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官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时代涌现了无数的优秀法官。他/她们有"时代先锋"宋鱼水、"百姓的好法官"金桂兰、"人民的好法官"蒋庆。"法官妈妈"贾建平以及"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陈印田等等。阅读媒体文章,我们震撼并感动于他/她们  相似文献   

2.
伊舟  老帕 《法治纵横》2014,(19):50-51
“新疆最美基层法官”评选活动是2014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新疆平安网共同举办的,从全疆100多个基层人民法院的4883名一线办案法官中寻找出了符合为民之美、公正之关、清廉之美和奉献之美“四美”标准的10名优秀法官。在这十名优秀法官中,州直法院的法官就占了2名。其中,伊宁市人民法院的荆霞以1410552票、昭苏县人民法院的吐尔逊娜依·马力克以512234票脱颖而出,获评“新疆最美基层法官”。在昭苏县这片热土上。她被广大农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法官”,她就是草原的女儿、人民的好法官——吐尔逊娜依·马力克。24年的坚守,源于对司法事业的执著追求,她要求自己做一名讲责任和道义的法官,明断是非,刚正不阿。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她经常深入反恐维稳重点地区开展反分裂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先锋;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她更是将庭审现场搬到了田间地头、牧民毡房,把公平正义带给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做亲民爱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3.
8时30分,安徽省城人民医院的邵芬医生在儿子阿勇和女儿阿玲的搀扶下走进法庭。和往常不同,今天的开庭时间很短,在履行了前面的法定程序后,法官站起来宣读判决书,当法官读到“李明犯故意杀人罪证据不足,宣告无罪”时,她没有反应,直到丈夫走到面前,紧紧地拉住了她的手,她才如梦初醒,一时间,她的泪水汹涌而出。这一天,是2001年8月8日,至此,陷入一场人命官司的丈夫李明已在“死牢”里煎熬了1800多个日夜,经历了6次审判,而她则和一双儿女在屈辱和艰难的日子里度过了整整5个春秋。  相似文献   

4.
近期,法官职业风险问题在一些媒体上成了热门话题,深圳中院多名法官涉嫌违法犯罪,由此引伸到法官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严守时限、作出裁判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风险。毋庸讳言,这些风险不同程度地困扰着法官,由此也在法官中产生了倦怠、麻木、恐慌等不良情绪。但在笔者看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直面职业风险、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才是无愧于时代的合格法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人们的观念也向多元化转变,对此很多法官都感喟办案更难了。法官处于矛盾的“聚焦点”,可谓风口浪尖。一起案件到手,无数双眼睛注视,…  相似文献   

5.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来到法院立案庭的立案窗口焦急地比划着,并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发黄的信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告儿子、儿媳”。立案法官正欲与之交谈,却发现老太太是个聋哑人,根本无法交流。正在犯难时,细心的法官忽然发现老太太手中拿着一支笔,于是,法官拿出白纸,开始了与老太太的特殊“对话”。不知不觉,这一问一答的内容,就写满了两大页。原来,老太太是个五保户,今年85岁,由于儿子和媳妇对她不好,加之当地居委会正在给她联系住敬老院,她也愿意到敬老院住,但又担心走后住房被霸占。经法官解释法律规定并留下了电话号码,老太太明白了如…  相似文献   

6.
以往,在人们的心中,法院判案不可能皆大欢喜,因为总有败诉的一方,所以,总有一方不满意。而宋鱼水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观念,她这个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女子,把法官职业演绎到了似乎高不可攀的境地——胜败兼服!法官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人们对法官提出了“高水准”的要求。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勾画的理想法官。虽然理想和现实不能完美地结合,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拥有理想。因为充满激情的理想即便是在缺陷的现实下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总会有圆梦的那一天。大众给宋鱼水的关注恰恰反映了人们对法官这一社会群体的整体期待——人们希望宋鱼…  相似文献   

