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孙某,男,30岁。2004年8月1日,因纠纷被他人用水果刀刺中左上臂。入院检查:左上臂刀刺伤,水果刀滞留,刀刃全部没入上臂软组织内,刀柄在外;上臂各关节活动均好。X线摄片检查:左肱骨上端软组织内见一金属刀具,未见骨折征象(照片1)。手术清创时见一水果刀呈45°角斜形向上刺入左上臂,仅刀柄外露,将伤口向上下侧扩大约6cm探查,见三角肌、肱三头肌部分断裂,肱骨骨皮质有缺损,予以肌肉断端吻合。照片1左上臂X线片1.2法医学检验鉴定同年8月6日首次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法医学检验:左上臂外侧见2处缝合创口,上方创口长2.5cm(手术…  相似文献   

2.
实情姚某,男,27岁,农民。某日在一窗边向屋里探望时,突然从屋内连续发生三声枪响,姚中弹受伤。伤后随即徒步去附近医院治疗。伤后第十四天委托法医学鉴定。法医检查:左胸壁胶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相当于第五助处有一1.0XI.ocm裂伤,创口不整齐,呈撕裂状(或爆破状),局部组织无缺损,创腔内有一凡上林纱布引流条;左肩呷骨右缘距脊柱左侧已ocm第五肋骨部有一直径0.scm圆形裂伤,创口整齐,创缘红肿,局部组织缺损。上述两处创口间距20.scm。左上臂下段屈测和左腕关节屈侧分别有一60XI.ocm和4.0XI.ocm擦伤。两处擦伤均达真皮层…  相似文献   

3.
伤者某男 ,2 7岁 ,工人。某日晚因喝酒与他人发生口角、斗殴 ,被对方用匕首刺伤左上臂 ,随即到当地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入院检查 :左上臂外侧中段有一创口 ,长 2 7cm ,伤口边缘整齐 ,深达肌层 ,有活动性出血 ,未行肢体功能检查 ,结扎活动性出血点并给予扩创缝合。住院 9天伤口愈合 ,但左手腕下垂 ,手指不能背伸 ,拇指不能外展 ,虎口皮肤麻木不能握物。诊断 :左上臂刺伤伴桡神经损伤 ,住院一个月桡神经损伤未能恢复而出院。法医学检验 :左上臂外侧有一 7 4cm长的手术疤痕(原刺伤 2 7cm) ,左手腕下垂 ,不能伸直 ,拇指不能外展 ,余 4…  相似文献   

4.
带刃锐器砍切刺创的顺序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锐器所致创伤的案件中 ,因致伤工具、作用方式和方向 ,以及加害部位的不同 ,创口形态千差万别。在法医学鉴定中 ,分析创口形成的先后顺序 ,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作者通过创口组织结构变化和创口特征差异 ,推断创口形成的先后顺序 ,在检案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判定顺序正常组织均具有一定的张力 ,当带刃锐器首次作用于人体组织后 ,由于创口组织断裂并发生回缩 ,使创壁两侧组织发生移位 ,创口中部哆开移位最大。再次作用这一区域 ,必然发生创口组织改变 ,使先后创伤特征不同。按照锐器所致创口的不同形状和创口特征差异 ,判定创口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伤者某男,27岁,工人。某日晚因喝酒与他人发生口角、斗殴,被对方用匕首刺伤左上臂,随即到当地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入院检查:左上臂外侧中段有一创口,长2.7cm,伤口边缘整齐,深达肌层,有活动性出血,未行肢体功能检查,结扎活动性出血点并给予扩创缝合。住院9天伤口愈合,但左手腕下垂,手指不能背伸,拇指不能外展,虎口皮肤麻木不能握物。诊断:左上臂刺伤伴桡神经损伤,住院一个月桡神经损伤未能恢复而出院。 法医学检验:左上臂外侧有一7.4cm长的手术疤痕(原刺伤2.7cm),左手腕下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余4指的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虎口区皮肤感觉障碍,屈肘关节时,肱桡肌不能膨起,据此认定桡神经损伤并严重影响左手运动功能。根据法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要有一定的恢复时间,故笔者没有及时做出损伤程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在法医检验鉴定中,常利用体表刺创口形态分析判断刺切的先后顺序与刺器宽度,但由于受人体皮肤组织状态、肌肉回缩和死后尸体腐败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利用人体刺创口形态判断创口形成顺序与刺器宽度存在误差。而衣服上刺创口与体表上刺创口相对比,因其组织形态和腐败因素较之体表创口具有更稳定的特点,所以本研究依据衣服上刺创口痕迹来判断刺切顺序与刺器宽度。  相似文献   

