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卫智 《黄埔》2012,(6):11-13
卫立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他支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抗日,与八路军友好相处、携手抗日,他是到访延安的国民党最高官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43年11月,卫立煌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指挥远征军一举击溃滇西和中缅边境日军,  相似文献   

2.
从杜聿明     
从杜聿明据若干历史资料披露,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曾固执地怀疑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槐是共产党。其根据除两人在战略战术上有时意见相左,并道听途说郭早年曾与共产党有过来往之外,更重要的是郭“对个人要求过于严格,不象我辈中人”。当时国民党高级将领谁...  相似文献   

3.
罗屿 《小康》2011,(4):110-111
《中国远征军》让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这些在抗日战争中做过巨大贡献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以没有意识形态面具的面目出现。同时,也为人们知晓、了解那些当年的老兵,打开了一扇窗。然而,有关远征军的资料良莠不齐,如何保证史诗正剧中的人物,尽可能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2,(3):52-52
当我们翻开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表时,会发现,在远征军的重要将领中,有众多黄埔师生,他们是远征军的核心人物,为同盟国在印缅战场上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5.
韩练成,既是国民党的中将,又是共产党的中将。在我国历史上,从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变为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人很多,但韩练成的经历最富传奇色彩。朱德元帅生前曾不止一次说:"韩练成有奇功,功不可没!"安阳"救驾"脱险,蒋介石称他为"白袍将军"韩练成祖籍山东,1908年出生。读过几年私塾,1925年借用  相似文献   

6.
怡华 《两岸关系》2001,(11):50-5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为缓和同台湾的关系,中共中央作出决策,从1959年开始特赦国民党战争罪犯,直到1975年,先后分七批,总计特赦国民党战犯554名,其中国民党高级将领200余名。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沈策先生随全国对外友协邀请的美国知名华人迎回归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代表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庆祝香港回归倒计时100天;并鼓励更多的海外同胞回来报效祖国。代表团的来访受到了我国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江泽民主席亲切会见了代表团。沈策先生今年91岁,黄埔军校首届学生,前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国民党第114军和69军军长,现任中国  相似文献   

8.
现在,台湾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独其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就是其社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最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台湾“趋势”研究者詹宏志的《九十年代台湾之趋势》一书,为此种研究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与是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九十年代台湾主导人物》,分为《军人篇》、《民进党篇》和《国民党篇》三种,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台湾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要人、民进党代表人物、军系高级将领,凡110余人,这两种书互相参照,比较概括地勾勒出台湾社会90年代的发展趋势,及其政治生活中主导人物的形象,对于研究者可以提供较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欣生 《黄埔》2010,(5):28-30
1986年,工人日报以《他拥有脚下一片土地》为题,报道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方知今先生执着追求文学创作,终于成为知名作家的坎坷历程。  相似文献   

10.
周强 《黄埔》2013,(5):71-71
李正义,湖南湘乡人,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02岁,黄埔高教班十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滇西反攻战役等。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第十六军官总队担任区队长、中队副、上校中队长,昆明市晋宁县副县长、警察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卢汉将军领导的云南和平起义,1957年被错判,1980年平反,后退休,现居住在昆明市龙泉路文  相似文献   

11.
坦诚相处亲密诤友──毛泽东与张治中王位东毛泽东与张治中,一个是葡中国的缔造者,共产党的领汕;一个是旧中国的维护台,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推向有家王用的战争中,他们从陌生到认识,从林区到信任,以至成为亲密的同友。古田云:"士为知已者死"、张治中被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12.
团长刘放吾     
李彦春 《黄埔》2009,(4):28-32
一部虚构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媒体开始从历史中翻检真实版的远征军悲壮史,开始寻找远征军亲历者……远征军的诸多战役中,仁安羌一役可谓一次提升中国人抗日士气及赢得国际声誉的战役,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异域取得的首次胜利。  相似文献   

13.
杨晓波 《黄埔》2012,(3):48-49
2011年9月13日上午,10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在民间爱国人士的护送下,从缅甸经云南猴桥口岸凹归阔别60余年的祖国。另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同时从云南畹町口岸回归,接受祖国人民、腾冲人民的庄严祭奠。  相似文献   

14.
李瑗 《两岸关系》2005,(8):8-1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场战争中,既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既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有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往的研究对后者关注较少。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之际,我们通过回顾当年国民党高级将领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主义壮举,分析其特点、原因,对激发海峡两岸人民的爱国热情,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共同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努力,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这个秋天的腾越大地,山河肃穆。抗日战争期间入缅作战为国捐躯的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回归阔别60余年的祖国。人们聚集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隆重举行忠魂归葬及远征军纪念碑、纪念雕像、中缅印战场图片展揭幕仪式。祭奠英灵,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16.
黄哲嗣 《黄埔》2012,(3):58-59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4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相似文献   

17.
周德蓉 《黄埔》2011,(3):42-43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是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卫立煌将军的孙女卫修宁、远征军一一六师师长赵镇藩之小女儿赵晋君、远征军驻印军暂汽一团辎重兵杨毓骧的小儿子杨奇威等参加了重走活动。我们于2010年5月20日上午9点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出征仪式,途经大理漾濞、怒江知子罗,至片马驼峰纪念馆,赶往保山的腾冲国殇墓园、龙陵松山,考察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抗击侵缅日军、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的一次军事合作。中国远征军的入缅抗日,牵制了40余万日军,在战略上彻底粉碎了日军速取中国,征服印度,呼应纳粹的企图,有力地支援了在西南太平洋的美军,并为东南亚战区和中国战区发动反攻创造了条件。在长达八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军队最早向日军发起的战略性反攻。中国远征军的缅战是悲壮的、英勇的,也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正70年前的"济南战役",解放军以8天8夜的时间,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固守济南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济南。在数日后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司令王耀武在寿光县抓获,从而拉开了解放战争中"全面战略反攻"的序幕。在解放济南战役中,解放军先烈英模的事迹,多有众位亲历的老干部和老战士作了详尽的介绍,但对于国民党战败前后的狼狈相和高级将领的心理变化却少有记述。原山东文史馆馆员王昭建先生当时曾任国民党  相似文献   

20.
胡孝文 《同舟共进》2012,(10):73-74
岁月的长河有它的运行脉络,历史在今天呈现的风貌有它的必然。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在大陆度过了54个春秋,统治中国长达22年,但在权力达到顶峰之时,它却轰然坍塌、黯然离去,彻底退出了中国大陆的政治舞台。试想,一个统一了全国、拥有最强大武装,且在抗战胜利后赢取了大量民心和声誉的国民党,为何在中共的人民战争面前迅速落败呢?为何人民战争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国民党又为何如秋叶飘零,败落得如此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