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从法社会学角度来看,外部监督体制的缺陷、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司法道德的缺位构成司法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整治司法环境和确保自身职业素质是防止司法腐败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入,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司法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使得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信任危机"。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公正问题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正确认识司法腐败,加强对司法公正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李松 《法治纵横》2011,(13):14-15
在有效监督缺失的情况下,有些“另案处理”变成了“另案不理”。或降格处理。这是司法腐败中的又一新黑洞。  相似文献   

4.
司法腐败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恶性毒瘤,并成为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严重扰乱了国家法律秩序,践踏了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抑制和根治司法腐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一、司法腐败现象的成因司法腐败现象的形成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有司法机关的自身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目前的法律体系不是很完善。公、检、法三家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这就为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2.司法机关体制不顺,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我国司法机关目前的现状是职责混淆、体制不畅,缺乏独立性。3.查处打击不力。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的态度上非常坚决,目标非常明确。但是有的地方在贯彻中央精神上存在着查处不严,打击不力的现象。4.个人主义思想抬头。一些司法干警对社会  相似文献   

6.
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在强化司法官员更高义务标准的同时,应保障与其义务相适应的待遇及权利。  相似文献   

7.
司法腐败正成为中国时下社会各界所严密关注的焦点问题,极大影响了判决公信力及纠纷的有效解决.从根本而论,一国遏制司法腐败的强度及效果,直接反映了该国司法系统有序运行的可能及限度,是司法文明的重要风向标.因此,《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5年版)》将“司法腐败遏制”作为极为重要的一级指标予以评估,通过对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证调查为分析样本,较为全面、系统地研判了中国司法腐败的现状,并主张通过强化权力制衡、增加司法透明、推动公民参与以及完善追责机制以有效遏制时下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遏制司法腐败的对策的思考,认为提高司法人员素质不是当前遏制司法腐败的紧迫问题,司法独立也并不是遏制司法腐败的唯一或者说较为重要的对策,当前遏制司法腐败最迫切也最可行的是找准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制约的关键点--尽快实施司法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及赋予媒体及大众更为现实有力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司法腐败"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了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之中。  相似文献   

10.
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司法独立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要消除妨碍司法独立的种种弊端,治本之道应是从整个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上加以改革。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司法权异化为可以进行权钱交易的私有资源,则是司法腐败的根源。救治之道,主要是改革我国的权力结构,使司法权既相对独立,又受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同时,也有赖于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的自主、自治,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从体制上摆脱外界钱财和权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应海东 《法制与社会》2011,(31):179-180
司法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我们亟须寻找一种完善的监督机制来抑制趋势的蔓延。本文将对我国司法腐贩的成因及对策作出相关论述。我国的司法腐败现象又具有哪些特殊性?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防范?  相似文献   

12.
傅达林 《检察风云》2010,(16):10-11
权力过大而又缺乏监督,“中国第一执行局长”杨贤才的落马,被舆论解读为“意料中的事”,再度折射出法院执行已为司法腐败重灾区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金鑫  周文 《中国检察官》2010,(19):62-6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遏制和预防司法腐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和目标、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办案实践中,本属客观需要的另案处理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标注另案处理的案件,结果经常是不了了之,涉案犯罪嫌疑人借另案处理逃脱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现阶段暂于监外执行权钱交易问题突出,缺乏监督的力度,肯定了新刑事诉讼法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完善,朝着同步监督的方向迈开了一大步。但该项刑罚执行变更制度从提出申请、鉴定、决定或审批、执行历经多个环节经手多个司法部门或医学鉴定机构,在监督方面法律的完备还需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立足现有的法律规定,集中力量抓住源头,堵住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实施有效的监督,严防暂于监外执行滋生腐败,实现公平公正的刑罚执行。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司法腐败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危害,没有人注意到司法腐败对律师的危害,甚至还有人把律师指责为司法腐败的帮凶。其实不然。应当说,律师是司法腐败的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天津检察》2008,(2):72-72
据资料表明,从2006年到现在,至少有14个地方的中级法院负责人因腐败落马,其中尤以阜阳三任中院院长和武汉两任中院院长“前腐后继”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8.
宫楠 《法制与社会》2011,(6):178-1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近些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在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严重制约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健康成长,司法腐败就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司法腐败问题从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不良影响、司法腐败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影响司法腐败的因素等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缓刑是我国刑事判决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法律权威性、公正性的重要体现.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对于缓刑的认定、判决标准、缓刑执行期间的监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近年来司法机关在缓刑判决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司法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到司法机关的整体形象,破坏了法律的尊严.本文分析了我国缓刑判决制度的主要特点,就可能出现司法腐败的领域进行了着...  相似文献   

20.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折磨被讯问人的肉体或精神,以获取其供述的一种极恶劣的审讯方法。虽然我国法律已明文规定禁止刑讯逼供,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仍一定程度的存在,并且持续侵犯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危害正常的司法活动。鉴于此,探讨刑讯逼供的产生根源和遏制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从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历史、法制等方面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根源如何采取相应的遏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