7.
<正> 伤及颈部自杀者多以刎、刺的方式,以砍击颈部致死者较为少见。本文作者检验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 李某,男性。某日被人发现死于饭店房间内。现场勘验见尸体侧卧于近门口之处的地面,地面遍布血迹,呈大片滩状,部分呈点滴状;近门口墙壁见大片流柱状血迹;尸体右手地面有一菜刀,其上有大量血迹;尸体右半身血染,左肩、背部、左上臂有自上而下流向的血迹(照片1);左颈部见一11.5×5.2cm的创口,其创缘整齐,深达颈椎,创壁及创口周围皮肤无试痕;左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依据创口损伤特征推断致伤凶器是法医工作者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长期的法医实践中发现许多不典型的变异、特异创口,其损伤特征不符合法医病理学中有关此问题的一般规律,给推断凶器增加了难度,甚至出现了失误。为了总结经验,减少错误,现将体会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以利提高。一、无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创直径较粗的无刃刺器制入组织时,由于无切割作用,当刺器拔出后,组织收缩,创口顺着皮肤张力方向呈梭形裂隙状,难以反应刺器特征。此刺器形成的创口易被误认为有刃刺器(包括单双刃刺器)形成,其与有刃刺器所形成的创口鉴…  相似文献   

11.
案例某女,48岁,被人用锄头打击头部后死亡.尸表检查见:左顶枕部见一3cmx0.2cm创口,创周有挫伤带,创壁不整齐,深达皮下.顶部见一5.ocmx0.Zcm的创口,创周有挫伤带,不整齐,创内有组织间桥,深达颅骨.右顶部见一5.ocmx3.ocm的M角形创口,在其前缘见2.scm长头皮撕裂,该创边缘不齐,周边有挫伤带,内有组织间桥,深达颅骨.右耳上见一Zt0CffiXI刀Cm的创口,周围较齐,有小片挫伤带,无组织间桥,创内可见颅骨碎片.右领后侧见3·Zcmx0.4cm的创口,呈弧形,创周有挫伤带,创内在组织间桥,并可见颅骨碎片.右枕部见一4.oc…  相似文献   

12.
<正> 案例1.一九八六年×月×日晚十一时,一居民夏××家,遭到被告王×等人持凶器挑衅。夏××同其弟弟一起追王×等人。在追赶途中双方欧打。夏某被刺当即倒地,送医院途中死亡。经法医检查,发现死者背部创口两处,创角一端钝一端锐,创口小,创道深。无组织间桥。认定为一种单刃片刺器所致。右背部创口二端均锐,创道无组织间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33岁,农民。2004年9月13日15时许被人用匕首刺伤左上臂,伤后1h送往医院治疗。于受伤3日后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病历记载左上臂中段外侧、内侧各见一斜行裂伤,出血,分别长约5cm、1cm,两裂伤相贯通,行清创缝合术。左乳头外侧11cm处有一1.1cm长裂伤,深约1cm,未进入胸腔,缝合裂伤。法医学检验伤者神清,行走正常,自主体位。左上臂中段外侧有一5.3cm长斜行裂伤,其内侧有一1.2cm长斜行裂伤;左胸部腋前线后第5肋间有一1.2cm长斜行裂伤,均已缝合。测量左上臂两裂伤间直线距离为11.2cm。将左上肢自然下垂,左上臂内侧裂伤与左胸部…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11年11月8日凌晨3时许,3名男子持刀闯入张某家抢劫并将其刺伤,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睑球结膜、唇粘膜及颊粘膜苍白;右颞部头皮见1.6cm创口,其内未见组织间桥;左侧颧部见6.9cm×1.5cm创口,创壁斜形,深达骨质;右下颌底见3.7cm×0.7cm创口,下缘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玻璃刺创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分别用3个厚度为0.31cm带尖状突起的啤酒瓶残端及3块厚度为0.29cm有尖的普通窗玻璃碎片按设定的不同方向刺击带皮猪肉组织,重复此过程3次,形成198例创口,观察、编号、拍照、测量各创口。结果198例创口的整体形态可分为5种类型,即“工”型、“”型、“”型、“上”型与“一”型,各型在不同刺击方向的分布上存在差异,其中前4种为主要类型,共约占总数的93%,其共同点为在损伤的中部出现了一段与损伤整体走向垂直的创口,啤酒瓶残端所致垂直创口的长度为0.31±0.Olcm(x±s),窗玻璃碎片所致垂直创口的长度为0.29±0.Olcm(x±s)。结论损伤中部有与损伤整体走向垂直的短创口是玻璃刺创中易出现的一种形态学特点,垂直创的长度与致伤玻璃的厚度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张立岩 《法医学杂志》2007,23(6):452-452
1案例 某男,37岁,因左上臂外伤,到某卫生院治疗,诊断为肌肉拉伤,给予左上臂石膏绷带外固定处置,同时消炎治疗.治疗后伤情持续加重,转至哈医大二院,诊断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次日晚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 女,53岁.1988年2月1日晨,因与家人发生口角,用斧头和羊角锤多次打击自己头顶部,然后步行至200多米的长江边,投江自杀.尸检前额正中发际上2cm处分别有两处0.5×0.6×0.5cm类三角形头皮创口,1cm和3cm的横形头皮创口,4×4cm类方形头皮创口,诸创之创缘不整齐,创角钝,创内有组织间桥,创深均达颅骨;在类方形创内有头皮缺损  相似文献   

