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如珍 《云南人大》2007,(3):24-24,23
民族立法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综合性广、灵敏度高、成本较大的系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6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规定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权,在州委的领导下,依靠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先后制定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0个,修订3个,指导三个民族自治县制定了自治条例(含修订)和单行条例6个,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无论从贯彻实施的效果还是从立法的质量上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立法理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立法宗旨与各族人民的愿望和需求尚有差距,立法技术还不完全适应民族法制建设要求等问题。为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对民族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思考,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云南人大》2006,(1):45-45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9条、第2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3.
《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分别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于自治条例的内容是关于本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的或综合性的法规性文件 ,而且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能出台一件自治条例 ,且一旦颁布实施就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此 ,制定自治条例基本上属于一次性立法工作。而单行条例的内容由于主要是调整某一具体事项的法规性文件 ,并且是需要根据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来制定 ,与具有相对稳定性、综合性的自治条例…  相似文献   

4.
关于湖南省民族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本华 《湖湘论坛》2003,16(2):45-45
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省份 ,有一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一百个民族乡 ,还有九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 (区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湖南省少数民族人口为 65 7 5 3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 10 2 1%。如何加强民族立法工作 ,为促进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法制保障 ,值得思考。自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 ,湖南省民族立法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是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5.
加强云南省民族立法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的民族立法工作,是全省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这一工作,对于加快云南的经济建设步伐,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增进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云南省民族立法工作的概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云南省的民族立法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十年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为依据,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民族立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具体表现在:(1)所有自治地方的人大都依法制定了自治条例。至1991年10月,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都已制定出  相似文献   

6.
科学确定立法项目,是确保法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突出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是对自治县立法的基本要求,也是自治县立法所要把握的首要标准。省人大民侨外委在指导自治县立法工作时,始终把突出地方特点,选准立法项目放在首位。要突出自治县的特点,就应当了解自治县有哪些特点,这是自治县立法选项的关键。通过几年的立法实践和探讨,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做好民族立法工作,推动依法治县进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民族法制建设、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亦然。这些立法除享有一般地方立法的职能外 ,还具有变通职能。作为总的变通立法授权 ,《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 ,对法律和行政…  相似文献   

9.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把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与云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制定了《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云南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云南省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云南的全面贯彻提供了法制保障。特别是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颁布后,我省高度重视新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将其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把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定”),做好修改和贯彻实施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工作.是当前和今后全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滞后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第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宪法》和《自治法》的这些规定,就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明确了国家赋于汉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立法权,具有特殊而又广泛的自治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新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宣传贯彻工作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有关内容以及在宣传和贯彻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云南大学法律人类学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张晓辉教授(以下简称张),就一些读者来信中较为集中的问题请他进行了解释和阐述。 记:此次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背景是什么? 张:作为制度文化领域的法律,它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总是受社会变迁和社会现实中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讲,这次…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省自治条例修订工作的现状 随着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2005年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出台,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秀山县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颁布后,根据上位法率先制定了自治条例,填补了地方法规的空白,对全市少数民族工作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现行《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寿文 《前沿》2010,(13):50-56
对两部法律性文件文本的对比,以及两部法律性文件修改的内容的对照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无论在体例、结构、内容、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深深受到现行《宪法》的影响;而现行《宪法》立宪思维存在的误区正是导致《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存在缺陷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误区表现为《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总章程"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章程"、"母法"与"子法"、"民主事实的法律化"与"党的民族政策的法律化"的对应关系的误读上。这三大误读是导致《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可操作性弱的原因之一。为了两部法律性文件的实施,正本清源,还《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性质之本来面目,是学界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7.
自5月9日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工作会议召开后,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遵义等7个市、自治州、地区和省直有关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8.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情况作简要汇报。一、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云南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和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从1951年5月12日成立峨山彝族自治县至今,全省已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共37个自治地方。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8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辖78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9%。同时,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在散杂居民族…  相似文献   

19.
文井 《人大论坛》2007,(8):36-36
7月13日至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吉才让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组来我省,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民族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20.
7月13日至19日,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吉才让率全国人大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跟踪督查组一行到贵州,对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整改方案进行跟踪督查。在黔期间,分别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三个自治州和兴义市人大常委会、兴义市人民政府的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