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朱朴存先生应邀笔会献礼中共十六大 中央文史馆于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中共十六大笔会’,创作巨幅作品献礼中共十六大。87岁高龄的沈阳市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朱朴存先生应邀出席了历时七天的笔会。 朱朴存等几位老先生共同创作的巨作《四季长青》丹青眩目,精妙绝伦,堪称珍品。朱朴存先生以淋漓飘逸的笔力,画一枝遒劲苍秀、刚健雄发的红梅,红红火火,活灵活现,与苍松虬立相呼应,为众人所叹服。(左一为朱朴存先生) 文韬浓墨重彩庆盛会  相似文献   

2.
谢惠敏何许人也?如今还记得她的人怕是不多了。她是刘心武的成名作《班主任》中的一个人物形象。面对今天颇为轰动的"杨师群事件",我又联想起她来。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他讲授"古代汉语"难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好还是不好,抑或哪些好哪些不好,原本是见仁见智的事,也属于学术讨论范畴。我想,倘杨先生一味地称颂,大抵不会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建林 《台声》2014,(8):60-60
中国历来有不惧死亡、秉笔直书、记述史实的传统,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的脊梁。台湾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身处战火纷飞的岁月,却将一腔热血倾注于一部鸿篇巨著《台湾通史》。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恪守祖国传统文化、保存台湾文献的智者,身上洋溢着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执著精神。他就是今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他以言立志,在追寻精神高地的路上,不断探索,笔耕不辍,耗尽心血,无疑是鲁迅先生口中的"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杨华 《探索与争鸣》2002,(11):42-4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久负盛名的思想家、宣传家,其学识渊博,思维活跃,学贯中西,著述宏富。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被时人惊呼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变革时代,期间各种思想,新的、旧的、中国的、西方的,不断地相互激荡、磨砺;处于这样一个思潮迭起、新知不断涌现的时代,梁启超的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是海内外许多研究梁启超的学者所深深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阔 《前沿》2008,(9):192-194
在世界文化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一种非现代的文化模式。数字化传媒借助“非领土化扩张”的传播特性,改变这种文化刻板印象,并将中国现代性经验传播向其他民族国家。数字艺术产品应该借助这种机会,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传统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认同塑造以及改变他者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曾经电话采访了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先生。葛洛夫先生在回答我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时说,他觉得中国人很善于分析,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很精辟。葛洛夫先生还列举了孟子的一些话,并且说他自己在经营管理英特尔公司的时候,很多想法从中国哲学里有所借鉴。但是,中国人对运作的重视似乎欠缺。葛洛夫先生认为,对运作的重视与不重视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一种区别。  相似文献   

7.
张港 《协商论坛》2010,(9):64-64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他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革新和发展。他足迹遍及南北美洲及欧洲各国,不遗余力地传播和弘扬祖国的文化艺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57年,纽约美国世界美术协会公举大干先生为“当代第一画家”。大干先生才华横溢,多才多艺,其诗、书、画、印、鉴堪当五绝。徐悲鸿先生尊其是“五百年来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王西京先生是我国当代知名美术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中国画院院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最近他又获得中国骄傲——第五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殊荣。作为艺术家,王西京对传统文化中中国文人的风骨精神有一种内在的难以割舍的情节。 此文是他近期在北大讲坛上的讲话,其对于中国艺术发展、艺术领域改革、艺术家的使命等命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文字略为修改,基本保持原貌。  相似文献   

