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群众路线的新课题——从苏州的实践谈如何看待“民工潮”□黄炳福徐伟荣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现象成了国人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一个基本的客观事实谁也无法否认,即组成“民工潮”主体的千百万中国农民,始终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所必须依靠的基...  相似文献   

2.
全面看待“民工潮”易之80年代末兴起的民工潮,近年来受到一些同志的热烈赞扬。他们把民工潮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相提并论,说民工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农民继民主革命胜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后的“第三次解放”,“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是中...  相似文献   

3.
民工潮到民工荒:当代中国农民的理性跃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理性的,在具体的择业行为过程中一般遵循着从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选择的逻辑发展顺序。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的行为就带有强烈的理性选择特征,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民从生存理性到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跃迁,体现了当代中国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选择能力的提高,以及实现向上流动的一种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进入了由“单一”走向“多样”、由“一元”走向“多元”的嬗变时期。改革开放极大地激活了中国社会各种要素,使中国社会呈现出跳跃发展的态势。同时,社会的变迁,必然反映到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中。如何准确把握社会的主体,不仅关系着对社会性质的判断,而且关系升社会发展的走向。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运用主体思维反复论证“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5.
加强民工潮治理的对策建设丁金宏,孙小铭,戴淑庚,黄晨熹近几年来,我国的民工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冲击也越来越沉重,成为政府部门、新闻界、学术界乃至城市居民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当承认、民工潮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首先是活化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火车票的临时涨价把一个人们早已熟知的概念再一次深深地烙入人们心中:“民工潮”。从此,任谁也无法抹去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的这一特殊记号。 对近几年峰起的民工潮,人们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说起民工潮,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尖锐的交通问题、安置问题、就业问题、生育问题、户口问题、犯罪问题……当然,除此之外,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民工潮给城市和农村所带来的种种积极作用。 但这样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中国许许多多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民工潮”不可小视王庆洲博士生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民工潮”是一种人口迁移现象。短短几年,从涓涓“盲流”到汹涌“民工潮”,说明这股潮流绝不可小视。单就对乡村秩序的影响而言,它的意义广泛且深远。其影响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1)对中...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待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杜鹰进入90年代以来,年甚一年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跨城乡跨区域的大规模流动(即所谓的“民工潮”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回顾80年代初期,农村外出打工人数不过几百万人,1988年愈20...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12亿人口,其中80%是农民,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一浪涌似一浪地冲入城市,城乡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其规模之大、增长之快,史无前例。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教授说过中国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农业。而这两个问题的焦点,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1、农村流余劳…  相似文献   

10.
廉思 《同舟共进》2014,(2):13-15
2003年初,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为就业洪峰,就业压力空前增大。2014年,教育部公告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经历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化解“民工潮”的思考徐志忠“民工潮”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宣传媒介,这个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表面上看,“民工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首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每年的“民工潮”,往往和...  相似文献   

12.
时下几乎每个城里人都能感觉到民工潮的存在,不见车站码头的人头攒动,也闻城角工棚的人声呼喝,更不用说大街小巷的擦肩而过了。然而中国大地上这亿万城市“边缘人”究竟在经历着怎样的人生嬗变,承受着怎样的社会评价,你感知到了吗? 一、受歧视:在于缺文明 据国家农业部“民工潮”专题调查组的统计,去年我国约有1亿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其中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陈蔚东在现阶段城乡个体经营者队伍中,百分之八十左右为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它反映了农村改革后农户经济的一种客观走向,说明广大农民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主要社会力量。大批的农民走向个体私营寻求致富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条...  相似文献   

14.
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几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民工潮”掀起的人口迁徙运动,不仅成为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推动力”,而且堪称一场波澜壮阔的民众主动争取迁徙自由的人权解放运动。可以说,正是民间广大民众自下而上的积极诉求,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尽管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数十年铁板一块的户籍管制政策有了相当的松动,但从整体上讲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依然相对迟缓。  相似文献   

15.
结构性贫困:流动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流动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流动群体,是社会流动的主体,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潮是其最突出的表现。中国流动农民工总数在8000万人至12000万人之间,而且每年约以100万人的速度增加。中国流动农民工是一个在不断增长的群体,如果将这部分农民工与本地城镇中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相加,则人数超过2亿,接近中国城市居民的总数。无论从其特点、经济基础、组织管理,还是从群体意识来看,均成为可以和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并列为转型期中国的三元结构中一元。农民工整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其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流动农民工作为边缘群体在城市社  相似文献   

16.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后,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备受世界关注。笔者以为,这种关注,既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也说明中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7.
朱慧灵 《人大建设》2004,(12):38-39
近年,伴随着民工潮的涌现.民工犯罪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试就此类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解决“民工潮”问题观点简述王霞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近2亿剩余劳动力。其中1.5亿左右已被吸纳,但还有五六千万人正处于流动状态,形成了所谓“民工潮”,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以年1000万的数量递增。“民工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流...  相似文献   

19.
据笔者深入山东省安丘市乡村调查,当前农村的劳务输出呈有序流动趋势。自去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农村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昔日一度汹涌的民工潮由涨而落,由盲目流动转向有序流动,并趋于稳定,开始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突出特点是:第一,外出打工人员明显减少。据对5处劳务输出重点乡镇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劳务输出人数较之前年减少15%左右。第二,打工地点由远及近。过去农村普遍反映外出越远赚钱越多,很多还远赴南方各地。今年突出表现是近距离打工的农民增各.纳入总数的85%。第三,打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  相似文献   

20.
“民工潮”是农民在人与地矛盾的猛烈冲击下,在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召唤下,自发地冲击传统农业社会的束缚,对新生活、新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正常转移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以超常方式作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