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科学地制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战略目标;从战略高度对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成功探索出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时代即邓小平时代。  相似文献   

2.
韩伯成 《工会博览》2011,(12):67-6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容动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90年光辉历程,蕴涵着极其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4.
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所有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梦,从社会主义角度解读是个不可或缺的视角。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提供了现实的新起点,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是遏制列强瓜分中国图谋、推动先进中国人百折不挠寻找救国真理的强大动力。但民族精神本身并不能为近代中国指明应走的方向和道路,民族精神所依托的传统儒学同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取代了民族精神所依托的传统儒学及若干西方引进的资产阶级思想,为中国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推动民族精神实现了开放性、革新性、科学性、主体性的现代重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原点,有层次、分类别、成体系地展现了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质,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精神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作为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一环,由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创造,是连缀具体革命精神的历史链条、贯穿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精神脉络、反映党的奋斗历史的理论图谱.这一谱系的发展呈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助益于党和国家汇聚磅礴力量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8.
9.
《当代世界》2008,(8):1-1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一举世瞩目的全人类体育盛会在中国举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将将在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争夺中一决高下。北京奥运会,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中国展现给世界,使源于西方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东方得以更广泛地弘扬,必将永载人类文明史册。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9,(17):260-261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所围绕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从前人的手中接过民族救亡的历史使命,为民族救亡奔走呼号,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因此在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艰苦辛险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道路上锤炼出了百折不挠、革故求变、团结包容的革命品格,这些精神既深深植根于刻苦耐劳、矢志不移、雄健刚烈的传统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同时又赋予了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崭新的时代形态和时代内涵,因此,红色文化不仅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塑造、赋意和积淀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更是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的时代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宫力 《当代世界》2011,(7):18-21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历史情况,制定和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经过不懈的努力,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性大国,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2005年3月14日,在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令国际社会瞩目的<反分裂国家法>以2896张赞成票和没有反对票的投票结果高票通过,并随即由胡锦涛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予以颁布实施.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其大陆八天七夜的"和平之旅";5月5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开启其八天九夜大陆之行.连宋的大陆之行,谱写了两岸关系历史的新篇章.那么,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台湾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为什么"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模式在台湾问题上很难施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作用?连宋的大陆之行是否有助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台港澳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义虎教授.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9,(7):274-275
红色精神是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构建的核心价值观,其内涵包括崇高而坚定的信仰信念,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优良的传统作风。从红色精神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流变,实质上是在根本内涵稳定的前提下,中华民族从革命和建设时期向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在价值观上的体现。在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信仰信念匡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用初心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用优良作风传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旅游服务合同尽管以精神利益为合同标的,但这并不代表其违约责任中应当包含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必要,但世界各国均未在旅游合同中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即使修改现行立法,考虑到相关后果,也不应该支持旅游服务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诉。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春节前夕,市总工会副主席时纯利等领导一行来到建工集团地铁九号线施工现场,看望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干部职工,并与职工代表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6.
雪珥 《法制博览》2010,(7):37-37
正当甲午战争进入白热化之时,上海一家媒体爆出猛料,称阵亡清军将领左宝贵之妻组建“娘子军”,欲赴前线抗敌。然而,这条爆炸性消息其实只是凭空炮制的假新闻。在国家陷入危难的时刻,中国媒体竞以这种方法寻求精神安慰,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7.
恭苑 《法制博览》2013,(11):296
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研究不仅是国家立法科学性的必然要求,还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法律的制定重视法学概念与价值观念,而对法律的量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利于实现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科学性。尤其是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缺失,极易造成司法的随意性。本文拟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必要性和原则出发,探讨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标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既是党和国家对科学发展观更进一步的深化,也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必然步骤。它不仅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提出的要求。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改朝换代,政权更替,对自然环境造成过极大的破坏;就是盛世时期也有不少破坏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研究精神赡养问题,应当回到法的一般原理中去探讨精神赡养的内涵,如法律关系通常由主体、客体、内容这三个部分组成,在精神赡养法律关系中,也应当明确其主体、内容、客体,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会探讨精神赡养义务的履行主体、表现形式、立法目的等内容,进而对于精神赡养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工人日报》2011年3月2日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就当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