给美国著名杂志《LIFE》的报道中写道:"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  相似文献   

8.
台儿庄之战     
今年是济南"五三"惨案80周年,同时也是抗战初期台儿庄之战大捷70周年。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两件大事。为此,我们在"历史足音"栏目中特编发了三篇文章以示纪念。李宗仁《台儿庄之战》全面追忆了这场大战始末,这也是其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页。另一篇记叙了台儿庄之战中忠勇的抗战将士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有关"五三"惨案的一篇,作者以亲见亲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狠残暴。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慨万千!现在中国已迅速崛起,如一条东方巨龙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而不奋斗未必能生,安乐而不骄惰。决不致死。我们当怀惕励之心、以史为鉴,去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9.
六、海河岸边两行宫康熙与乾隆被称为有所作为的两个皇帝,经常走出宫阙,巡视地方,体察民情,当然也免不了劳民伤财。天津就为皇帝驻跸建造了两处行宫:一是望海楼行宫,一是柳墅行宫,都坐落在海河岸边。康熙皇帝多次巡幸天津。康熙二十年(1681)秋末,康熙巡幸畿甸,由南苑顺北运河直下天津,在三岔口乘船观赏了"二水交流下海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1,(2)
1938年春,中国军队以临沂为中心,在沂河两岸与日军进行了一场长达近50天的殊死搏斗。这场以保卫临沂为目标的作战,成为台儿庄战役的外围战以及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战役中,中国军队以劣势武器装备,创造了连续3次挫败日寇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的进攻,将其主力迟滞于临沂防线,从而为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倪直爽 《黄埔》2008,(2):32-33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早期中国军队抵抗日寇取得全胜的一次大战役,时年16岁的我参加了16个日日夜夜的台儿庄保卫战,光荣地作为八百敢死队的一员,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台儿庄战役之后,台儿庄附近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由于战场不在台儿庄,在台儿庄以东和东南面,可以称之为台儿庄外围战,是徐州会战的一个局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实施的时间是1938年3月23日—4月7日,台儿庄外围战则是这之后的4月22日—5月14日。投入战斗的中国军队,不是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而是一支来自,遥远的云南边疆,由汉、彝、白等多民族组成的抗日部队一六十军。  相似文献   

13.
时过境迁,随着运河交通的改善,特别是台儿庄被命名为大陆第一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来,这个昔日的破旧渔村焕发出了新的风采。台儿庄南闸村位于山东枣庄伊家河与京杭运河交汇之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闸村过去素有"第二个台湾岛"之称。村南的伊家河与北面的京杭大运河将南闸村紧紧夹在了中间,曾经的南闸村出入只能依靠两个渡口、一叶扁舟,交通十分不便。时过境迁,随着运河交通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2)
<正>台儿庄这个弹丸之地因为经历了一场惊人血战,闻名世界。1986年一部名叫《血战台儿庄》的影片再次把台儿庄推向世界。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电影《血战台儿庄》的上映,竟然对改变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和沟通起了意料不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倪直爽 《黄埔》2013,(2):28-29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早期中国军队抵抗日寇取得全胜的一次大战役,战斗空前残酷激烈。时年16岁的我参加了16个日日夜夜的台儿庄保卫战,光荣地作为八百敢死队的一员,与凶残的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那16个日夜的战斗情景一直深深地刻记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6.
血战台儿庄     
<正>战死的士兵大多血肉模糊,只能靠衣服分辨哪个是鬼子,哪个是战友,"在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啥是害怕。"1937年,河南新乡人王清松还是一名小学教员,教书识字。七七事变、淞沪会战,日军侵北平、占南京,18岁的王清松把手中的笔换成一杆中正式步枪。他告诉自己的团长,誓死要把鬼子赶走,让孩子好好念书。当时,王清松驻守河南孟津,负责黄河防务,3月上旬晚上9时多,部队接到命令,拔营开往徐州。目标:台儿庄。尸山血海,力战而死台儿庄,一个濒临京杭大运河、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鲁南小镇,方圆两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9)
<正>4月19日,数百名两岸信众在福建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妈祖第一行宫"共庆妈祖诞辰1057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松山天后行宫彩旗飘扬,鞭炮齐鸣,两岸信众统一着装、身披绶带,在该行宫董事会董事长陈梅月的带领下向妈祖金身行三跪九叩之礼,依次完成迎神、上香、初献、亚献、终献、诵读祈告文等传统祭祀礼仪。霞浦松山天后行宫董事会秘书长陈杰说,妈祖文化是两岸同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21,(3)
正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人民群众对台儿庄战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均给予了全力的支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畅谈战役胜利时深有感慨地说:"淮南鲁南各地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也是民众。这些民众完全是赤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地担负起救亡的责任来了。"可以说,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21,(2):52-55
正山东省是对台交流合作大省,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省份之一。2009年12月以来,中央台办、国台办先后批准在山东省设立了台儿庄、刘公岛、孔庙、泰山、齐鲁台湾城5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近年来,各个交流基地结合自身优势,成为鲁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海流 《春秋》2012,(2):5-7,1
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著名诗人臧克家冒着被轰炸的危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三进三出,对台儿庄主力部队第五战区的三个师进行战地采访,仅十几天就写出了长篇通讯《津浦北线血战记》。采访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自带他到前线采访,并为通讯作了长篇题词。为全面追记当时的情况,记者查阅有关史料,又与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