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关于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可以从时代高度、立场态度、中心任务、人才支撑四个维度进行把握。站在时代高度上,充分认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立足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以历史主动精神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高扬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根本立场;弘扬中国精神,用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培根铸魂,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锻造一支自觉坚守从艺初心,追求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创新,聚焦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真正强起来。守正创新,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立足新方位、把握新要求,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改革创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坚定改革意志、增强改革信心,大力弘扬伟大改革  相似文献   

3.
“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思想遗产。如果只是从具体的实践层面来理解,必然会出现套语化、片面化、标签化的倾向。本质上,“守正创新”具有超越具体实践中“技”的层面而更为深刻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这既是把握世界的重要范畴和基本方式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产物,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阶段新成果。“守正创新”在哲学思维层面的发展: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到实践辩证性思维方式,实践理性从“前提性”反思转向“价值性”反思。从思维方式层面把握守正创新实质内涵,也能更好地把握“守正创新”对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同时推进反“左”反右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既保持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不断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篇章。中国共产党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原因在于其以初心使命引领方向,在实践中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并把自我革命贯穿其中,确保了党的本色不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必须坚定理论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同一切错误思想作斗争,同时把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全党思想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5.
郑莹 《当代贵州》2024,(17):66-67
<正>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最大限度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于地方志工作者来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考虑如何在自身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做到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最大限度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5,(11)
<正>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创新作为动力源,把基层作为着力点,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基层工作新局面。强化"抓项目"的理念,推动工作由虚变实。引入项目化管理,在市级层面全面推进"三个多出",即多出工作成果、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优秀人才,将宣传思想工作分为30个大项目、100多个小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并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新的一年,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历史方位,更加积极主动地抓改革、谋创新,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守正创新,守正是前提。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好用好网上网下"学习讲堂",建强"新时代讲习团"和"草原学习轻骑兵"队伍,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杨冬梅 《奋斗》2023,(1):28-30
<正>守正是坚持,创新是发展;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条件,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坚持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坚持守正创新,不仅从认识论层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恪守与发展真理的科学精神,也从价值论层面练就和夯实了自身的哲学底蕴,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颇有必要。从价值论视阈,深入研究守正创新的时代诉求,侧重有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守正创新的价值意蕴,凸显出思想理论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注重守正与创新共生互补、辩证统一,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价值引领。二是坚持守正创新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与科学价值取向,一定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三是拓展守正创新的价值实践,欲求获得现实与持久的良好成效,需要加强学习、敢于担当、提升能力,为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提供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舆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当前,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已取得重大成效,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相似文献   

11.
<正>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们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守正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对我国各项事业作出了科学梳理与系统展望,为现阶段党性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引导学员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切实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党性教育,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党性教育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更是学员成才立业的时代诉求。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党性教育,需要坚持“三性”原则,增强“融入”系统性;讲透“三理”内容,增强“融入”理论性;立足“三化”目标,增强“融入”实效性。面向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尝试科学解答“中国之问”;面向世界,坚持“守正创新”试图系统解答“世界之问”;面向未来,坚持“守正创新”力求全面解答“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坚持"守正、创新、融入"原则,改善传统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持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守正上下功夫,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真学习者。树立"责任意识"。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针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自身建设作出新的论述,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新的局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理解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对于更好把准方向、创新实践,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  相似文献   

15.
辛鸣 《党建》2022,(8):32-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逻辑,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精髓的内涵。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贯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16.
正海东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紧紧围绕中心抓大事,持续用力抓经常、深化改革抓创新、精准规范抓提升,履职尽责抓落实、担当作为抓推进,将守正创新、稳中求进贯穿始终,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到园区发展的方方面面,带动和推进了园区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在提高政治站位中把准定位。园区各级党组织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把讲政治体现到服务大局、尽责担当上,充分利用理  相似文献   

17.
党刊看党建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几年来,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守正创新。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内容、方法和队伍三个方面做到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李坤 《当代贵州》2012,(31):19-21
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既定目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蓬勃生机,文化创作热情高涨,文化精品力作涌现,文化品牌走向全球,文化服务惠及民生……贵州,正以生动的实践,奏响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23):34-34
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通过创先争优营造浓厚文化创造的氛围。文化创造必须要有氛围,精品力作必须要有创先争优、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才能够创作出来。当前,应当把进行文化创造,掀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