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曹晓玉  刘琪 《世纪桥》2023,(9):64-66
高校的教育教学宗旨不仅在于“育人”,更在于“树人”,在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辅助下促使当代大学生端正价值观、强化世界观、深耕人生观,这是推进学生走向社会、立足岗位的坚实基础,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体现,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育的重要保障。要在“大思政”格局下持续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时效性,扩大高校思政课程影响范围,应紧跟“大思政”格局下的新要求,把握其中内涵意蕴,正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大格局为契机、以大担当为导向、以大视野为视角、以大变革为突破的课程体系构建,在改革中融合创新,在实施中驱动发展,为高校启智育人奠定基础,为社会人才输送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2.
陈斌 《世纪桥》2023,(11):63-65
构建“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新举措,以“大思政课”为主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增强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内涵,拓宽了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路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理解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政课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原则,必须基于“大思政课”视域,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和场域维度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建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主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要求。在两者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点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坚持精准细实、抓好思政元素,深入研究学情、顺应学生需求。在实践路径上应注重强化师资建设,建强党员教师“排头兵”;抓好施教过程,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程建设,筑牢教育教学“主阵地”。  相似文献   

4.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党建育人注入新动力,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的新途径。以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为基点,从大思政课视域的角度阐述高校党建育人的当代价值,通过分析在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党建面临的困境,进而探究出高校党建育人的有效路径,将理论与实践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性思维,增强大学生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曲雪松 《世纪桥》2024,(1):103-105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主题教学运行机制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通过提炼教学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匹配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拓展课堂实践等环节,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将专业元素融入思政课的各个环节中,建立互补式的课程体系,增加思政课的亮点和出彩点,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二级学院应积极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构建有效的工作模式,全面深入快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以教师育人意识、育人能力提升和以学生成长需求侧供给满足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核心驱动力;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就业教育相融合”的“双核驱动三项融合”工作理念。全面探索建立“五三五”工作模式,即创建“五个一工程”,推动课程思政与党组织建设相融合;打造“三个育人成长平台”,促进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把握“五个成果导向”,推进课程思政与就业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7.
苏小丹 《世纪桥》2023,(2):24-26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素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资源。通过梳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阐述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结合高校思政课建设实际,探索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程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邓新星 《世纪桥》2023,(8):63-6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线上教学”模式已经慢慢成为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程中覆盖范围最大、影响力度最广的关键课程,必须抓住教育数字化发展关键契机,探索研究开展好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有效路径,可从强调教学内容逻辑和美感设计的平衡性,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互动的高效性,注重技术平台和方式运用的规范性三个方面着手,着力提升思政课改革创新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自立 《世纪桥》2023,(1):74-77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的层次逐步提升,在思政教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具活力的思政教学视野,也就是“美育”。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审美为视角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基于此,对美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美育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美育视野下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助力于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思政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传授,又要重视情感熏陶,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党史与思政课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课程,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意义及党史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以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路径。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课程思政关系着培养人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因此,梳理好新时代以来“课程思政”建设历程的有效经验,研判好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存在的问题,规划好课程思政未来建设的优化路径,对于高校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连接,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目前,各高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性质模糊、教学过程管理不足、评估考核实效不高、教学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向课程建设专门化、课程组织规范化、课程评估全面化、保障机制体系化等方向发展,以期更好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大思政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各专业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专业发展路径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在高校传媒类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融合教学模式,将思政内容和传媒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切实推动此类专业方向的课程思政优化及改革。基于此,强调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探讨传媒类人才的培养要求,重点研究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传媒类课程的融合教学策略,通过课程教学案例分析传媒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主要体现在: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强调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坚持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相对接等方面。这些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5G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将VR技术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场域、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要充分利用5G时代的网络技术传播手段等优势,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与VR技术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确立思政课VR实践教学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师VR技术能力,创设思政课实践教学VR场域,健全思政课VR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VR技术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对加强思政课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做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7.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高校思政课育人主渠道功能,需不断提升教学实效,以增强理论说服力、课堂吸引力、时代感召力。要紧握时代脉搏,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着力聚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推动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加大课程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发挥教师队伍关键作用、提升教师综合教学素质,真正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代使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许燚 《世纪桥》2024,(5):103-105
通过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以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性,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价值。对高职院校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等,可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结果表明,采纳这些策略能够有效促进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立德树人的教育格局提供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既是对思政课建设基本经验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体现了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善用“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思政课发展的鲜明特色。要厘清“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把握“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明确“大思政课”的建设理路,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而更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20.
玉香 《世纪桥》2022,(9):46-48
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要开好思政课,把握其理论体系、思想体系、逻辑结构的“核心”至关重要。课程明确的思想性、坚定的政治性和正确的理论性决定了它的方向与性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理论的引领。课程所阐述的“时代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始终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和决定体现了思政课理论的精髓。课程抽象理论需要具体概念阐释,通过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功能等实现课程理论的具体化、立体化,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理论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