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态文明的人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出现之前,从人性的存在方式上看,经历了从"道德人"向"经济人"的跨越。"经济人"的人性缺陷及其所造成的生存困境表明时代需要新的人格内涵。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人们在追求"真、善、美"方面进入全新境界,实现了人性的生态化转变,产生了"生态人"理论,这一理论具有深远的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文的回归: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清  胡帆 《前沿》2010,(11):147-149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人文保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保障;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21世纪文明发展观的新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徐徐落下帷幕,人类正在跨入基督诞生后的第三个千年盛世。百年与千年相交,使21世纪更增添了几多浪漫的色彩。然而,世纪回眸与新的千纪前瞻,却使我们深刻感到,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4.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29日,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南外派出所对5名涉案人员进行了体检,让民警大吃一惊的是,丁宝强、凌志明、姚腾鹏、马云等4人腹部左侧均有一道长长的伤疤——他们的体内都少了一个肾!一道疤痕、一个肾脏,是谁取走了这些年轻人的肾?他们为何又集体出现在派出所?从"供体"到走上违法中介之路,短短的6个月里,被贱卖的器官引爆一场人性的迷失,人生的一次悲剧终于酿成一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并用于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能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它昭示着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可能。当然,现代农业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这是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必须清醒认识的。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文明是文明世界的组成部分,生态的稳定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0.
孙淑萍  倪琳妍 《前沿》2010,(13):152-155
环境正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缘由主要在于生态问题引发的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多层次矛盾。文章阐释了环境正义的属性和原则,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环境正义的路径:循环经济和生态政治。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体现为器物层面的生态资源,行为层面的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制度层面的生态环境制度,以及观念层面的生态意识。因此,政府生态责任主要有生态意识培育、生态制度供给、生态行为管理和生态建设主体的塑造4个方面的内容。落实政府的生态责任,可以通过观念更新、制度约束和职能转变三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是什么?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他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同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一样,具有一样的机体与机能,大自然为之提供了从事一切活动的场所,成为他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自然富源;人类应该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不然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人类必须深入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按科学规律办事,杜绝对大自然的伤害;此外,还要变革现存的社会制度与生产方式,走内涵型与循环式发展道路,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反思和变革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宝贵成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王经北 《前沿》2011,(9):173-177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低碳概念的提出,为其提供了一些契机:可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可以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可以帮助扭转伦理观。但另一方面,低碳社会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低碳对减少环境污染还存在疑问;低碳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低碳在实践中面临不少困境。因此,我们应该对低碳作细致深入分析,以求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言犹在耳,进入新一年的北京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厚厚的灰尘颗粒笼罩在中国中东部徘徊不散,仿佛“会呼吸的痛”,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刘泾  刘振泽 《前沿》2010,(17):143-147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适应自然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和表现形式。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生态文明的生成与发展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内在联系,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赵德君 《前沿》2012,(10):110-111
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社会面对日益激化的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生态文化意识觉醒。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面对人与自然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迫使当代人对自身的种种影响自然界的行为及其后果,作出深刻的主体自我反思。人是世界的一分子,是物质世界的存在之物,而物质世界的存在理论上应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因此,改变自然和尊重自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同等重要,互为因果。由此,尊重人以外的世界,尤其尊重生命现象和生物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9.
肖佳 《传承》2013,(8):104-105
生态文明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董入莉 《前沿》2008,(7):167-169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