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菲 《党的建设》2009,(8):60-60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在江苏省泰州市的江苏牧医学院白马校区内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人民海军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2.
毛冀 《世纪风采》2010,(5):35-36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人民海军成立,同时宣告南自己担任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  相似文献   

3.
1949年4月,张爱萍领命组建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组建过程中,张爱萍把毛泽东思想的建军原则运用于海军建设,从建立海军组织机构入手,把加强领导力量作为创建人民海军的关键;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海军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性质;重视军队技术人才的培养,把人的建设摆在人民海军建设的首要地位;立足现实,自力更生,重视军队物资装备建设;文武并用,重视文化建设在人民海军建设中的作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能力的海军部队,充分实践了我们党的建军思想。  相似文献   

4.
汪世喜 《党史文汇》2008,(12):35-37
作为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起义水兵,笔者经受过张爱萍将军人格魅力的感召,进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本文拟从我个人的视野,记叙张爱萍将军的一些往事,以纪念这位将军逝世五周年。(一)1949年4月23日,我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在苏北泰州白马庙成立。海军——我人民解放军又一个新的军种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5.
杜玉臻 《湘潮》2010,(6):11-16
<正>统帅"钦点","旱鸭子"出任海军司令员1949且4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在江苏泰州组建华东军区海军。  相似文献   

6.
1949年4月,张爱萍领命组建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组建过程中,张爱萍把毛泽东思想的建军原则运用于海军建设,从建立海军组织机构入手,把加强领导力量作为创建人民海军的关键;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海军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性质;重视军队技术人才的培养,把人的建设摆在人民海军建设的首要地位;立足现实,自力更生,重视军队物资装备建设;文武并用,重视文化建设在人民海军建设中的作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能力的海军部队,充分实践了我们党的建军思想。  相似文献   

7.
1955年1月,华东军区海军在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1954年10月前为华东军区参谋长)统一指挥下,协同驻浙江陆、空军部队发起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由此入手,解放军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岛屿,彻底攻克了国民党军在浙东海上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8.
1955年进行的一江山岛之战。是我军首次也是组织得十分成功的一次陆海空诸军(兵)种的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它标志着我军已由单一兵种作战向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显示出我军不但有强大的陆军,而且也有了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指挥这次作战的是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  相似文献   

9.
四十五年情, 友谊胜纯金. 鹤发今欢聚, 罕古感世人. 这是1994年4月23日,张爱萍在原华东军区海军文工团部分在京老同志自愿集会,纪念华东海军及其文工团成立45周年的会议上吟咏的一首诗."友谊胜纯金",说得多好啊!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张爱萍与战友、同志,风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情厚谊;与许多爱国侨胞,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与胡耀邦、陈毅、肖克等人的诗交,就是一个生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张爱萍创建华东海军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殿卿 《湘潮》2004,(1):20-25
1994年3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渡江战役爆发在即。从苏联养伤回国不久的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完全清楚,解放战争已近尾声,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华民族将获得和平与安宁。他为此兴奋不已,不顾自己重伤初愈,与司机轮换开车,风驰电掣赶到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蚌埠。他决意要参加这最后挖取敌人心脏、埋葬蒋家王朝的关键一战。 张爱萍没有如愿。华东军区司令员兼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交给他的是另一项任务:主持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历史证明,张爱萍无须为没能参加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而遗憾。在人民海军历史第一页上,他留下了许多流芳后世的佳话和诗篇。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张爱萍力排众议捕捉战机大陈列岛战役(核心是一江山岛登陆战),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惟一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战前,根据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要求,华东军区参战部队进行了近半年的海上练兵,至1954年底,战役准备就绪。然而,恶劣的天气却成了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最头疼的事。这天,张爱萍来到华东军区空军气象站,气象科长徐杰汇报了预测的近期气象情况后,说:“1月17、18、19日,3天为好天气时段。”张爱萍听后非常高兴,说:“一天就够了,只要准确无误,半天足矣。”1955年1月…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70年来,人民海军先后建立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并建立和完善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岸防兵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实现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13.
《沁园春》-江山渡海登陆战即景 东海风光,寥廓蓝天,滔滔碧浪。看骑鲸蹈海,风驰虎跃,雄鹰猎猎,雷击龙翔。雄师易统,戎机难觅,陆海空直蹈金汤,锐难当。望大陈列岛,火海汪洋。 料得帅骇军慌,凭一纸空文岂能防。忆昔诺曼底,西西里岛,冲绳大战,何须鼓簧。"固若磬石",陡崖峭壁,首战奏凯震八荒。英雄赞,似西湖竞渡。初试锋芒。 --张爱萍 1955年1月18日 "既然敌人设了大门,那我们就规规矩矩地从大门进去吧。" 1954年8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正式组建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至说:一江山既是大陈的门户,也是我们"反攻大陆"的大门。为了加固这扇大门,美蒋修筑了154个坚固防御工事,组成了上中下三层火力配系,正面平均每百米就有两门火炮、两挺机枪,还设置了大量障碍物和爆炸物;加上岛岸陡峭,不利靠船攀登,利  相似文献   

14.
谢燕 《世纪风采》2007,(12):18-20
1953年三四月间,我作为华东军区《人民前线》的一名记者,跟随张爱萍将军出差到福建海防前线部队去。张爱萍将军当时的职务是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军区司令员陈毅还担负着上海市的领导职务,不能经常坐镇军区驻地南京;副司令员粟裕又已调往北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因此,军区军事方面的工作,陈毅司令员便授权张爱萍处理。  相似文献   

15.
开国上将张爱萍是著名的“军旅诗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他时常用“神来诗作(含词作,下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他虽然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不足两年时间(1949年4月华东军区海军组建,1951年2月调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但作为新中国海军部队的创建人之一,却蕴怀着终生不解的海军情结.这也使他留下了若干首关于海军的诗作.这些诗篇大都是即兴之作,难得进行字句锤炼、格律推敲,或许正缘于此,它们格外鲜活生动、情感真切.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作都堪称精品,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期。”如此,中共华东军区海军委员会为我党最早的海军领导机构,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其实不然。1926年11月6日,产生于北伐战争炮火中的“海军三人会议”,才是中共最早的海军领导机构。 1926年的中国,国民革命风起云涌,随着北洋军阀的节节失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正处在黎明前夕。11月6日,以创建上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南京。同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部起义,回到人民怀抱。也在此日,张爱萍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第三野战军东路渡江作战指挥部,正式宣告成立中国人民海军。为筹建人民海军,张爱萍曾四次邀请林遵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8.
吴殿卿 《湘潮》2004,(3):4-6
陈毅转达了张爱萍请求《毛泽东接见原国民党海军人员》的建议后,毛泽东说:这个建议好,见,一定要见!在这一次历史转折关头的特别接见中,毛泽东说:“要说国民党员,在座的恐怕谁也没有我资格老。”毛泽东的话,消除了大家的拘谨,让大家感到说不出的温暖和亲切,感到毛泽东的平易近人,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19.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海军建设之初,干部主要来源于陆军部队。在从陆军中选调优秀干部  相似文献   

20.
<正>75年前,一场恢宏壮阔的渡江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的诞生,让泰州白马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被誉为海军摇篮。正是从这里,人民海军启航驶向深蓝,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历史给予白马庙这样的机缘,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