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产物.1903年,美国人艾维·李创办了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的著作<公众舆论的形成>,这两个事件,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成为人们一项自觉的社会管理活动和研究学科而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现代意义公共关系为"狭义的公共关系"或"自觉的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法治与德治的历史发展,并给出了马克恩主义的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与德治有全新的意义,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共同构成完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从传统德治思想中对道德重要性的论述,传统"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实践的作用,"德治"传统中有关"德治"与"法治"、道德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这三方面论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德治国"仍需吸收传统德治思想中积极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中平 《理论前沿》2002,(13):25-26
“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三个代表”是治党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完善的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必然要求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5.
论《墨经》的"类"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百年来,学界对《墨经》"类"概念的理解颇多分歧.总结前辈学者对"类"的研究,我们认为,"类"可以用"本质属性"来解释,但不能用"种属关系"来强解;在用"本质属性"解释"类"的同时,不能降低甚至排除用"相似性"对"类"的解释,因为这两方面的解释在理解《墨经》的逻辑类型时都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以"球"聚人     
以"组织球迷、团结球迷、服务球迷"为宗旨,成立了奉城中邦球迷会,并组建了自己的球队.球迷会的组建和运行满足了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满足了奉城众多青年球迷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脾约"证系由热病伤阴,导致胃肠燥热,大便燥结不通,由于燥热于内导致病家大量频繁饮水以解渴润燥,从而出现小便数的现象.这种胃与脾之间的纳快运慢、纳多化少的不协调状态,即是所谓的脾被胃所制约的"脾约".麻仁丸润燥通腑泻热,为治胃肠燥热便秘而设,燥热去,燥屎通,则"脾约"自解,小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报业正在积极转型和纷纷"变脸".新闻采写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以采写方式的"新理念、新视角、新手段、新语言"来配合促进报纸转型.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领导干部要以高尚的德行治党、治政 ,为公民做出表率。公职人员要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德行政、以德办事 ,在“以德治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公民重在教化 ,重在引导 ,重在影响。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要做好楷模和榜样。  相似文献   

10.
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代自武帝“崇尚儒学”以后,思想上主要采用的是儒家的“孝治”,两汉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汉代从刘邦起就“重孝”,后来“孝”是汉初的辅助治国思想:惠帝表彰“孝梯”,吕后“举孝授官”,文帝置《孝经》博士。汉代“以孝治天下”是武帝确立的,武帝在“孝治”上的重大举措有二:一是确立了用人上的“举孝廉”,另一是解决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后来,汉代统治者不断完善了有关“孝治”的立法。汉代“孝治”的原因,主要是由当时的同姓王分封制、小农经济和“黄老之治”走向失败,以及对汉初“孝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决定的。汉代“崇尚儒学”主要不是《五经》,而是《七经》,《七经》中最重要的又是《孝经》。《孝经》是汉代的必读经,从中央到地方都要“置《孝经》师”,用人“举孝廉”,《孝经》还是社会教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两个重要思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是一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面向21世纪,深入研究并努力推进"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良性互动,对于进一步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早日顺利实现治党和治国的最终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此,对"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两个重要思想的研究、学习和实践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对我们的工作和实践产生更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以来 ,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目前正进行的科技革命把知识和能力摆在了第一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社会关系 ,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对这些由于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必须运用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来调节 ,这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科学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短时副词从时量角度看表示短时,从时制角度看可以表示后事,从时态角度看表示即行,考察了短时副词与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规律,重点讨论短时副词与动词短语(动补短语)组合的特征,揭示短时副词与动词、形容词组合和与动词短语组合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以期进一步阐释短时副词与现代汉语时相结构和情状类型的选择制约关系,即:短时副词可以用于终结情状句和实现情状句中,用于活动情状句时要受到限制,不能用于状态情状句中.  相似文献   

14.
15.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本文试从“以德治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三方面进行探析。一、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以德治国”思想,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17.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关键在于形成"道德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对以德治国方略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提出了从“道德法”理念出发来深刻认识以德治国方略的观点。认为从道德法理念出发 ,既可以冲破传统的以单纯的道德说教那种软手段出发来理解以德治国的局限 ,也可以为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以德治国的具体道路提供深层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党风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是在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执政,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考验,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以事实为根据"原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外,对客观真实的无限夸大追求也是此原则的最大弊端."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重新定位及正确释义应以程序公正为出发点,力求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实际上,司法公正的崇高价值在于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最大程度的吻合.为此,需设计相应的制度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其时代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需求;“以德治国”思想内容的时代性;“以德治国”思想实践措施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