7.
吉布敏 《特区法坛》2004,(9):42-42,47
法官是一个神圣的名词,她具有特殊的含义。她是正义的象征,是公平的化身,是法律的忠实卫士,是人们鞭笞邪恶的寄托,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石,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荣誉。她不仅在“以法治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以其特有的职责发挥着中坚力量,而且也应在“以德治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以自已的行为起到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年36岁的李善香,是一位朝鲜族女法官。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法院工作13年,从审判员到庭长,以出色的成绩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赞扬,先后荣获抚顺市“十佳法官”、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林永青  赵洋 《中国审判》2011,(12):70-71
她慈母般关爱着失足少年,不离不弃地守护,帮扶着他们;她的足迹遍及南平20多所学校,为3万余人次进行法制教育;她不断创新法制教育工作的载体和方式,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从校园拓展到社区和家庭。她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詹妈妈”的全国模范法官,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法官中立、居中裁判的审判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有人把法官形象地比喻成球场上的裁判,强调法官要像裁判那样保持绝对的中立,不偏不倚,如此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这相对于过去审判长在开庭时带着感情审案,帮着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论辩的作法,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我认为,目前在审判界主张法官中立的同时似乎过多地强调了法官居中的一面,忽视了法官职能中主持正义的一面,似乎法官在法庭上“无为”或“无所作为”则是中立,如发现问题,主动查明则被斥为职权主义,有偏向一方当事人之嫌,从一个极端走向…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印象中,“二奶”一般都是那些贪图享乐自甘堕落的女子。然而,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良家妇女,可她却也当了别人10年的“二奶”。与别人不同的是,她当“二奶”既非自觉也非自愿,而是受人蒙骗所致。而长期蒙骗她、把她当作玩物的人,竟然是一位头顶国徽的法官!谈起这段噩梦般的经历,她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2.
《南方周末》1998年1月2日在“人与法”专栏中发表了贺卫方的一篇约两千字的学术散文 :《复转军人进法院》。这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是一篇学术杂谈 ,一篇散文 ,但“形散而神聚” ,主旨是 :复转军人不应当成为法官 ,除非他们从前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 ,并且符合法官任职的其他要求。文章说 ,法官这一职业的性质近乎医生 ,同样决定着人们的生死祸福利害 ,同样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及技术训练。既然不能“理所当然”地安排复转军人进医院当医生 ,那么也不应“理所当然”地安置复转军人进法院当法官。文章还提到 ,早在80年代 ,最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足球裁判龚建平受贿案(以下简称龚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龚建平的上诉,维持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龚建平有期徒刑十年的一审判决。作为“黑哨”第一案,此案从检察机关起诉,到法院受理并作出终审裁定的近一年时间里,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法学界对“黑哨”是否应该定罪的激烈争论。如今终审已经结束,司法机关最终介入黑哨问题,并对受贿的裁判定罪量刑,该案已经“盖棺论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因为在此案的审理中,法官在面临着激烈争论的情况下,并没有去寻求最高司法机关的批复或解释,而是大胆地对法律条款直接作出解释,走出了迈向司法能动主义的关键一步。这种司法转向颇值关注,所以笔者试图透过对此案的分析,对司法能动主义的理论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道歉  有个妇女提出要跟她的丈夫离婚,原因是她丈夫抛弃了她。这个妇女共生育了14个小孩,年龄分别是1—14岁。  法官问:“他是什么时候抛弃你的?”  “13年前。”  “如果他是13年前离开你的,那么这些孩子是谁的呢?”“他老是回来向我道歉呀。”不到一小时  贝克驾驶的摩托车被警察拦下。  警察:“我们这儿规定行车每小时不得超过50公里,你的车刚刚超过了这个速度。请留下你的姓名和地址。”  贝克看着警察,认真地说:“可是我刚开了一刻钟,还不到一小时呀!”不能怪我  法官怒斥被告:“自从我担任这个地方的法院法…  相似文献   

15.
孙智林  靖纪 《中国监察》2010,(16):52-54
陈燕萍是位老典型。她在法院工作21年,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14年,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情系百姓,真情调解,被誉为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她关注民生,关爱百姓,长期帮助残疾儿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早在2003年,她就被江苏省纪委作为勤政廉政典型进行宣传,有关她的事迹被编成节目在省廉政之光晚会演出。  相似文献   

16.
陈真 《检察风云》2002,(8):26-27
一位逃匿在外的女毒贩,在同伙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移送给法院之时,竟狂妄地潜入法庭旁听法官对同伙的审判。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她却被人民法官法眼识破“玄机”,在法庭之上被逮个正着。  相似文献   

17.
左右 《江淮法治》2010,(4):18-19
宋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的法官,曾任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多年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宋莹,被她的小被告们亲切地称为“宋妈妈”,而每一位小被告的近况都牵动着宋妈妈的心。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08,(9):I0002-I0003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吴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以社区党支部书记贾银锁、主任贾建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两委成员团结一致,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人们心中的法官提到法官,人们头脑中通常会浮现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或女人,身着黑色过膝宽大长袍,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满脸满眼都写满了沧桑,他或她在高高的审判席上正襟危坐;他或她不说话时令人既敬且畏,而一旦他或她开口说点什么时,人们心中就只剩下诚惶诚恐的忐忑了。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形容法官的词汇不外乎以下几个:高高在上、刚正不阿、不苟言笑等等,之所以人们头脑中的法官是这样的形象,是因为法官这个职业自诞生以来就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保守。尽管法官被称作"正义的化身"或"公平  相似文献   

20.
花蕾 《中国审判》2021,(13):45-45
“对于百姓来说,一辈子可能就打一次官司,法官一个亲和的眼神、一句真情的问候会让当事人备感温暖和尊重。”黑龙江省鸡东县人民法院“双语法官”吕仙华表示。2004年,吕仙华考入鸡东法院,成为一名书记员。40岁那年,她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现更名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为一名法官。她工作率先垂范,一心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一件件、一桩桩愁事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