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从费孝通先生提出我国各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这一概念曾进行过多次激烈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政洛性的概念.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观念形态的概念.本文作者凭借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并结合我国民族过程的悠久历史证明无论是"多元"还是"一体"都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的概念.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跨文化共享的多民族聚合体,这样的聚合体是并存多元文化长期互动后必然呈现的文化辐合现象.因此,"多元一体"概念的提出是民族学族际关系理论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化中断"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西方教育人类学"文化中断"理论的产生背景,并借用了其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文化中断"的特殊内涵,认为"文化中断"是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最后从教育学的角度指出了减少"文化中断"对民族教育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董丽 《前沿》2013,(9):45-47
结合我国国情,我国56个民族都各自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我国幼儿教育应具有"尊重民族多元,强化民族认同,形成国家一体"的基本理念。研究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教育,强化幼儿的中华民族认同,对促进我国幼教改革,增强我国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能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试探讨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分析学前教育阶段渗透中华民族认同感启蒙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如何开展幼儿的中华民族认同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4.
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载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价值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相统一,才能增强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相融合,以此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二课堂”、网络及宿舍等多元价值载体赋予易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民族地区,受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多元文化的背景,这就决定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着力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六观"教育,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和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期推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亚裔美国学生的高增长趋势和"模范少数族裔"的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相较其他族裔而言,这一群体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学业成就、身份认同、家庭背景等方面体现出"亚洲性"群体行为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及其对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可对我国民族教育在教育公平原则和多元文化政策的确立及具体实施上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理论范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外在的使命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体系,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则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起点、演变动力和服务主体.这一内生逻辑是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切入点.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所存在的"初学步""稳迈步""大踏步"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回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基础、民族话语演进与个体话语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民族话语、个体话语建构回应并呈现了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的核心关系,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话语从基础性共识走向整合性共识,民族话语从自动化共情走向联通式共情,个体话语从自觉与自为走向共觉与共为.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一种潮流,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西方一些多民族国家陆续采纳,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在此,探讨了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部分内容,并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先有地区性的局部统一, 再逐步向多元一体过渡。从西南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化起源、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及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郡县制度对西南民族融合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内部多元一体的形成等方面看, 这一历史规律在西南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形态而存在的,因而也必定是多元而差异的,而现代国家内含着一体化特征和整合性原则。因此在现代多民族主权国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传承与国家一体化整合之间的紧张,有可能引发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中国也面临着"中华文化一体化建设与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困境,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理论,通过"一体多元"的方案,中国是可以走出这种困境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整体性与形象性思维的影响下,在民族教育跨学科属性的背景下,在定性研究范式的助推下,田野调查在民族教育研究中备受推崇。但研究者在运用田野调查进行民族教育研究时,仍存在以民族文化调查附上教育功能阐释为研究模式、以移植人种志的田野调查法为研究模板、视田野调查为民族教育研究的必选方法等误区。于是需要在今后的民族教育研究中具备从田野调查中"走进去、走出来"的思维,实现田野调查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因地制宜,运用田野调查扩展民族教育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严庆  李彬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152-158
在实现民族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防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从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相互关系原理,贵州省实施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践表明,这一活动是一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新时期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只有结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才能取得实效。根据新时期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三性"要求(注重主体性、立足实践性和坚持系统性),搞好"三重"路径(重视教学引领、重视文化渗透和重视实践体验)。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虚假的意识形态,同时预示了未来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指向人的终极关怀——人和人类的解放。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当前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对于个体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推动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个体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养成,推动社会各种利益的有效整合,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软实力"的作用;对于国际社会中思想文化交流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把握自身的话语主动权,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15.
贵州民族教育质量提升需着力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结构、技术、制度三条路径实施,以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为目的,完善民族教育体系结构;以"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为中心",变革民族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民族教师的培养方式;以"‘双百工程’和‘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项目’"为重点,不断创新民族教育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多维度构筑素质教育平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高校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体现在公安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全面地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它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和公安职业文化的双重特征。公安高校素质教育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平台构建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徐益亮 《青年论坛》2014,(1):114-117
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学校仪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而且更为重要和根本的还在于它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仅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追求。学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指学校仪式满足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需要的积极意义。学校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升人、塑造人、发展人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个体文化习得、情感陶冶、磨练意志、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18.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以公安部提出的"三个转变"为契机,推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创新符合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在师资队伍转型、训练内容更新、训练模式建设、警营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构建符合公安队伍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公安教育训练新模式,才能不断提高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时代"与"90后时代"的交叉影响下,"90后"大学生群体希望保护别人,使别人受到益处的倾向通过微博的影响力得到彰显,但是其对他人缺乏理解和尊重,成熟度不高这些问题也在"微时代"背景下扩大化了。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和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为手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传统美育与当代美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济喜 《思想战线》2001,27(5):67-71
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审美教育传统,它从礼乐文化派生而来,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传统.中西方美育传统之一致在于对人的综合素质之培养.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之间的精神纽带就会断裂.当今中国美学出现的低迷状况,主要由人文精神迷失所致,美学未能从工具论的价值观中走出来,当代美学建设应积极借鉴我国传统美育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