18.
造作伤法医学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07年某日,某车站派出所刑侦大队接报案称:宋某(男,22岁)在车站外人行地道内被3名男子(2人挟持其双手、1人持刀行凶)用水果刀扎伤左腹后抢劫一挎包,内装现金5万元左右,存折1个。后宋某被送往铁路中心医院,对其左腹伤口进行缝合治疗。医师证实:其左腹斜“T”形创口上部的斜行创口为入院所见创口,深度1~2 cm,仅达皮下脂肪组织,未进入腹腔;纵向创口为扩创探查创口;创口缝合过程中在创口周围有局部浸润麻醉针眼4~5针。法医学检查伤者左腹脐外10cm处有一斜“T”形新鲜创口(已缝合4针),见照片1。该创口由1条左下右上走向斜行创口(长1.7cm)和1条纵向创口(长1.4cm,为扩创探查创口)接合而成,创缘整齐;斜行创口左侧1/5处有一斜向右上的皮肤划痕(长0.4cm)。斜“T”形创口周围有近10个点状皮肤破损,破损及周围皮肤颜色鲜红。检查宋某受伤当时所穿毛衣,见左腹创伤对应部位有10 cm×4.5 cm浸润照片1左腹部伤口血迹,血迹上部有一0.2cm×0.2cm缺口;在浸润血迹下方有散在小片状擦拭血迹。2讨论伤口形成方式分析:①伤者自诉被人用折叠水果刀刺伤,且只有1刀。检查所见创口长1.7 cm...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双刃刺器刺创口推断刺器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根据皮肤创口推断刺器宽度的问题。实验在自愿捐献的12具男性尸体的胸部,用不同宽度和厚度的双刃匕首致创221个。应用法医学、解剖学及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技术对创口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与刺器宽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刺器厚度与创口长度无明显相关,刺器宽度与创口长相关,创口回缩程度与创口方向及刺器宽度相关。并建立了两个最优回归方程,提出了一个根据皮肤双刃利器创口推断刺器宽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蒋某.男,47岁,农民。1995年9月19日晚9时许,因妨碍公务,被枪击伤胸背部。当时倒地,伤处出血不止,送当地卫生院治疗。法医检验左胸第2—3肋间,距胸骨体4cm和11cm处,各有Icm’类圆形创口,内高外低,内地创口组织缺损,皮肤内卷,周围皮肤有烟晕和烧伤,外侧创口皮肤外翻,呈撕裂状,两创口边缘不齐,两创间皮肤有一横条形隆起带。左胸眼前线3—4肋间,有Icm’类圆形创口,皮肤外问,呈撕裂状,边缘不齐,深约scm,达肩关节内,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右肩肿骨下角内缘上2.scm处,有Icm’类圆形创口,周围皮肤有烟晕和烧伤,皮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