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建立环境会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新 《人大建设》2006,(3):41-4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向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发展,而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对环境会计的核算仅限于环境保护的支出,对环境资源等没有进行相关的反映,会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本文试图对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实行环境会计要遵循的原则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税(以下简称环保税)是指对在国域境内有污染行为发生且造成一定程度(以环保法规的规定为准)环境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排放、遗弃的环境污染物和造成的社会公害等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相似文献   

3.
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方国家由于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其后果是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痛定思痛,开始认真着手解决环境问题,严格立法执法。  相似文献   

4.
环境公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求索》2006,(11)
环境公益的实现,国家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一极必不可少,它源于国家所负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公民诉讼的定位。而环境公诉与其他环境诉讼形式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在保护环境公益方面,环境公诉的原告资格赋予一定的环境保护机关比赋予检察机关要适宜一些。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前进,我们应通过环境实体法或程序法赋予环境保护机关提起环境公诉的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5.
人大动态     
河北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日前,作为全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综合立法的首次尝试,《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对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草案规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依法享有获取相关环境信息、对环境决策以及环境执法表达意见和建议、对环境违法行为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举报、寻求行政或者司法救济、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等权利。  相似文献   

6.
忧患·责任·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湘溶 《湖湘论坛》2002,15(5):25-27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向教育提出了挑战,促进了环境教育的产生与成长。环境教育有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公众教育之别。面向公众的环境教育是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因为舍此就不能将环境保护由精英的理念转化为公众的自觉,由政府规划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环境保护事业就会落空。我认为,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要重在6个字上下功夫:忧患、责任、参与,旨在培养公众的环境忧患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一、忧患公众具有对环境问题的知…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保护高涨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备受关注,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湖北省主要的出口市场国家或地区环保程度普遍较高、环境标准严,湖北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突出。协调贸易与环境是湖北省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国际环境规制对湖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绿色贸易背景下湖北发展外贸的直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环境行政执法作为环境法律的实施保障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不得而知,因此各国都很强调环境执法建设,中国亦然,但在中国,环境行政执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十分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在本文中,将具体讨论我国环境执法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环境保护并未与人类社会文明同步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使得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入手,其中,环境执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提出"实行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责任制,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建议从设置生态考核指标和推进考核方式开放民主两个方面,创新官员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1、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增加生态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应明确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指标正式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范畴,并提高权重。如居住环境整治、单位产出能耗、"三废"治理达标率、绿化面积覆盖率、环保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目前所设的环境保护审判庭可分为环境保护合议庭、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和狭义的环境保护审判庭三类。在我国设立环保审判庭具有现实的依据和意义,但存在管辖范围、成员组成、案件来源等一系列难以确定和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我国环保审判庭宜在局部试点,不宜在全国推广,宜成立专门环境法院或实现现有专门法院的转型以应对生态环境案件。  相似文献   

12.
韩永清  徐永平 《前沿》2003,(12):160-162
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搞好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搞好这些工作 ,就要首先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 ,就要分析目前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阿计 《公民导刊》2012,(11):36-37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不仅在环保界、法学界回荡了十多年,也涌入了民意机关。据统计,在1995年至2012年的历次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共2474人次以及台湾、海南代表团提出修改环保法的议案多达78件,成为修法的直接推手。从2008年起,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历时三年,对环保法及相关法律进行了立法后评估,形成了一系列论证报告,并提出了基本的修法建议。据此,原本在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中居于论证项目之列的环保法修改,正式纳入了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2012年8月27日,环境保护法修正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大量使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未停止。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为原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刑法介入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正>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20世纪50到60年代,西方国家由于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其后果是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痛定思痛,开始认真  相似文献   

16.
李红梅 《前沿》2007,(12):213-216
本文就达茂旗开展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做了景观特征、区域现状、人为利用状况、生态环境态势分析,从而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胡建华 《前沿》2012,(14):106-108
环境政策执行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实现有赖于有效的环境政策执行.我国的环境政策执行还存在问题,如政府和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差、环境政策执行机构权力配置偏弱、执行主体职责不明、执行手段和原则固化硬化以及执行偏差的矫正存在缺陷等.为此,该文提出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创新我国的环境政策执行,主要包括: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意识,推行生态经济的“四化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在环境政策执行方面的责任,增强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提倡柔性执法,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拓宽公众参与途径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以151票赞成、3票反对、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也成为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修订案。由于环保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百姓民生,因此,环境保护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新修订的环保法一经通过更是获得社会各界好评,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用法治向污染宣  相似文献   

19.
仇和 《群众》2006,(8):4-5,16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江苏“两个率先”全局,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在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过程中,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把保护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环境法律保护,存在环境保护法治理念不足、环境保护专项立法缺失、环境保护法律调整机制失衡、环境保护法律运行机制偏轨等问题。对此,应当树立依法治理的新农村环境法治理念,填补农村环保专项立法空白,并建立多元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