9.
正陆俨少先生是从民国走来的衔接两个时代的艺术大师,他一生求变,承继传统,吸养现代,从大自然中汲取绘画的精神,凝结成陆氏技法,与同代大师戮力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晚年的作品,笔墨刚柔相济,构图奇崛雄秀,云蒸雾霭间突涌着荡气与神奥,一派完全无我的境界。这种艺术的修为得益于先生坎坷的人生历练,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     
《小康》2006,(11)
《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梵文文学等研究作出国重要贡献,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佛教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目前季羡林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本书摘取季羡林先生对于人生各种问题的言论,给人们打开另一扇了解季羡林的窗口。作者:季羡林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19.00元《重农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创造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容、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张世英 《人民论坛》2012,(34):72-73
"东方睡狮"之彻底觉醒,中华文化之光辉未来,还有待于个体性自我的大解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我们中国人也该改变一下老传统,在世界文化史上堂堂正正地写上一个大写的"我"字,做一个大写的人2007年,我国当代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原心理学系系主任朱滢教授出版了他的一本佳作《文化与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文化,往往是一种寂寞的事业。寂寞是一个陷阱,也是一个熔炉,有人在寂寞中离去,有人在寂寞中升华。在连续两次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后,很多人认为他扛不住了。但是直到今天,又快5年了,他仍在寂寞坚守,且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3.
远逝的雷声     
吴冠中先生走了,他走得很寂寞。尽管媒体的反应相当强烈,悼念的文章也会铺天盖地。但社会的关注终归有限,公众的热情也终将消退。何况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关注的多少并不是问题。不被理解,才是最大的寂寞。因此,冠中先生将默默远去,连同他的“雷声”。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加速流动和交融成为必然,因文化杂糅而生发的新的文化现象将成为艺术创新的一大灵感源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产生与盛行,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在文化杂糅中,文化的独立性和张力激发艺术的创新价值;文化的统一性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杂糅中焕发出别样的魅力,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强烈的影响力与其他文化实现杂糅,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对世界产生更多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时代,也正处在一个艺术时代,还要创造一个数字与艺术融合的时代。所谓数艺化,是数字化与艺术化的“互化”以及二者联手面向相关行业的“共化”,包括艺术化的数字化、数字化的艺术化以及数字化与艺术化联手共塑的经济社会生活。数艺时代追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科技与文化双重优势,彰显文化的特色化、个性化需求,促进数字化和艺术化的自调,推动艺术与技术的创新转换。因此,数艺时代我们锚定星海、面向远方;深入生活、立足大地;集艺术思维与科技思维之所长;融数字化与艺术化于一体;坚持人文引领、标准协同、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6.
画舫斋     
中国画创作精要在于笔墨之美,这是我一贯坚持的信念。我以为舍却了这一点。就等于丢掉了中国画的一个命脉。笔墨美是中国绘画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逐渐生成、不断创新积累出来的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可以说,它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理思考以至审美表达及个性宣泄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7.
那天晚上看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为一个人流泪了。他就是放弃了在大都市工作,选择在一个没有水没有电一切都是那么原始的贵州山区任教的徐本禹。透过泪光,我又看见了那张年轻的脸上写着的信心与希望,我仿佛又听见了徐本禹流着泪说着那句母亲教给他的话:别人帮你,你也要帮助别人。”就是这样一句话告诉徐本禹要做一个学会感激别人的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了这句话,出身贫寒的他放弃了读研的机会,在许多人不解的目光中默默完成心中的愿望。由于没有倾诉对象,无法排解的寂寞时时刻刻缠绕着他,但他始终用阳光般的笑脸去面对每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词之国 ,辽阔而壮美的河山 ,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名字及其作品在历史画卷中熠熠闪光。而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诗人 ,却以中国的传统诗词艺术表现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尤为难得的是 ,毛泽东把诗词艺术和统战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象地展现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运用之妙。一、壮美雄奇与崇高伟大的鼓舞中国旧体诗词的风格 ,历来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别。毛泽东诗词的主调是崇高与豪放。他自己说 :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他的诗词 ,写景抒情往往壮观雄浑 ,大气磅礴 ,…  相似文献   

19.
<正>既然连战先生是一个如此申明大义的人,他会同意花1300万元纳税人的钱修先祖之墓吗?我很敬重连战先生,因为他把两岸缓和与两岸合作,看成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是一个民族精英,一个负责的政治家所表现出的崇高境界。但我又反  相似文献   

20.
王学泰 《传承》2008,(21):38-40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